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18-10-13王峰李元更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王峰 李元更

摘 要: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颍淮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创意低端、发掘不深、缺乏特色等问题,颍淮文化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保护地域文化与发展特色旅游,传统性与现代性,复式开发与立体保护,引进人才与内部培养,制度设计与市场开发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关键词:文旅融合;颍淮文化;创新发展

一、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和外延特征

(一)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

当前,文化旅游是一种趋势,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文化旅游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意,设计粗劣。旅游景观肆意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失去了文化旅游地应有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究其原因是旅游活动失去了其灵魂,丢失了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那么,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活动,可以出于休闲、学习等某种动机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到目的地的一种游玩活动。审美性、休闲性、精神文化性等是其突出的特征。从生产过程看,文化旅游的是旅游作用与文化功能相互发生作用的统一,本质上是二者结合的全新创造过程;从产品形式看,文化旅游始终跟随时代性、潮流性,是新的文化方式的体现;从社会效应看,文化旅游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创造社会效益,发掘文化的价值,促生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旅游的外延特征

第一,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旅游的功能是多样的,它既满足了旅游者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又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对于文化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的需要。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不断交互作用,优化提升互动的社会机制,达到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最大价值增值。

第二,可持续的创新性。文化旅游从最初的设计是要达到旅游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这是文化旅游的应有之意,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审美标准总是变化不定的,文化旅游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的生命力。

第三,突出的学习性。文化旅游跟其他类型旅游活动不同,其他的旅游可能只是单纯的娱乐,放松身心的“走马观花”式的体验,文化旅游是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它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历史认知等方面的需求更为深刻强烈,只不过这种“学习”是通过较为欢快的旅游方式体现出来的。

第四,超强的融合性。近年来,“文化+”炒作的特别响亮,各地区也在不断强化文化的作用。比如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系统性的旅游休闲活动,把文化和科技、互联网、旅游等深度融合。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态势迅猛,这为颍淮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阜阳为迎合文化旅游的需求,在保存、活化、创新发展颍淮地域文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和成绩。在古颍州西湖遗址修建了弘扬了欧苏文化的阜阳生态乐园;在淮河蒙洼区,因势利导修建了八里河风景区;在管仲家乡颍上县修建了管鲍祠、管仲公园。太和的书法文化、临泉的杂技文化、阜南的柳编文化、颍上的花鼓灯文化等全国知名的文化资源正在被整合、开发利用。尽管如此,对颍淮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度不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然而当前颍淮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注重的是旅游的“面子”而忽视了文化的“里子”。如颍州西湖欧阳修故居,仅是经过简单维修后就对外开放,往往对该古建筑的演变历史、厚重文化研究不够,深层次的、最能吸引公众和最有特色的内涵没有很好挖掘。

(二)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挖掘不深

阜阳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孕育了包括春秋战国“三子”(老子、庄子、管子)、魏晋“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华佗、陈抟等在内的众多古代名人。宋代文坛的“顶尖高手”,如欧阳修、苏轼、杨万里、黄庭坚、晏殊、周邦彦等都曾在这里为官,并留下了大量称颂阜阳的优美诗篇。虽然这些资源经过一定的资料收集、实物收藏、建馆立碑,但是缺乏系统的梳理研究、价值挖掘、开发应用、创新发展。如颍上是管仲的出生地,却仅其墓和碑,而山东等地则早形成管仲文化旅游的产业体系。

(三)文化价值的宣传不到位

当前颍淮历史文化的活化形式单一、内容粗浅,大多是在某一景区设置历史名人的纪念馆,摆上几件名人物品,张贴名人文墨等。而对历史文化的宣传大都是以讲解员循规蹈矩的讲解为主,无论是讲解的技巧,讲解的内容,还是讲解的系统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

(四)创意度不够,文化品牌意识不强

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仍是以传统游览观光产品为主,旅游产品单一化,体验性旅游产品不足;缺乏文化特色和文化创意,导致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同质化,低层次和重复性旅游开发。我市虽然有一些旅游文化产品,如阜南的柳编、界首彩陶、谭棚毛笔等,然而这些产品的文化创意度和品牌意识都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市场化不足,政府干预多

