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转型背景下中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建构

2018-10-21程群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程群

摘要:课堂转型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急剧变革的新时代,学校教育的目标发生转向,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是需要“在特定情境中,能够运用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在内的心理的、社会的资源,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新时期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倡导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紧密结合,还要培养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升华本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素材的真实性、以知识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单一标准、教学条件欠缺、对生活素材的简单粗暴处理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和寻找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活化为切入点,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生活化素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转型;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生活化;生活化课堂建构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概述

(一)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界定

“教学生活化”,就是结合教学活动与生活情景,将教学背景扩展,不局限于课堂空间,从真实生活为出发点,以品德知识为载体,“探求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之间的关系,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1]促进教学生活化。它将教材中的知识、理论的每一个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用自己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自觉主动的生成生活材料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适合自己的学科结构体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与生活相紧密联系,达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个体成长必须要置于社会化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根基就是生活,融合学习问题与生活问题。新课标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在我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务必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3]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把品德知识转化成生活问题,把抽象概念、原理概括到生活中,将难懂的生活问题融入教学,采用课堂情景模拟、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生活,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生活中去。让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4]同时,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身的积极状态,还要创造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去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不断地获取生活真谛,积极创造和践行生活的意义。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素材的真实性,脱离学生生活

有些教师为寻找素材便利,会通过网络找寻相关的素材,但对于材料的真实性不予考究就使用,缺乏判断;有的教师在找不到与之相关的素材时,便虚构情境来使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5]用缺乏真实性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活动,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没有益处,并且由于素材的真实性存疑,没有说服力,此外教师自己所创建的素材可能存在错误的价值观,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害。使用真实性存疑的素材对于期待达到的教学效果帮助不大。使用的素材脱离学生实际,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生活情境差之千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2.轻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中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也是最为独特的阶段,三观会随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成型。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促使大多数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同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速度滞后于生理,是非判断力弱。这一矛盾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上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对于学科的认知不全面,动机不强。大部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是因为升学的需要,很难从对自身的发展角度去衡量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加之书本知识太过抽象、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灌输教学、机械的背诵记忆等。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兴趣受到内部需要和外部因素双重影响,鉴于此,对教师学生工作、个人修养和内容选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教学生活化应是教学全过程的生活化,包括教学内容、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方法、途径的生活化。”[6]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新课改强调评价手段的统一性和多样化。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7]而现在普遍存在以分数作为考核教师教学绩效的凭据,方式过于单一,直接导致教师工作重心的偏移。“学科教学的生活化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活,寻求共同成长的一种积极状态提升生命质量的历程。”[8]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行为表现等也应该纳入考核当中。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阻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4.简单粗暴的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一定比例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学生表演、视频再现、辩论等教学形式,来实现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但大多数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举例子,在进行问题讨论是大部分是老师拋出问题或者引用教科书上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最后由老师做总结陈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活化素材,难以将其与书本上复杂的理论相联系。有些学生对于课堂中的案例、视频、活动等只是图个新鲜,走马观花,并不能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联想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教育机制,就只能照本宣科的自己陈述答案,并没有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意识不足,中学生大多习惯传统的接受性,由此转变为主动的从生活化的课堂中探索知识比较困难,加之性格内向不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往来较少,师生联系差,多种因素阻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对策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受教育者自己感受、感知和感悟,与不断重复说教和苦口婆心的劝导相比,直观的、切身的感受对初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加有利,在此过程中将道德标准内化,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发展自身个性特征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經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所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9]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发展为前提,灵活使用多媒体,实现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参与,形式上不照本宣科,机械告知答案,给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实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没有距离感,而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角度关注自己所在的家庭、校园、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能够自觉主动思考,并从身边事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政治、文化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达到道德与法治的德育目标。真实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与书本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淡化了情境虚假带来的违和感,更显得亲切,进一步促进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发展。

(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个体的行为规范或多或少受到群体的影响,因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势在必行。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情,可通过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以及周围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摸清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和阶段,据此设置将来可能达到的目标,教师的的讲解才能实现有的放矢。”[10]其次,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11]这样师生才能够真正的相互接纳和理解。在此过程中,个体的一言一行都要受群体规范的约束,人与人之间互为榜样互相监督,正面引导学生的行为。最后,建立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协作关系,“教”并不是单纯的解释、督促,在有限的时间中讲什么,需要有所取舍。易懂的内容简单处理,晦涩的理论通过教师引领变得简单明了。现今学生有自己获得信息的途径,对某些热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需要做的是适度合理从旁引导,补充完善,使其全面深入学习。

(三)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实践,取材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精心选择。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应该注意:第一,活用教材,弃置其所列举的普遍意义的素材是不可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经过多次改编,其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贴近生活的讨论、情境化的活动和丰富的资源链接都是经过课程专家和教材编写人员反复思考和讨论的,”[12]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也是不可取的,加以取舍才能适应不同个体的需要,不能拿来就用,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同时,使用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加深生活实践与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的联系。第二,精选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引用生活素材来补充教材内容时,首先,需要去粗取精,简洁明了,使用生活素材时一定要适当,避免生活素材与知识理论本末倒置,其次,始终保持先进性、时代性,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焦点和热点,力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四)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是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13]在评价内容上,知情意行并重,细化到生活中,协作程度、思想道德、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都需考虑。活动中展现的综合能力也必不可少,将品德评价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以期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单单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个人的认识为主,鼓励各科目的教师、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公开,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同时在对比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教学情况选用“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操作中创造性的选择观察、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优点反思卡、个案跟踪等方法,”[14]总之,生活化的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14]

(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

英国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15]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要目标是明确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实现什么样的全面发展,以使其更好满足个体实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16]新课程改革基于这样的思考,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需要明确三个层次:一是使学生实现自我与发展自我;二是使学生明确公民身份,明晰作为合格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三是积极融入社会,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核心要义。因而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身正为范,强化素质教育,引导逐步走向社会化,实现全面发展。

倡导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贯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最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于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17]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公民。“我们的课堂在转型之中,转型中的课堂迸发的教育智慧将是无穷无尽的。革新的教师一定会积蓄丰富的经验与充沛的能量,从多声交响的课堂里飞出一首首崭新的歌。”[18]

参考文献:

[1] 赵伟峰.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3)

[4] 荣婧陶.基于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究[D].渤海大学,2014.

[5] 刘国正.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6,(04):3-6.

[6] 王丽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王文俊.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 陆巧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9] 王春花.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0] 袁娜.论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1] 杨志强.“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1,(12):48.

[12] 陈晓梅.《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中的教师教学理念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0.

[13] 李鹏.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4] 陈慧蓉.高中环境教育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5]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华夏出版社,2011.

[16] 靳玉乐,张铭凯.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17] 钟丽丹.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

[18] 钟启泉.课堂转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