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1薛瑞芹陈婷婷徐思路周爱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我院

薛瑞芹,陈婷婷,徐思路,周爱华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东台 224200)

国务院“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指出,慢性病管理是“十三五”建设时期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要求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和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因此,慢性病管理从医院到社区对接的延续性护理受到广泛关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开展延续性护理工作,促进出院后COPD患者肺功能的恢复,避免患者受外界因素影响,保证出院病人得到及时的持续的健康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0例COPD患者为例,着重研究延续性护理实施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5岁,年龄最小的45岁,平均(71.45±16.12)岁,男性24例、女16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8~82岁,平均(70.55±12.17)岁。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提出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2)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3)未签署同意书者。本次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我院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氧疗、营养支持、排痰、呼吸训练等,出院当天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与社区对接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①健康教育。出院时,护理人员与患者所在社区医院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特殊需求,制定合理的随访和护理方案。同时,反复核对患者的出院指征和情况,做好出院指导。出院后,社区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上门访视(第一个月每周一次、以后每半个月一次),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COPD相关知识、护理、治疗和预防手册,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②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想法和感受,针对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的患者要及时了解其问题所在,采取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调整患者心态,帮助其建立信心。告知患者若存在问题,可随时到社区医院或打电话到社区医院,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③生活护理。嘱患者家属做好家中的卫生,保证通风,室内勿摆放鲜花,调节好温度和湿度。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戒烟。适当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用药患者一定要反复确认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时间,嘱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勿擅自更换药物、停药或加强药物剂量。嘱患者家属,用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医治疗。

④氧疗护理。告知患者实施家庭氧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家庭吸氧机。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吸氧计划,嘱患者要每日坚持低流量(1-2L/min)吸氧,每天至少15小时以上,同时告知家属要加强对患者的监督,保证足够时间的氧疗。

⑤每天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全身呼吸操训练,以缩唇呼吸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要求家属监督。出院后一个月社区服务每周督促检查1次。病区护士每月对病人回访1次检查患者训练情况。

另外,为实现延续性护理能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护理服务,社区及医院可通过微信平台与患者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利用微信中视频、语音、文字的沟通形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随时随地接受服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EV)、第一秒呼出气量(FEV1)、FEV1/FVC比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

所有实验数据均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SF-36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较护理前

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损害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再加上病情发展缓慢、持久,不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来说,家庭和社区治疗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但家庭和社区中无法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这也使得医院与社区对接过程中的延续性护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3]。

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设计,确保患者在不同场所也能受到协作性、连续性的照护[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SF-36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从医院到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不仅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满足患者院外护理需求的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氧疗护理等多个方面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5]。

在与社区对接工作中,病区护士每月1次回访,促进延续护理的有效落实。综上所述,针对COPD患者可行医院到社区对接延续性护理模式,继续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服务,帮助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