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2018-11-01邱发扬

读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培养研究基础教育

摘 要:实践证明,科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科学优势,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即好奇心强,愿意自己动手实践,这样结合小学科学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能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观察实验的引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鲜明,笔者将对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 树立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者托伦斯指出:“顽皮淘气是创造力高的学生多数具有的特征。”那些顽皮、淘气甚至有点越轨的行为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力的萌芽。而那些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学生,思考常常会习惯性思维的束缚,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孕育创造思维的萌芽。科学教学特别重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大胆设想,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例如,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有的学生设计了用电灯当太阳,自己做地球,并表演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全班学生一看就明白。这是培养思维积极性的极好活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创设积极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设想,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

二、 激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思维的独创性,其突出特征是提出主意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它体现了学生对事物不寻常的反应和部落常规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大胆设想,有的放矢地发展学生的独创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生物的启示》一课时,根据生物给人们的启示,让学生观察壁虎、变色龙等小动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特点和原理设计一种装置。在设计过程中,积极运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有的学生运用壁虎趾下有褶皱的特点,提出设计登山运动鞋;有的学生根据壁虎趾上吸盘的原理设计能移动的挂物装置;还有的学生根据变色龙的伪装色提出设计伪装衣,用于军队作战隐蔽等。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 塑造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方向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常规而灵活取舍,即能舍弃旧的习惯性思维,开创新的不同方向的思维。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科学教材中的许多思考讨论题就是训练学生变通性思维的好教材。

例如,教学《杠杆》一课,学生在充分认识了杠杆的作用之后,再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用具,说明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原理。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要根据杠杆原理设计成费力的?这样对学生进行变通训练,使学生能打破常规思维,开创新的思维方向,训练了学生的变通思维,提高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 引发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经途径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就是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欲望,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愉快中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与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逐步使学生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發展为比较稳定的科学志趣。

如教学《摩擦力》一课时,我先问学生:知道老师最关心你们什么吗?学生有说学习、身体、成绩……,这时我告诉学生最关心他们的玩。接着我拿出一个气球,在身上擦了擦,奇迹出现了,把气球放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它就像生了根似的待在那里不掉下来,学生看了产生了好奇。然后我把气球分给学生,让他们一起来玩,从而把学生的兴趣引向研究为何气球在身上擦了几下就像粘了胶水,随着一个个气球被粘附在衣服上,学生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自己的脸上。情趣盎然的粘气球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又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不断地触发着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 锻炼学生的思维鉴别性,持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借助比较、鉴别,从中找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的方法发现认识自然规律,诱发创造思维。教师要有目的地通过对比实验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比较鉴别,抽象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当我们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电磁极和磁力的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反复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比较、鉴别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对知识认识牢固扎实,而且通过比较鉴别,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 小结

总之,创造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努力把握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独创性、变通性、探究性、鉴别性……从而不断地激活、发展、树立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振宇.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2(7).

[2]谢铁汉.关于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法研究[J].教育探索,2004(2).

[3]王萍.小学科学课中探究性教学模式之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8).

[4]何惠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J].广西教育,2011(25).

作者简介:

邱发扬,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培养研究基础教育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