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8-10-21张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联系小学数学生活

张平

摘要: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来实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建立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联系

一、理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 “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显著特征。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提供基本内容的现实情景,让数学内容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让数学课程走向生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掷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综合性评价,体现人文关怀,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意义——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

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多是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展开的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内容便于教师教给学生系统的数学知识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这些内容是否真实而有意义,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否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却往往考虑甚少。由于学生平时极少接触高深的数学知识,缺乏数学感悟,如果对这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的知识不事先进行铺垫就直接教学,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无法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而对他们感悟、理解并完善认知结构带来一定的障碍。

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最终走向社会,如果数学内容的题材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走入他们的生活世界,呈现的形式能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就会让他们感到亲切,并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一种精神享受。

三、实践探索——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数学课程只有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自觉地将情境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当学生开始思考并沉浸其中时,他们就有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有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深切感受。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渗入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深刻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数学趣闻以及数学家故事的數学史话。例如,可以介绍数的概念的起源,使学生体会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介绍数的原始表示法——结绳记数与刻痕记数,在学圆的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规、矩的历史资料,可以介绍祖冲之的“圆周率”算法等等。在史料的介绍中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但数学文化又不仅限于数学史,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甚至数学语言也能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彰显一种文化的发展历程。而让学生经历这种历程,是他们对数学文化的一种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与发展”,“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结束语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秋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47-48.

[2] 焦述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138.

[3] 何钦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联系生活实际[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62.

(作者单位:农安县靠山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联系小学数学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生活感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