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者的内心世界

2018-10-13邓立兰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内心世界

邓立兰

摘 要: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中重点描写了梅乐斯与康妮之间的情爱与性爱,表现了工业社会文明与人类自然的矛盾冲突,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的冲突,以及矛盾解决办法。但是,从中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一些独特内心世界与心理品质。特别是情爱观,自然观,阶级观与人类观。

关键词:作者与人物;性爱描写;矛盾冲突;内心世界

文学是作者的梦。高尔基说“文学及人学。”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往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感受他们的爱恨情愁。

我们无法通过某一部作品来了解作者的全部,但每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揭示了作者的某一侧面或特征。虽然作者总想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一切或想象的一切,将自己隐藏于小说之外,但在他所创造的众多人物中,读者总能感觉到作者本人的存在。作家剖析人物的过程就是作家自我剖析的过程,作为小说的题材或原形都是有依据的,作者不可能凭空捏造人物或细节。“作家将自身命运不经意间注入到人物身上,于是,我们很容易在人物身上,见到作家的影子。作品里不仅仅有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还有他的思想意识。”[1]因为作者选择什么题材,如何处理题材,取决于他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受其阶级立场、世界观和社会现实的制约。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清晰的展示了作者劳伦斯的内心世界。

一、 作者的贫民情节

(一)对中上层阶级的憎恶与轻视

作者通过女主人公康妮与梅乐士之间的爱情描写,尤其是对他们俩个之间性爱的大段描写,来表明和谐的男女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意义。而另一男主角查泰来克利福是只有意志没有激情的资产阶级代表。他是梅的雇主,梅只是他的一个看林人。但在梅眼中,他是个下肢瘫痪上肢发达,有点娘娘腔的没有睾丸的废物。梅是看林人,作者出身于矿工之家,他们同属于英国工人阶级,属于下层群体,而查却是世袭的贵族,他们的关系属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正如克利夫自己所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绝对有一道鸿沟,他们是对立的”。在查的眼中:“贫民不是人,是动物,他们都是一样,不可改变的。[2]” 矿工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的人,可他只拿他们当物不当人,把他们看作是矿井的一部分而不是生命的一部分,视他们为粗鲁的东西而不是像他一样的人。在作品中,这种对立处处可见。梅乐士同查是情敌,自然是对立的;而康妮的姐姐希尔达同梅也是对立的。但根本原因还是在阶级的对立上。再有她们的父亲,还有朋友---画家邓肯,也是从内心里排斥梅的。查能容忍康妮与任何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生孩子,唯独同梅的恋情让其觉得不能容忍,是耻辱。“文艺虽然是反映客观现实,但他是通过作家的主观而反映出来的,通过作家对于人物或事件的批判态度表现出来;它是被社会历史发展的形态制约着的,同时也是被作者所处的社会地位,阶级生活决定并制约着的。”[3]

其实,查泰来本该令人同情,他身上还是有不少优点:查虽然是个世袭贵族,但当自己的国家面临战争,他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奔赴前线,他是个爱国者。第二,战争让他成为了残废,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走出自我。 第三,他爱好广泛,尝试著书立说。第四,他也很爱康妮,虽然这种爱很苍白。肢体的残缺最终也导致了他思想上的残缺,他变了,变成了一个有着坚强、高冷的外表但内心却软弱的人,外强中干。查是个既可恶又可敬的人,也是个可怜之人。他是时代与社会的产物,是个值得同情的人物形象。他绝对不希望有战争,他更渴望有健全的婚姻生活,可他不能;当然在对待下层人的态度上,他是残忍的。

作者對上层社会的反感不仅表现在对查的态度上,还有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处理也都从不同侧面反应出来了。比如故事的男主人公梅乐斯,我们为什么如此认同梅?是因为作者的有意偏爱。“作者对于其所憎恶的人物或所喜爱的人物,加以暗示,或加以直接或间接的揭露或赞扬。”[4] 劳伦斯也是始终是站在梅这一边的,始终是本着赞赏的态度来描写梅这一人物形象的。所以,即便是同康妮有关系的所有人都讨厌梅,也不能改变康妮对梅的爱情。作者对梅的欣赏是通过其对立面来表现出来的,希尔达很不喜欢梅,但在内心里,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餐桌礼仪方面不如梅乐斯;甚至关于邓肯的绘画艺术,作者也通过康妮的口来认同梅的说法。

(二)方言俚语的巧妙运用

在众多英文作家中,很少有象劳伦斯这样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方言俚语。在书中,梅乐士多数都说拉格比方言,而拒绝使用标准的伦敦英语,甚至当他在与康妮亲热的时候,说的都是方言。而他说的标准英语很纯正,很地道,只是不愿意说。作者欣赏梅乐士的自然与质朴,同上流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英国,说不说标准英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的截然不同的标志。作者让男一号说方言,意味着同上流社会的对立,更意味着下层阶级的胜利,因为梅乐士最终赢得了查泰来男爵夫人的爱。正如作家理查德.奥尔丁顿所说:“劳伦斯这本描写上层贵妇为了低层男人而抛弃丈夫的书虽然不免落入俗套,但却是他本人的一个胜利。他从阶级意识的观点出发,为这本书感到无比的自豪”[5]。

