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2018-10-10

关键词:乌鲁木齐网点布局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一、实践情况

1.本节教学设计内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培训班上作为示范课展示;

2.本节教学设计内容的微格课在2017年在重庆进行的“全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微格教学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

二、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探究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掌握分析方法,并且能够延伸、运用到任一材料的分析上。

四、教材分析教材中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材中用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以此说明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及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以株洲、武汉两城市略图反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通过平原和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说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密度的关系。通过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图片说明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网点的分布。用案例: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进一步说明交通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分布的影响。

五、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已经掌握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地域联系的重要性。根据日常生活,学生具备初步的交通与聚落发展和商业网点分布的感性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图、从图中找到有用信息的能力。需要给学生补充商业网点的概念。

课程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乌鲁木齐市,使学生学会运用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探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提升人文地理素养。

以一城(乌鲁木齐市)一路(丝绸之路)为主线,加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乌鲁木齐市为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是如何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教法和学法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资料查找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分工细致,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2.整合资料,形成课堂探究材料;

3.处理地图,使地图信息清晰简洁,符合课堂需要。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好!人人都说家乡美,咱们的家乡人也拍了很多的视频,今天就有人给我们准备了一小段乌鲁木齐的视频与大家分享。

内容:《乌鲁木齐宣传片》节选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以视频形式介绍乌鲁木齐早期选址的依据及城市区位特点。

探究一

引言(介绍材料来历,调动学习兴趣)

这座城的故事太长了,从丝绸之路说起也要两千多年,所以课前我在班上委托了三个特别小分队以时间为单位进行了一些调查,他们合称“古昔今”,不是“普希金”哦!他们分别从1949年以前、1949年至1998年,以及1998年以后三个时间段采用了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调查了乌鲁木齐的城市空间形态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他们还很文艺范儿的给自己的小分队分别取名“古”、“昔”、“金”,很像大文豪普希金。

探究问题:请大家结合“古昔今”带给我们的资料,概括三个阶段中乌鲁木齐的聚落空间形态并分析原因。

设计意图:1.结合课前三个小分队搜集的信息,分三个阶段概括乌鲁木齐的城市空间形态,先分析直接成因,再归纳根本原因;并从中推导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通过:看视频、听诵读、认道路、看采访几种不同的方式呈现探究资料,形式不单一,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的新鲜感。

资料一

来 源:网络资源 《新疆地方志》《乌鲁木齐地理》

呈现方式:录音播放

完成方式: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后附)

重点:在成因的引导上,注意梳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信息。

小结及承转:运输工具以及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的突破,让城市跨越了原有的界限向外围区发展,从而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资料二:河滩路公路发展史

呈现方式:教师描述

完成方式: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后附)

小结及承转:至1998年,河滩快速路全线贯通,乌鲁木齐沿河滩路主干道延伸格局形成。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乌鲁木齐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今小队给我们带来了独家专访!他们采访到了乌鲁木齐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规划室刘光宇 主任,带来了最专业的同时也是最前延的乌鲁木齐城市规划信息。

资 料 三:采访乌鲁木齐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规划室刘光宇主任

呈现方式:视频播放

完成方式: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后附)

设计意图:城市呈扇形形态;原因是以公路、高铁运输为主;城市沿3环15放射线路布局;并且将米泉市与东山区合并,成为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同时促成乌昌经济一体化,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城市群。

板书

分队 聚落形态 形态成因方式 布局古:1949年以前 团块→单触角马车(为主)→↓汽车古驿道、渡口↓公路↓今:1998年以后 扇形城市群 汽车、高铁 环射昔:1949-1998年 条带(多触角) 汽车↓

板书说明

1.粗黑字部分学生进行讨论一时完成;

2.细黑部分学生边展示教师边书写;

3.红色部分边小结边书写。

小结:从马车到高铁,从思路古驿道到三环15放射交通线,我们看到了乌鲁木齐从无到有,从一隅小城到形成城市群的过程,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深刻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同时也在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其他方面。

过渡:请大家注意这张图中乌鲁木齐的诞生点——红山脚下,现在的她依然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也是交通枢纽位置,便利的交通为他带来了密集的人流,大量商业网点在此集聚形成了商业中心。

设计意图:以乌鲁木齐知名商业中心为切入点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

探究二

探究问题

(2012年)

1.在这张2012年的乌鲁木齐城市地图上有四个点,请大家以课前划分好的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推断图中四点是否能形成商业中心,分并别阐述理由。(2012年图)

2.2018年时四个点的情况与2012年时一样吗?(2018年图)

(2018年)

设计意图:

图中四点分别具有特点:

1.前期少人居住区后期变为商业中心(①点);

2.城市几何中心(②);

3.环路及火车站沿线(③点);

4.山区地带(④点)。

两两对比讨论,利于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布局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完成步骤:

1.②③两点选址对比;区分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原则的商业中心;

2.②④两点选址对比;理解交通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3.2018年的①③两点选址对比;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新的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

设计意图:巧妙设计四个地点,涵盖交通最优点、市场最优点、交通受限点,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发生变化的点;从而推导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总 结: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乌鲁木齐是核心区的核心,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咱们八一中学乘着这股东风成为了乌鲁木齐第一所“丝路国际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乌鲁木齐以及沿线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也必将发生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乌鲁木齐人,我们希望自己的城市越来越繁荣,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加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设计意图:引用《行动》一文的主题内容,指明乌鲁木齐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拥有新的发展机遇。

首尾呼应,从古丝绸之路出发,结束在“一带一路”。从交通处罚,最后回到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大胆畅想聚落与商业网点的变化,呼应本节课题。同时祝福家乡、祖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大,每个教学目标都有大量现成案例,每个案例都可以刚好印证结论。亦有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本节内容以乌鲁木齐为案例,讨论分析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学生能落到实处。介于课时的安排,课堂上没有时间给予一定量的练习,学生仅了解了乌鲁木齐的情况,知识面略窄。

2.课前调查和材料组织用时较长,不适于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3.探究内容是身边的地理,学生们的外延信息量大,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对信息的归纳能力要求高。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网点布局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