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早期史研究中America的翻译问题

2018-10-10黄卫峰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4期
关键词:翻译

黄卫峰

摘 要:文章试图在探讨America历史起源和词义演变的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使用译文“美洲”“美国”和“美利坚”存在的混乱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美国早期史,America,翻译

中图分类号:K1;H315.9;C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4.01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Americ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fus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merica” and “American”. We hope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o this problem.

Keywords: early American history, America, translation

一 America的历史起源

首次发现美洲的是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和捕食动物者。3万多年前,他们沿着西伯利亚海岸线跟踪猎物,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当时白令海峡的一座陆地桥,进入阿拉斯加。后来又经过很长时间,随着冰川消失,他们发现了通往落基山脉的通道,经过长途跋涉在大约公元前8000年抵达北美和南美。这些最早的居民成为土著美洲人。他们不仅身材、肤色并不相同,而且语言、信仰也有着广泛的差异。据记载,他们使用的语言曾经“多达2200种,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时,在中美洲和北美洲使用的语言,大约有550至650种”[1]。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土著文化之间的鸿沟是如此之深,以致于印第安人从未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特的种族;对于休伦印第安人来说,易洛魁人或克里克人或苏族人就如同是英国人一样,都是外邦人,会以同样的怀疑目光来看待。直到18世纪印第安人与白人战争打得火热了,部落民们才开始明白他们在抗击白人方面有某些共同之處。”[2]

第一批到达美洲的欧洲人是挪威人。在哥伦布前往美洲的500年前,一批北欧海盗在挪威航海探险家埃里克(Eric the Red)带领下向北大西洋探险,来到格陵兰岛(Greenland)。后来,他的儿子列夫·埃里克森(Leif Ericson)沿着格陵兰岛继续向南向西探险,曾在纽芬兰等地停留。不过,北欧海盗们的这些探险没有对美洲的历史产生影响。

1492年,意大利青年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争取到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支持,率领大约90名水手,分乘三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两个多月后登陆巴哈马群岛。随后10 年间,哥伦布又三度带领船队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航线,其探险业绩在人类探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开启了美洲历史新的一页。为了纪念哥伦布的这一贡献,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总统把选定的建都之地称为“哥伦比亚”。后来美国人为了同时纪念华盛顿总统,才把名字改为“华盛顿哥伦比亚区”(Washington D. C.)。顺带提及,当时,哥伦布误以为已经靠近亚洲的印度群岛,因此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Indian。哥伦布的这一历史错误,不仅使他失去了以自己名字给“新大陆”命名的机会,而且给后人的认知和翻译带来了混乱。为了把美洲的Indian与真正的印度人加以区分,现在的历史书上把他们称为American Indians或Native Americans。汉语中,我们把它译为“印第安人”,从而有别于“印度人”。

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其拉丁文拼写是Americus Vespucius)为澄清哥伦布的错误做出了贡献。1499—1504年间,阿美利哥曾三次①跟随探险队到过美洲。虽然他的美洲之行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具体发现,但他经过反复考证,第一次明确提出哥伦布所到之地不是亚洲的一部分,并将其命名为“新世界”(New World),这一概念对于改变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功不可没。阿美利哥通过航海日志和信件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两封信被称为“新大陆”和“第四次航行”。“新大陆”于1502年末或1503年初出版,描述了1501—1502年间的一次南美之行,而“第四次航行”于1504年或1505年出版,声称记载了阿美利哥的第四次美洲之行。这些日志和信件出版后在欧洲引起轰动。结果,在“新世界”发现问题上,他的知名度超过了哥伦布。

1505年,阿美利哥的航海日志被一位法国公爵带到圣迪耶修道院,交给了一群聚集在那里探索宇宙奥秘的知识分子。他们想结合古老的地理文献以及新的地理发现,从科学角度绘制一幅全新的世界地图,制作一架地球仪并编辑一部讲述世界的《宇宙志》。1507年,没有任何航海经验的德国神职人员马丁·瓦尔德西缪勒(Martin Waldseemüller)根据阿美利哥的航海日志,在圣迪耶教堂绘制完成了第一幅标有新大陆的全新世界地图。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瓦尔德西缪勒不仅把新大陆命名为America(“阿美利哥”拉丁文Americus的阴性变格),而且将其头像与世界地理学祖师爷托勒密的头像并列于那张新世界地图的上方。不过,新版世界地图出版不久,瓦尔德西缪勒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这样做对哥伦布不公平,因此在1513年重新出版这幅地图时,将新大陆的名称由America换成了Terra Incognita(未知大陆),但为时已晚,人们已经接受America为南美大陆的地名。1538年,地图大师墨卡托又用America标注南、北美洲两块大陆,从此整个新大陆名称确定下来。200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以一千万美金购得了唯一存世的瓦尔德西缪勒的原版地图。由于是第一次人类在地图上标注出美洲大陆,这份地图又被誉为“美洲出生证”。