二、返朴归真的心灵渴求

(一)作者对工业革命的反感与唾弃

从全书来看,构成小说人物冲突关系的内在张力来自于两个阵营:来自中产阶级的克利福和出身于煤矿工人家庭的梅勒斯。克利福所代表的英国式的工业化文明已经丧失了“温存”的能力,丧失了生殖能力,濒临死亡。而梅勒斯来自矿山的劳动阶层,是一个健全的、能够“温存”的人。他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充满力量的人,有着健全的身躯和生理功能。

查泰莱和梅勒斯各自代表的是文明和自然两个阵营,就是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代表自然的梅勒斯胜利了。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这样定下了调子:这是一个悲剧时代,因为工业文明已经将这个世界彻底改变:从这里看到的是附近特瓦萧煤矿烟囱里喷出的煤烟;苏格兰山地或苏塞克斯的丘陵草地已经看不到了,看到的是这个毫无灵魂、丑陋无比的中部煤铁世界;第二,从康妮的自我感觉中我们也能体会这点:格拉比的无聊生活慢慢地让康妮变得消瘦与憔悴,甚至觉得自己被社会完全地抛弃了。她渴望得到外部世界的帮助,她认为文明社会疯了;第三,从女佣伯顿的言论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了当时德文郡的社会现状:她认为煤矿主夺走大部分利润,下层工人获得极少的收入。其丈夫伯顿在井下事故中死去了,但并没有得到多少赔偿。孩子们也被毒害了,他们变得只会关心自己,只会及时行乐而没有责任,成天吸烟、喝酒、打扮等,他们眼里只认识钱。第四,通过梅乐士的观点表达出来:年轻人全部的生活就依赖花钱。

(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对梅这个角色是倾注了感情的。在阅读小说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梅就是作者本人,梅经历的一切就是作者本人经历的。梅认为人应该自己动手,过简单的生活,不应该依赖钱去生活,这是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问题的唯一办法。小说中,梅在文明人中历经风风雨雨之后,他抱着一种对人类的厌恶,独自躲进了树林,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在猎狗、野鸡、松树、山花的世界中,他生活得十分平静,独往独来,俨然是一个现代的自然之神---潘。 “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与美学观点的不同,艺术思维与艺术方法的不同,会创造出不同的题材与人物形象。”[6]小说中,劳伦斯对城市生活的描写很少,背景主要放在乡下小镇,而其主人公又是生活在山野林间。这恰恰表明作者本人与梅有很多相通之处,正因为这点,才有这样的一个梅乐士。作者是向往自然、简朴、宁静的乡下生活,而绝不是热闹、奢华的城市生活。劳伦斯早年生活在乡下煤矿区,乡村生活对他深刻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其作品当中。

三、對未来社会的悲观与失望

现代人热衷于金钱,Money!Momey!到处都是为了Money的争斗、倾轧,悲剧中之尤可悲者。但是将来呢? 唯有空虚!所以大家在拼命的寻欢作乐,满足感官,而最有把握的实际,还是男女间性的交流!这是梅乐士,也是作者本人对社会现状的基本的看法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对未来是悲观的、消极的,因为他认为工业革命的悲剧确已发生,无可改变了!一开始,梅就是以一个隐士的身份出现的,他不想融入这个社会。面对社会现状时自己的无能为力,使得他对未来都是乐观不起来的。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悲观之中孕育着希望。小说结尾这样写道:“我们只能等着,等明年春天的到来,等小孩的出生,等初夏周而复始的时候。”

四、结论

当然,只凭作者的一本著作,自然不能了解其全部的情感与生活或内心世界。但通过本书,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情爱观,性爱观,自然观,人类观等,重视情爱同时也很重视性爱。作品中的梅乐士之所以对康妮有性爱,是因为他与她有心灵上的默契,有男女间最重要的和谐。而梅与其妻子却没有这种和谐,所以他讨厌与其妻子的性爱,从而最后选择离婚。劳伦斯写的是性爱,实际上爱占第一位,而性占第二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以性为主题,写的即是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内心的自我剖析与透露。

参考文献:

[1]仵埂.人物命运与作家的宿命[J].小说评论.2008年.第4期:17-18.

[2]劳伦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第1版.

[3]黄药眠.《作家的主观在创作上的作用》百度网,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文集 .

[4]同上.

[5]理查德.奥尔丁顿《劳伦斯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04,201-202.

[6]吴甸起.‘作家审美理想寄托与典型人物创造《青年老师》2010年第12期52-54.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内心世界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模式与类型分化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