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理念下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探析

2018-10-24程冬冬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

程冬冬

摘 要:信息化态势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教育信息化推向了新的高度。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其智能化、感知化、关联性等特征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智慧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梳理,试从教育理念、信息素养以及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探析其对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智能信息技术

一、引言

当前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教育领域的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等新一代技术发展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受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的方式逐渐被“教师专业发展”所取代,后者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方式[1]。作为传统教师发展主要模式的师徒制、工作坊和研讨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如脱离真实的实践情境、缺乏灵活性和持续性保证等[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批判性反思,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nlin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OTPD)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3]

信息化时代,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4]。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智慧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的课题,但就智慧教育与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智慧教育所显现的智能化、感知化、关联性等特征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在智慧教育发展潮流的背景下,从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梳理来探析其对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影响。

二、智慧教育概述

(一)智慧教育先行國概览

人们对智慧教育的认识呈现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对智慧教育发展具有推动力。一些国家和学者已对智慧教育进行了相关探究。

“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战略是由美国IBM公司提出的,其在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技术驱动的企业需求不断增加,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所生活的星球。彭明盛(Samuel J. Palmisano)作为当时IBM的首席执行官,在《智慧地球:下一个领导议程》[5]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构建“智慧地球”的理念,同时指出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变得更小、更紧密、更智能。

韩国在智慧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09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韩国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成绩居于首位。尽管如此,其教育体系仍然更倾向于学术评估和学业测验,未能看向未来社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6]。为巩固已有成果,解决面临的挑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2011年6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向总统府递交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慧教育战略》提案;同年10月发布了《推进智慧教育战略实施计划》[7],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智慧型人才,促进向未来社会的良好转型。

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教育整合是实施智慧教育的关键策略。将“SMART”拆开解读不仅凸显了智慧教育的五方面特征,同时也体现了韩国政府所期望实现的目标,即自我导向(self-directed),兴趣(motivated),自适应(adaptive),丰富的资源(resource enriched)以及技术浸入(technology embedded)。[8]

在智慧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也采取了有力举措。2006年6月宣布的“智慧国家”计划(Intelligent Nation 2015,iN2015)中,智慧教育是重要构成部分。该计划强调信息技术在丰富个人学习和增强国家实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其重点策略主要包括:其一,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其二,建设全国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其三,在全球教育领域,将新加坡打造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中心。[9]

由上可知,智慧教育不仅带来理念上的转变,其所依托的智能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学者们致力于对该教育形态进行研究,但对其尚未有统一的定义[10]。赵载春等人(Jaechoon Jo et al.)认为智慧教育是一种将智慧方法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融入教育的一种教育机制。该机制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环境,通过新的教学内容、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形式实现参与、协作、互动、共享与智慧学习[11]。金太诗雅等人(Taisiya Kim et al.)提出了如下关于智慧学习的定义:其一,较之学习设备,更聚焦于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其二,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有效、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学习[12]。注重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技术的使用。林洪凯(Hongkai Lin)通过对比智慧教育与数字化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和教育现代化,阐释了智慧教育的相关内涵,即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聚焦于学习者,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培养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智慧才能的人[13]。刘晓琳和黄荣怀教授将智慧教育定义为,依托种种网络与智能化技术所构造的智慧化学习环境的支撑,向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和按需供给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促进学习者发展和学习者智慧提升的教育目标。[14]

由上可知,学者对智慧教育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但从其研究可以看出,智慧教育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聚焦学习者,注重共同体的作用,突出知识、资源的共享,个性化的服务,致力于具有创造力的智慧人才的培养。

与传统教育形态相比,智能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智慧教育新的特征。IBM将智慧教育的特征归纳为以下5方面:一是面对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项目和学习档案袋;二是面对学习者的协作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三是计算机化管理、监控与报告;四是向学习者提供更好的信息;五是俯拾皆是的在线学习资源[15]。我国学者杨现民从教育和技术层面归纳了智慧教育的特征。教育层面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技术层面包括: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以及可视化。[16]

虽然不同国家、学者对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表述不一,但从研究和实践中可以看到某些潜在的一致性,如智能化、个性化、共享性、关联性等。

智慧教育情景中,人机交互,以学习者为中心,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以及学习者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为探索教师在线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无限可能。再者,智慧教育先行国的探索与成功实践提供了可借鉴性。笔者从本土化切入,探究适合我国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三、智慧教育催生

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17]。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的教学中心都实施了多样化的专业发展举措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人们不再仅仅关注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效率,而是转而聚焦于教育、技术和人三者的关系[18]。智慧教育进一步要求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上文对智慧教育内涵和特征的梳理,以下从专业发展理念、信息素养、学习环境(智能化、个性化、在线智慧空间)三个方面试析智慧教育模式对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专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1.充分发挥自主性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其“工具性”,教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忽视[19]。聚焦于学习者的智慧教育更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基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尊重个人意愿,借力智能技术提供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自愿、自由以及随时、随地选择和使用学习资源以开展自助式的学习。在智慧教育理念下,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能够引发其作为专业人员的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方式,以个体兴趣为出发点,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参与性