具体表现为(1)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市场的审批程序复杂、运作周期长、协调难度。挫伤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2)经营过程中未能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权不明晰,资本所有权、资源使用和开发权、资源管理和保护权、收益权等权属问题难以界定。(3)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精心的策划,最终导致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的浪费。(4)缺乏服务意识,在市场准入、规范引导、监督管理方面不同程度缺位,未能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产业链条不完整,综合效益差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大,产业关联性强,对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旅游业的产业链实际上就是一条产出链、利益链。然而目前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条还不完整,从颍淮地区的文化旅游收入的构成来看,基本上是以旅游门票的收入为主。发达地区的旅游收入中文化演艺、含文化品牌的实物消费占总收入比超过60%,而阜阳旅游行业收入以门票為主,文化性消费收入占比极低。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路

(一)保护地域文化与发展特色旅游相结合

第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老城区和乡村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环境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在旧城改造、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老城和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是颍淮文化创新发展的原则与目标之一。阜阳有众多的文化遗产,截止2014年,阜阳市已有9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颍上大鼓书、临泉县张家祠祭祀活动等21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陽市坟台唢呐、安徽曲剧、阜南淮词、颍上琴书、太和武当太极拳、界首木雕、临泉葫芦烙画制作工艺、阜阳烙画、银铃口酥制作技艺、金裕皖酒酿造技艺、吕长明红烧牛肉制作技艺、方集馓子手工技艺、颍南书会共14项列入第四批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阜阳的特定文化景观众多,已经受到保护的有楚都巨阳古城址、清真古寺、奎星楼、文峰塔、资福寺、管鲍祠、刘琦庙和程家大院等,但是仍然有许多有待发掘和整理的古迹还未受到保护。因此,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出台专门的法规,除了保护民俗资料、物品个体之外,还要对特殊文化景观进行保护,避免国土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中,大拆大建对特定景观造成的摧毁。

第二,当前文化和旅游的关联度、渗透性、一体化越来越高,近年来不少地区已经看到文化和旅游结合的强大市场,如延安、井冈山的红色旅游,黄山的徽派文化旅游等。颍淮地区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也是要做到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充分挖掘“三子文化”、“欧苏文化”、阜阳四九起义“红色文化”等,与旅游市场有机融合。

(二)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文化原始性经典与社会现代性的需求相互呼应能够提升旅游的内涵,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印象·桂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都以著名景区为依托,景区自身即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在演出内容上将表现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歌舞表演作为演出内容的主体。以此来促动文化和旅游的共生共荣、创新发展。阜阳可以以五星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为景区依托,充分展示颍淮人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创新,变劣势为优势的文化。

(三)复式开发与立体保护相结合

由于市场的需求的多层次性,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不能单一化,而是要求综合性的开发,做好相应的基础配套。前期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做好文化、环境、经济三者共生共进。

(四)引进人才与内部培养相结合

与阜师院、党校系统等合作,培养大批文化产业基础人才;按照学员素质,分类培养创意端、经营端和乡土文化端等专业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特事特办,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多种收益分配机制。推动人才培养跨界,条件未成熟前,可利用网络资源,和对口省市实行人才共享;通过协会等组织,加强整合,培养综合性跨界人才;加快文企股权改革,以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并留下。

(五)制度设计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颍淮文化现在还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大量的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同时阜阳有着1000多万的人口,旅游市场十分庞大。然而,政府的政策供给能力却是滞后的,导致大量的文化资源被浪费、破坏,提高通政府政策供给能力,来探求一条政府、市场,文化和旅游共赢之道是颍淮文化创新发展的当务之急。

(六)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第一,完善产业链条,打通上中下游创意生产流通环节,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抵御市场风险,成倍增加产业效益。第二,引导文化企业在产业链中找准定位,重点扶持文旅产业。第三,无中生有,建设文化产业战略联盟。由政府引导,建立园区间产业链条内的联盟,增强中小文旅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