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借鉴

2018-09-29许鑫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创新发展

许鑫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和戏曲唱腔的对比、剖析、和论述,诠释了二者既有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借鉴(唱腔、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运气原理、美学精神等方面),最后提出要取其精华,抛弃糟粕,兼收并蓄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和戏剧唱腔,对于民族声乐戏曲唱腔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唱腔;艺术特色;创新发展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文化底蕴,并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长处,取其精华,为我所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得到更快发展,早日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之中,独树一帜,发扬光大!

一、中國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着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

(一)民族声乐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民族声乐艺术都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发、净心、升华、激励、向上的作用。然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还需要专业的音乐理论家,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继续做出艰苦的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为中国民族服务,而且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为世界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关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目前分为二种观点:一是以传统声乐艺术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使歌唱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以西洋唱法为基础,结合处理中国歌曲的字音特点,使其具有民族语言韵味。前者是民族声乐唱法的基本定位,而后者则是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歌唱艺术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着眼点应该落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上,借鉴西方歌唱方法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因为民族声乐建立在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之上。当民族声乐走进高等学府以后,在教学的方式,程序和方法上对欧洲的歌唱方法都有所吸收和借鉴,但是比我”为主,以“借”为辅。在继承方面,将传统转为现实活动时,不断的根据现实的要求注入时代的新内容,新风貌,这种不断的注入新内容的本身,既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也是对自身的弱点进行不断的扬弃和修正,又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丰富和创造。在借鉴方面,学习一切姊妹艺术包括欧洲唱法的长处,经过消化,为我所用。

(二)音乐风格与歌唱方法的关系

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民族审美是组成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的歌唱艺术也恰恰正是受到中华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语言、音乐风格,文化及其审美的制约而形成的。主要的特点是以汉语语言作基础,以民族情感为主,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音),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唱演均重,真切动人。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声乐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经过实践证明这些年培养的民族声乐人才活跃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深受各地区,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的喜爱。他(她)们演唱所表现的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技术技巧是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其他唱法的优秀之处之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演唱路子宽,歌唱能力强。这正是这一艺术学派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手伸向民间,一手伸向西洋”,兼收并蓄,并不断注入时代风采的结晶。

二、中国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吸收和借鉴

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与民族声乐的演唱虽有差异,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戏曲为我国声乐发展和民族唱法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声情并茂、声贯于顶

戏曲,民族声乐都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声贯于顶、气沉与底,发声机能状态的原理都是原动力(呼吸支持)加声原体(声带)加共鸣(头腔、胸腔、腹腔)。相同的是两者都讲求科学的发声方法,不同的是风格,韵味和作品要表达的感情和内容不一样。不管是戏曲还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都要求激情饱满、声情并茂,为达到此目的,“以情带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论是戏曲还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的都要求“以情带声”而绝不能是“以情代声”,“以情带声”使我们全身心的进入作品的情感意境之中,获得兴奋、自然协调的歌唱状态,这种状态首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虽然声音是传达感情表现内容的工具,但就唱这一形式来说,没有声音就失去了演唱这一艺术形式所独具的魅力了。

三、现代民族声乐在继承与借鉴中开花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声乐是在继承戏曲、曲艺、民歌等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的科学发声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改革、发展、创新而来。它与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以及世界各个声乐学派相比,即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又充分满足了当今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新的审美愿望和需求,醒目地展示着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它博大众长,融合贯通,从而达到了音域宽广,声区统一,腔体通畅,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声音效果,并形成了一整套演唱技巧训练体系。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包括了地方民歌、古曲、戏曲、曲艺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和迥异的风格韵味,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者来说,必须认真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以便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演唱技巧和传统风格。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