智慧教育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平台空间层面都为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性提供了可能。此外,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制性”作用。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学习过程以及终结点都聚焦于学习者,势必在资源配置、设计等方面为学习者参与提供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构建适应智慧学习的在线平台,例如Moodle、学习元等,这为学习者提供了参与的外部支持。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学习者认知方式的改变,例如资源分享可能有助于便捷高效的学习等,这一改变也为激发学习者参与动机提供了条件。

3.自适应

传统的以“培训”为主的专业发展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相脱离,且无法提供持续性的帮助。甚至有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无效且浪费时间,并不能真正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20]。智慧教育模式中主题和教学案例的选择通常是基于教师的需求,且设计为具体的、细化的指导单元(如课前阅读、指导任务等),具有较好的适切性[21]。教师可根据学习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主动调整对资源的选择、学习和使用。

4.资源共享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学习资源不再囿于一隅。作为学习者,个体在使用资源的同时也贡献所拥有的资源。智慧教育所营造的泛在化学习环境,给予参与者平等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分享。更重要的是,技术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满足了信息时效性、学习者之间实时互动等需求。

(二)信息素养的提升

作为智慧教育的先行国,韩国在智慧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都会给予教师一定的适应时间[22]。马来西亚也是较早推行智慧教育的国家,政府力求为教师提供在丰富的技术环境中进行教学所需的技能,但教师对于在课堂中“如何”“何时”使用技术仍旧存在困惑[23]。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

在智慧教育理念和實践中,智能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以符合发展的要求。教师作为智慧环境的建构者、智慧方式的筛选者以及智慧策略的实施者,应准确理解和把握时代特点、技术与策略的应用,通过信息的编码和筛选加工,合理利用有效的平台和工具,合理有效地选择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进行“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育。[24]

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重要性的同时,智慧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也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技术嵌入(technology immersion)是IBM所提出的智慧教育未来发展的五大路标之一,其实现策略是使用任何设备进行学习,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提升信息技术知识[25]。教师通过对共享软件、学习可视化分析工具等的使用,会对在线技术有真切的体验,扩大对在线教学的理解。这种体悟式的感受也为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感受和行为提供了可能,进而可以选取更好的教学资源、采取智慧的策略,使用适宜的工具,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以大数据的应用为例,学习者在诸如Coursera、edX等平台上的学习,必然会留下学习行为的痕迹。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所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使我们了解学习的热点、难点、学习者的关注点等。数据的分析和运用,有助于增强教师对技术的熟练度和对信息的敏感性,提升在线学习的效率;同时对提高在线教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环境的改变

1.智能化服务

持续的、情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强调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还十分重视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鼓励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寻求知识、技能、理解力的持续增长以支持自身的持续发展[26]。教师学习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智慧教育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为教师学习提供理念层面的保障;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为教师学习提供智能化服务。诸如大数据、云计算、高宽带无线技术等智能技术的协同使用,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认知需求等可通过量化方式进行计算。例如,通过对教师学习行为、表现以及所处在线或现实情境的分析,预测教师的个人需求,通过智能化的方式为其提供适宜的支持。[27]

韩国学者斯维特兰娜(Svetlana Kim)等人在《基于智能云计算的智能学习服务》一文中[28],分析了传统网络学习环境的不足。例如,只能基于有线电脑和讲座式课堂设置的教与学。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E4S”(Elastic Four Smarts)的概念。E4S包含以下4个方面,即智能提取(smart pull)、智能预测(smart prospect)、智能内容(smart content)、智能推送(smart push)。通过云计算环境可收集和分析教师的行为、预测未来服务,构建并推送相应的学习内容以满足教师学习的需求。

除了上述大层面的智能化体验外,很多智能学习工具也给教师学习带来了便捷。以storyline课程制作软件为例,它融合多种软件的特性,教师可在一种软件中完成相关操作;它的功能直观易懂,例如,教师可以一键将录制的屏幕转化为分页PPT,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指引性操作。这种近乎“傻瓜式”的操作在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可帮助教师克服技术水平的障碍,有助于缓解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的焦虑感,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

2.个性化服务

智慧教育始终将学习者的发展放在首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发展需求亦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其作为独立的个体,也存在某些个性化的差异和需求。智慧的教育环境使得传统信息交流环境中处于特权地位的中心(即教师)被解构,去中心带来了教育的扁平化、泛在化[29]。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基于教学实践和需求,选取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资源。

