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2018-10-25蒲鸿志韦静月

大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教育实践教学

蒲鸿志 韦静月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理论自信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评价保障不力等现实困境。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理论自信;学习和熟悉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政策依据;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多种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建立有力的监督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0-0119-04

当前,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如何引导大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了解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区情,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让大学生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新课题。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存在不少急需研究与解决的新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惑

(一)教师理论自信不足

主要体现在认识上的理论不足和研究上的理论不足:一是一些教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按照教科书、课程大纲教学,把书上的内容教好了,教准确了,就是好教师,甚至就是优秀的政治教师。二是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不用创新,也不需要多少学术研究,严格按照红头文件开展课堂教学就行了。如果稍微有一点自己的体会、理解,就认为偏离主题,塞进“私货”,甚至上纲上线。三是一些高校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没有真正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实际管理不到位,难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四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深,马克思主义素养欠缺,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自信。在教学时底气不足,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能科学回答。五是教师对轰轰烈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缺乏了解和体验,难以用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说明理论判断的正误,这是教师理论自信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政策依据不明确

一是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政策理解不清。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针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体现。二是由于在“文革”中片面强调社会实践,高校普遍停课,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制定了正确的社会实践政策,但是一些人还是认为社会实践会影响课堂教学。三是对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的有关规定不够了解。

(三)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随意性强。对于什么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到底怎么开展,往往在认识上并不一致。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地的情况不同,高校培养学生的重点不同,尤其是地域文化不同,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不同,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在大方针统一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进行大胆探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统一的规定。

(四)教学理念不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现象。一是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往往以知识、真理的掌握者自居,满堂灌,使理论学习枯燥乏味。这样的理论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这对社会和学生本人的发展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中心论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在今天,公开主张教师中心论已不多见。二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但是,教材并不是唯一的依据,除了教材,还有党和政府根据形势发展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典文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要以教材为中心,而是要合理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三是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位政治教师会放弃课堂,但是,如果把课堂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那就显然不对。伟大的理论源于伟大的实践,对理论的理解、掌握、运用更离不开实践。

(五)评价保障不力

社会实践要有利于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的积极性,必须有一套监督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尤其是没有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所以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一是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评价往往附着于其课堂教学评价,科学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活动的开展方式。二是评价指标不细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评价方式过于粗放,对需要评价的目标划分不具体,对为什么要细化与怎样细化,既缺乏深入的思考,也缺乏可靠的实践,更少有效的总结提升。三是评价体系不全面。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不是对其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是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要评价结果还要评价过程。目前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社会实践评价倾向。四是评价主体单一。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就不能仅仅是由担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生、社会等多种主体也应参与评价。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解决路径

(一)增强理论自信

其一,馬克思关于生活、实践的观点。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只有开展实践教学,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投身于伟大实践,才能感知时代的脉搏,领悟理论的精髓。其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在1958年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是革命及生产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和办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从实际出发,确定结合的制度、内容和形式。这些论述能增强理论自信。其三,我国古代知行统一的理论。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理论支撑。其四,西方国家的社会实践教育理论。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的集大成者杜威,提出“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些主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其五,投身实践,增强理论自信,参加社会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完善理论,这是增强理论自信的根本途径。

(二)熟悉政策依据

1992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意见》,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践的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005年,针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要求、原則、方法、保障机制,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进入了新的阶段。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从战略高度对高校实践教学作了规定并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高校“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3]。以上规定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政策依据。

(三)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1.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一是向专业领域的杰出人物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报刊、实地访谈、参加会议、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如物理学家杨振宁、地质学家李四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等等,分析他们走向成功、获得成就的道路、思想轨迹[4]。这些榜样有血有肉,感染力强,能激励学生努力成才。二是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愿景是学生最为需要的,可以通过查资料、听讲座、学术交流、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等来实现。三是服务社会。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2.与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一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开展实践教学。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这些资源与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来开展实践教学。二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来开展实践教学。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现代的,它们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很大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三是与校园文化资源相结合来开展实践教学。结合具体高校的校园文化,把这门课的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密切结合,有利于发挥学校整体育人的效果。

3.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一是带领大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开展短期工作。高校应建设好社会实践基地,工厂、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等单位和组织有协同育人的责任。二是暑假、寒假、国庆长假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好时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所安排,学生也应主动参与,提高自己,做到无处不实践,无处不学习,无处不成才。三是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相结合。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演讲、竞赛、文艺表演、晚会等都是好形式,要确定好主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获得锻炼。

4.探究性实践教学。探究性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锤炼其良好品质,提高其专业素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与专业课教师配合,选好主题,尤其是选择适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结合的主题,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教师也需要从旁指导,发挥引导作用。做好选题是探究性实践教学的难点。探究性学习要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要有挑战性,否则不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探究的主题又要求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难度适中;探究的选题要因人而异,因学生团队而异,因指导教师而异,不宜搞“一刀切”。

(四)更新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的理念决定了实践教学起点的高低、视野的宽窄和成功与否。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还比较深,这就严重影响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势在必行[5]。

1.以学生为中心。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教学的导入、开始、进行、评价等教学环节,应该围绕学生进行,要方便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是平等的,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三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景的设置,都应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四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意味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可缺少。

2.以实践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最正确、最好的教学内容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教材不是中心,生动的实践才是中心。当然,以实践为中心,并不否认教材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而是说教材的作用要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

3.以社会为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堂在育人中的作用,要站稳课堂,但是必须看到,课堂毕竟不是实践教学的中心,社会才是实践教学的中心。因为社会是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联系起来的集合体,活动范围大,相比之下,课堂的范围太狭小,学生交往面受到限制。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

(五)加强监督和评价保障

1.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高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顺利开展,要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6]。一要建立多级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从层级上讲,既要建立学校级别的质量监控,制定监督规范和措施,成立监督机构;又要制定学院级别的质量监控制度,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还要加强教研室层面的社会实践质量监督控制。教师之间的相互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重点靠教师的自觉,教师的自我监督是关键。二要建立多方面的质量监控体系。要邀请社会各个方面、相关部门参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三要发挥学生监督。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也是实践教学的监督主体,让学生自觉参与监督实践教学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一要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要重视过程评价,也要重视结果评价,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把眼前的、暂时的评价与长远的、期终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学习实践这门课的技能、技巧,也要评价人(即学生)本身的发展,要把对人的评价与对事的评价结合起来。二要辩证地看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的发展的新阶段,动态地、发展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三要完善多级评价体系,采用多方评价方式,选择多种评价手段,把评价与监督结合起来。

3.完善实践教学的资金和安全保障体系。要做好经费预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费实行专项管理,要制定经费的支出实施细则,加强对实践教学经费的落实、监督和管理。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募集资金,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安排专门的安全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建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

在新时代,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必须反思实践教学的支撑理论、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种种不足,大胆地面对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筑牢实践教学的理论根基,熟悉实践教学的政策依据,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使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更为公正,监督保障体系更为有力,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德树人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xxgk_142870.html.

[4] 郭长华.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48-49.

[5] 樊海源.基于团队协作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70-72.

[6] 董军,李友良,丁增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与机制[J].滁州学院学报,2014(6):113-116.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教育实践教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