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心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恶心肝癌心率

汪 燕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赣榆 222100)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起病较为隐匿,患者早期不易发现,就诊治疗时多已错失手术机会,具有较高死亡率。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 )通过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碘化油,提高病灶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及阻断病灶血供,临床疗效显著[1][2]。已成为目前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3]。由于TACE均在血管内进行,且需要灌注造影剂、化疗药及栓塞剂等,包括栓塞后肝脏组织局部产生缺血、血管肿胀及组织炎性水肿,也直接导致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l月行TACE 治疗的中晚期HPC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8~82 岁,平均( 56.46±11.23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有关诊断标准;②首次行TACE患者;③认知正常,具备基本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②合并其他脏器肿瘤性病变者③高血压且治疗后降压效果不佳者;④心率失常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肝癌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介绍手术目的及注意事项,术中观察手术进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处理患者恶心呕吐等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拔出鞘管后行按压及包扎,术毕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要求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5][6]:①术前:由介入手术室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爱好,拉近护患关系。介绍TACE相关知识、治疗过程及意义,并提前告知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②术前准备:保持手术室良好温湿度,调整患者舒适体位,播放较为轻松的音乐。③术中:责任护士可与患者频繁交流,询问感受并给予安慰和鼓励。参考既往研究可进行面部治疗性触摸,指导患者呼吸及全身肌肉放松[7]。当出现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良反应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8]。④术毕:祝贺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向家属叮嘱术后注意事项、回答相关问题。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每10分钟记录一次,并取其平均值。同时记录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 <3分定义为轻度疼痛,3~7 分定义为中度疼痛,>7分定义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率)表示,采用四表格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4.25±0.65分,对照组为6.82±1.6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比较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介入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目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 ,PHC)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可有效提高PHC患者的生存率[9]。但恶性肿瘤作为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具有强烈应激效应,研究表明30-60%的PHC患者会发生心理应激障碍[10]。同时TACE为一种血管内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使患者身体及心理方面带来明显不适,引发紧张、恐惧及焦虑等相关心理应激反应[11]。有研究亦说明机体神经及内分泌等系统的稳态失衡可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2],甚至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13][14][15]。因此积极开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心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既往研究表明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身心功能的恢复[16][17]。护理心理干预可贯穿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整个过程,通过术前耐心观察、交流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发现造成心理负面反应的不良因素,通过术前积极护理心理干预,减少患者顾虑,树立治疗信心。通过改善介入手术室环境,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术中护理人员细心观察、积极交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激发潜能,缓解疼痛等不良反应。通过针对不同时间段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树立信心,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术中的耐受度及治疗效果[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血压、心率水平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PHC患者行TACE治疗过程中,除了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外,积极的护理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有效缓解疼痛及不良情绪,可在临床介入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恶心肝癌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题出的太恶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