不过,一些民间团体认为,用欧洲殖民者的名字命名美洲,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1977年,世界土著民族委員会(the World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建议用Abya Yala(意思是“完全成熟之地”“生命血液之地”)取代America。这是一个土著美洲人部落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对美洲大陆的称呼。

二 America和American意义的演变

America从诞生之日起泛指“美洲大陆”。由于美洲大陆又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因此有时用复数形式Americas。由于各种历史原因,America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获得了新的意义。在现代英语中,虽然该词泛指“美洲大陆”的意思依然保留,但一般指与美国相关的人或事,尤其在美国英语中,该词几乎总是指美国。同样地,American的意义经历了从“土著美洲人”到“美洲居民”到“欧洲裔美洲人”到“美国人”的变化过程。在现代英语中,虽然该词依然可以用于表示“美洲人”,但经常指“美国人”。

把America与美国联系起来,即最早出现短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文字材料,是1776年1月2日华盛顿将军的副官斯蒂芬·莫伊伦(Stephen Moylan)写给中校约瑟夫·里德(Joseph Reed)的一封信。最早出现这一短语的已知公开出版物是1776年4月6日弗吉尼亚威廉斯堡报纸《弗吉尼亚公报》(Virginia Gazette)刊登的一篇匿名文章。1776年7月4日发布的《独立宣言》的副标题中也出现了这一说法: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关于其译文后面会谈到)。1777年11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其中第一条确定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为邦联的名称。1778年与法国签订的《同盟条约》(Treaty of Alliance)中,美国的全称是the United States of North America。有意思的是,在《联邦党人文集》(Federalist Papers)中,用作定语的American具有不同的意义:51号和70号文章用American Republic指美国,而在24号文章中汉密尔顿用American来指美国以外的土地。在1795年9月5日美国与北非诸国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The Treaty of Peace and Amity)中,American Citizens与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交替使用指代“美国公民”。换言之,America已经被用作the United States的替代词。

在16世纪,欧洲人用American指新大陆的土著居民。17世纪,该词外延得到延伸,也包括在美洲的欧洲定居者及其后代。EnglishAmerican(试译为“美洲英裔”)说法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648年托马斯·盖奇(Thomas Gage)所著的《美洲英裔:对西印度群岛的一项新调查》(The EnglishAmerican: A New Survey of the West Indies)。本杰明·富兰克林称自己是an American subject of the King(试译为“国王的美洲臣民”)。1760年,在纽约举行的“反印花税法”大会上,克里斯多弗·加兹登正式提出:“在这个大陆上,不应再有新英格兰人、纽约人的区分了,大家都是‘美洲人(Americans)。”1775年,英国著名词典编撰家塞缪尔·约翰逊写道:“美洲人(Americans)能够忍受纳税,这点毫无疑问。”显然,这里所说的Americans仅指英属殖民地的美洲人。明确对American进行界定的是J.赫克托·圣约翰·克雷夫科尔(1735—1813)所著的《一个美洲农场主的来信》(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Farmer),该书由12封信组成,借虚构人物之口阐述了对当时殖民地各种问题的看法。关于美洲人的身份,克雷夫科尔写道:“那么美洲人——这种新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们或是欧洲人,或是欧洲人的后裔,因此,他们是你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找不到的混血人。我可以向你指出一个家庭,其祖父是英国人,其妻是荷兰人,其子娶一个法国女人,而他们现在的四个儿子娶了四个不同民族的妻子。”根据这一界定,“美洲人”仅指欧洲人及其后代,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被排除在外。1796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明确用American指美国人:“美国人(American)这个称号是属于你们这些有国民身份的人,这个称号一定会提高你们爱国的光荣感,远胜过任何地方性的称号。”[3] 从此,American成为美国人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不过在正式场合会使用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公民)。后来,还有人提出其他说法,如USAmerican或US American,Usonian, UnitedStatesian, United Stater, Columbian,Washingtonian等,然而这些词语都未能流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俗称Yankee,在美国国内该词通常指北方美国人,在国外尤其是英国该词指一般美国人。有意思的是,现代加拿大人通常把美国人称为Americans,但他们很少称美国为America。还有些加拿大人抗议用American称一个国家的公民。加拿大统计局在统计表中把美国裔归入“其他北美出身”(Other North American Origins)。

三 America和American的翻译乱象

在现代汉语中,America有三种基本译文:“美洲”“美国”“美利坚”。把America译为“美利坚”是1913年正式确立的,当时中美建交,中华民国政府在外交文件中使用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译文[4]。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翻译乱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提及美国早期史事件时应该用“美洲”还是“美国”;二是“美利坚”用法不统一,在不同学者笔下分别用于指美洲、美国和美国人。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