智慧学习环境给予教师个体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好地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大数据技术在这一领域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通过对教师学习浏览痕迹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教师的偏好、媒介倾向、学习策略,甚至情感、态度等,进而向其推送“量身定做”的学习资源。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精准”搜索资源、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语义web和泛在技术的支持下,克里斯托弗·斯科特和理查德·本拉姆利(Kristopher Scott & Rachid Benlamri)构建了基于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空间,通过情境感知服务,了解学习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与学习计划,识别学习者正在进行的活动,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并且实现实时高效的互动与资源分享[30],满足教师作为学习者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

智慧教育通过提供智能化、个体化的学习方案,营造自我导向、深度激发、灵活适应、资源丰富、根植智能技术的学习形态[31],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在线智慧空间

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信息技術的力量,构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在线学习时空环境,教师作为学习者可以在线上的虚拟空间中享受优越的、人性化的学习服务,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内化[32]。在线虚拟共同体,为教师个体提供了又一个学习、建立关系和信任、获取专业发展等支持的场所。[33]

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共同体交流互动,分享实践智慧,在学习他人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作为“产消者”在分享资源的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智慧,实现信息知识的共享与创造,通过交互活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一学科教师所形成的共同体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但在该共同体中,互动关系的推动和维系仍然与成员个体间的不同观念、专长、认知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当前,由知识或生活背景具有明显差异的成员形成的异质共同体更为常见[34]。智慧教育理念下,在线学习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紧密的连通性和互动性,为不同地域、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参与提供了可能。异质共同体的构建,打破了学科、文化等的界限,有助于教师跨学科、跨文化思维的培养,甚至可以帮助教师克服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障碍,为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智慧教育强调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注重人、技术以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智慧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共享性和可感知化等特征在塑造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优化教师学习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习触角也可以延伸得更广,触及不同的群体成员、数据、内容、学习经验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去探寻不同群体成员、数据等所隐藏的智慧。教师应将这些智慧适切地用于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也贡献自己的智慧。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智慧教育理念催生了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时空界限的消除,推动了教学的灵活性;资源的丰富性,提升了个性化教学和学习的可能;智能化信息技术,增进了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同质群体成员间和异质群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这些都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创造了契机。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发展,应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不断探索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1]Lee.J.,Kim.H.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Teaching 3.0: Mobile-Based Self-Directed EF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The Journal of Asia TEFL, 2016,13(4):331-346.

[2]王美.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TPD):背景、研究、优势及挑战[J]. 教师教育研究, 2008,20(6):12-33.

[3]刘要悟,付安权. 美国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启示[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0(1):30-33.

[4]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9):4-8.

[5]Palmisano .S. 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 [EB/OL].https://www.ibm.com/ibm/cioleadershipexchange/us/en/pdfs/SJP_Smarter_Planet.pdf,2012-09-01.

[6][8][22]Chun.S. Birth and Major Strategies of Smart Education Initiative in South Korea and Its Challeng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Education & Smart Learning,2017:439-449.

[7]朴钟鹤.教育的革命:韩国智能教育战略探析[J].教育科学,2012(4):87-91.

[9]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10) :5-11.

[10]Zhu Zhi-Ting et al.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Smart Education[J].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6,3(1):4.

[11]Jo.J., Park.K., Lee.D., Lim.H.An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sistance System Meeting Requirements for Smart Education[J].Wireless Pers Commun, 2014(79):2453-2467.

[12]Kim.T., Cho.J.Y. , Lee.B.G. Evolution to Smart Learning in Public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Korean Public Education[J].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3,395(1) :170-178.

[13]Lin.H-K.The Design of Smart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J].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 2016(136):302-305.

[14]刘晓琳,黄荣怀.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4-20.

[15][29]张立新,朱弘扬.国际智慧教育的进展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5(5):54-60.

[16]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17]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18]赵兴龙.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智慧教育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34-43.

[19]方红.教师专业发展身份限制与文化创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1(7):48-51.

[20]Dede.C. et al. A Research Agenda for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9,60(1): 8-19.

[23]Ming.T. Grappling with Technology: A Case of Supporting Malaysian Smart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0,26(3):400-416.

[24]祝智庭.以教育智慧培植智慧教育[J].现代教育, 2017(5):卷首语.

[25]Rudd.J., Davia.C., Sullivan.P.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 CIO Report on Enabling Technologies[R]. IBM Redguide Publication,2009.

[26]Petrie.K., Mcgee.C.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o Is the Learner?[J].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2,37(2):59-72.

[27]Hwang. G-J. Definition, Framework and Research Issues of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Perspective[J].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4,1(1):4.

[28]Kim.S.,Song.S-M.,Yoon.Y-I.Smart Learning Services Based on Smart Cloud Computing[J].Sensors, 2011(11) :7835-7850.

[30]Scott K, Benlamri R. Context-aware Services for Smart Learning Spac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10, 3(3):214-227.

[31]劉伟.智慧教育:价值引导与实践操作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7(6):27-33.

[3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6.

[33]詹泽慧,李晓华.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1-7.

[34]赵健.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
我国发展智慧教育的路径选择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试论智慧型教师的职业素养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