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11陈爱珍杨青敏陆翠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习生本科生条目

陈爱珍,杨青敏,陆翠微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传统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出现众多弊端,学生在进入临床期间很难将学校所学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甚至有学生对职业的肯定度降低[1]。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是否能学到真正的本领,是否有活跃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得临床带教科室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通过使用基于目标教学法的反思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导,激发其自身学习能力,提升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在进入临床后,能将所学知识很快运用到护理实践中,缩短临床适应期,顺利完成专业方向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6年5月开始安排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纳入标准:①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②未经过临床实习;;③学生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明显心理障碍; ②有部分身体残疾难以完成日常操作;符合条件的护生80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目标教学组,每组40名。传统教学组男性2名,女性38名,年龄21~24岁,平均(22.2±1.8)岁,学校期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分数:高(100-90)12人, 中(90-70)21人, 低(70以下)7人。目标教学组男性3名,女性37名,年龄21~25岁,平均(22.8±1.7)岁,学校期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分数高(100-90)10人, 中(90-70)22人, 低(70以下)8人。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实习生性别、年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均在呼吸科接受为期4周的带教实习。1.2.1 传统教学组

医院根据学校的实习大纲要求在呼吸科实习4周,结合护理实习生自身情况制定实习计划。由带教教师按照呼吸科实习要求进行一对一带教。

1.2.2 目标教学组

根据学校制定的大纲,轮转科室与对照组相同,避开两组同一时间段实习,制定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方法,内容如下:①设计呼吸科实习内容,进行目标设计,包括,沟通方法、理论知识、操作,并根据目标设计完成真实完成的场景;②将学生分组,分配要完成的目标,给学生们1天的时间进行思考,可以请教其他科室老师 ③请学生们分组完成,自我评价并修改自身解决方案,带教老师给予意见反馈;④直到学生能够完整正确的完成目标要求即为结束。整个过程,带教老师要注意监督学生是否出现导致不良后果的操作,并及时制止。

1.3 观察指标

(1)考试成绩:出科考试成绩(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分100分。(2)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采用中文版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3]该量表包括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灵活性、满意度和沟通交流等5个维度,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ter4级评分法(1分-4分),满分120分,总分>75分为被测人群群体专业态度为积极。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42~0.877。(3)临床实践能力:采用中文版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4]该量表包括批判性思维(9个条目)、临床护理(6个条目)、教学指导(8个条目)、管理(6个条目)、专业和自我发展(6个条目)、沟通交流(4个条目)以及科研(4个条目)等7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ter5级评分法(1分-5分),满分215分。得分越高说明临床实践能力越强。(4)临床护理教师评价量表[5]:该量表由协和医科大学宋春燕和沈宁等人研制,量表属于他评量表,评价者为护士学生,量表包括师生关系,教学组织,临床护理工作3个部分共34项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ter4级评分法(1分-4分),满分136分,总分越高说明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习4周后,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考试成绩较入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教学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2.2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的比较

入科前,两组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12个月后,两组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较入组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教学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的比较

2.3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的比较

入科前,两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12个月后,两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较入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教学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的比较

2.4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的比较

目标教学组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的比较

3 讨 论

3.1 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理论和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提升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认为最重要的就业影响因素,因此,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目标教学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说明基于目标的反思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水平。通过使护生亲自体验,能够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寻找学习方法,解决现实中的护理问题,在体验式学习中,由带教老师引导、护生主动思考并讨论反思,来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牢固的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

3.2 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是反映护士专业理念的重要指标[6],实习护生由于接触临床实际工作较少,缺乏从事护理工作活动的亲身体验,从而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导致其职业自我概念水平低下。本研究结果显示,目标教学组护理专业实习生自我概念得分、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均p<0.05),说明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自我概念得分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

3.3 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护生临床实践表现,提高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评价

由护生作为评价者是临床护理教师评价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目标教学组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说明实施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的护理带教能提高护理本科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可能原因分析:以目标教学法为基础的反思教学模式,增加了护理本科生科室实习时间,增加了带教教师与护生的沟通交流

作者简介:陈爱珍(1979.5),女,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师,本科

通讯作者:杨青敏,女,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时间,提供操作的机会等教学技巧,促进和帮助护生在临床环境中对护理的学习。

综上所述,实施目标教学模式带教能明显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考试成绩、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及对临床护理教师评价得分。

猜你喜欢

实习生本科生条目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最牛实习生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