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善用惩罚

2018-10-21周胜民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犯错误体罚惩罚

周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里提及到一个重要的字眼“体罚”,并非“惩罚”。虽然有一字之差,却往往被很多人等同视之,而造成的后果是两种极端。 把体罚当成惩罚。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花样越来越多,如打手掌扇耳光做下蹲等,学生的权益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尊严屡受践踏。他们认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应该教育,而教育就需要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进行打击,以达到让学生不敢再犯的目的。这也是大家经常说到的“不动脑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的教育”。?把惩罚当成体罚。一些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过度溺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使教师正常的批评学生或对学生实施教育性惩罚时,他们往往首先出来反对,动辄还要挟起诉或其他赔偿。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压力,教师哪里还敢惩罚学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少管少问,学生的很多不良品行得不到及时矫正,坏习惯积累越来越多,终究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抱有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长久下去,教师的威信将会荡然无存。惩罚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教师谈“罚”色变,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把一个孩子教育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如果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是不成功的。教育合力需要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开体罚,善用惩罚。

惩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惩罚应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个措施首先必须确实必要,其次要有一个度,应该行之有效。在这个强制过程中,罚是为了爱,要让爱做主。

一、惩罚教育要从小做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初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国家过去一直流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现在看來那实际上是一种体罚,是不可取的。要做一名合格的家长,需要经常和别人交流,多看书多学习。比如说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一般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可以把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大量出现,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等担负起了对他们的教育重任,其教育效果远远不如父母亲自教育的好。

二、惩罚要讲究方式方法

没有语言的惩罚。面对孩子错误行为时,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然这个眼神、这个动作既包含着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责备、制止,更包含着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比如课堂上有孩子不遵守纪律了,优秀的老师根本不用出声,只需要注视他一会儿,当他发现了会马上坐好。

欲抑先扬的惩罚。表扬可以帮助犯错误的孩子坚定“自己还是一个好学生、被集体接受的人”,加深自己对错误的认识,有利于其悔改。很多老师都尝试了让班上犯错误的孩子给老师当小帮手,如打字,收发作业本,统计成绩等,这些事情平时都是优秀的学生做的,他们都很乐意做,做得非常认真,教育效果非常好。

自然式惩罚。生活中,有些常规的事、习惯的事,做父母或老师往往包办太多。其实,太多的事,我们可以不问。让孩子认识到那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增强责任心。比如每天的课堂作业,我有一个明文规定,凡是没有认真完成的放学后留下来继续做好才能回家,如果有一个孩子忘了做,肯定要被留下来,比别人晚走的滋味也是很难受的,第二天他就能按时完成了。

将错就错的惩罚。惩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首要的是冷静下来,分析孩子错误行为的心理及动机。是不是“好心办坏事”抑或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应孩子的行为及心理,让事件发展下去。不过这样的发展是在老师引导下向好的方面、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面发展。

三、惩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最少化原则。教师应力求避免惩罚学生,尤其是尽量减少连续惩罚。惩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采用时宜点到为止,以学生能对问题行为进行反思为准。

针对性原则。在使用惩罚时要让受罚者明白因为什么而受罚。

正面性原则。在对问题行为施以惩罚的同时,要告诉受罚者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并要求他立即改正,产生正确的行为。如果惩罚只是一种形式,在当时并没使受罚者的行为发生真正的变化,那么这种不痛不痒的惩罚便没有任何意义。

及时性原则。要在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即刻给以惩罚。如果不及时地处罚,就会导致在助长恶行的同时压制了大多数人的善望,就会使正义得不到伸张,正气得不到弘扬,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风气。

后续性原则。惩罚是对错误行为的否定,与奖励相比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做好后续工作十分重要。主要是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以及惩罚后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事隔多日,当学生出现正确行为时,应给予奖励,不要对这种变化视而不见。

总之,教育需要惩罚,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离不开惩罚。适当的惩罚是帮助孩子克服和杜绝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惩罚要做到:合法、合情、文明、科学、理性,这样就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犯错误体罚惩罚
完形乐园趣多多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智珠二则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犯错误找家长
真正的惩罚等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