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2018-10-21陈猛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运用信息技术

陈猛

摘要:当前社会处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在生产及生活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整体教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都能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方法

引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取得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方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使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机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及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性,从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二者的结合,使教师更好的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并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教学优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灌输及讲解地理知识,并未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及探究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地理学科中记忆性的知识点较多,这就使学生对其产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所取得的成果。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这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形象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转变,从中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科目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将所学地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學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节内容时,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浪费水以及表示土地干旱龟裂缺水的各种图片和视频,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下真正认识到我国甚至全球的水资源现状,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白水资源与水的区别、水资源与人类的互相影响等,从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及合理用水的习惯。因此,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探究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微视频,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的功能特点,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以动态视频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探析,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及学习相关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视频,教师一定要将课本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微视频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而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即可。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通过动态视频模拟的展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及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思维对其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不明白或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的重复观看,便于学生从中找出疑惑点,通过认真观看及教师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及掌握这些知识点。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不仅改变了地理教师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有效的将地理教学内容与微视频进行融合,创设出新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山地的形成”这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褶皱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以及掌握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正确方法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设计出更易学生理解和学习的微视频,将褶皱的形成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知识点制作成视频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对视频中背斜、向斜出的岩层受力进行分析,理解其形成的原因等,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地理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从中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入思考及探究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地理学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了地理知识,还应在课外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地理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发布到平台上,并说出自己对相关地理知识点的不同理解及意见,以此让学生们在平台上进行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与拓展,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紧密联系,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查阅,并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和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运用下能够将课内外地理知识更好的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在信息技术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需求,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使学生直观的学习地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永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13):121.

[2] 马旭.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9(11):136.

[3] 林碧.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291.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巴吉垒镇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运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