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

2018-11-07温翠冬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温翠冬

【摘要】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抓好课堂阵地、强化课外阅读、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43-02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意义。

一、抓好课堂阵地,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语文课堂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45分钟的课堂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教师要做到对授课内容的熟稔于心,在课前积极备课,做到有备无患;精心准备教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难点进行提前把控,这样在上课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其次,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多种学习方式,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集中展示、竞赛评比等方式,充分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深刻性。再次,教师还要做到点拨总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间富含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内容。小学生因为学龄因素,对一些传统文化不能完全理解。教师要多做点拨总结,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语文的《静夜思》一诗时,可以把诗歌中所蕴涵的故乡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代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的诗句,看看他们的描写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似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诗歌中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家国观念、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中国几千年的故土意识。

二、强化课外阅读,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语文学习除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也给传统文化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首先,在学生层面,要鼓励学生拓展语文课外阅读,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中国经典著作,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知識。其次,在学校层面,可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整体教学改革,在小学生开始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与学习活动。可以以现行课标教科书单元人文主题或文体专题阅读为基础,增选5篇与单元主题或专题有密切关系的中国经典作品。当然,教研部门、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筛选阅读选文,提高选文质量。同时,还可以将这些中国经典著作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纸质校本课程读本、正式出版社出版读本等途径呈现给学生。以我校为例,除正常利用好语文教材外,我校还鼓励学生和家长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们讲了《论语十则》后,我们引导学生以家庭为单位上网搜索关于《论语》及介绍孔子的资料,并作专题研究。同时,在《论语》外,推荐《于丹解读论语》《孔子的故事》等书目给学生自行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论语、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认识。

三、创新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个体体验

传统文化并不是僵死的知识,它的习得不仅仅来自教师的讲授、书中的文字、课堂的学习,还来自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千方百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以既新奇又接地气的方式融入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的需求。可以利用的实践活动有:国学进课堂、诗词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书法大家练、戏曲小当家等形式。比如,在国学进课堂中,学校可以安排每周7节语文课,其中一节必须是国学课。低段学生学习《弟子规》《笠翁对韵》,中段的学《唐诗宋词》《论语》,高段的学《庄子》《史记》《历代美文选》。再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书法方面的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的沃土、滋养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用新的教育观来指导教育实践,推动传统文化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

[2]杜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2009(12).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