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主导下的创新街区规划探讨

2018-09-29张琼琼许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27期
关键词:政府主导

张琼琼 许超

摘 要:文章探讨政府主导下创新街区的规划发展要素,从企业家、政府机构、高校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辅助产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政府主导;创新街区;发展要素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27-0038-0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l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block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expound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ntrepreneur,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d the auxiliary industry, etc.

Keywords: government-led; innovation block; development factor

1 创新街区的内涵

1.1 创新创业

我们说到创业创新,就想到高校、科研机构、大学生等等名词。但科技創新中真正价值巨大的,其实不是高校科研机构,而是企业;创业主体的主力也不应该是大学生,而是成熟企业家,或者说连续创业者。教授负责科研,企业家负责产品转化。教授在实验室的科研负责到研究出成果,写论文,至于接下来如何把科研成果运用到业界,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什么样的产品,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都应该企业关心。科研成果被用到商业实践中去,科研和研发,感觉差不多,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大学生适合的是加入创业公司,而不是做CEO。企业家独具慧眼,对产业、对市场有深刻的判断,知道行业和应用需求的痛点。还需要有广泛的联络和资源,构建自己的协作生态。大学生的优势是有热情,有先进技术,可以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逐渐使自己的创业经验成熟起来。

1.2 创新创业与创新街区

从纽约硅巷、伦敦硅环、剑桥肯戴尔广场等典型创新街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它们转型的初始阶段,基本上都是市场化因素在推动,在转型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地方政府才开始进入,并推动实施相关的政策计划。有的创新街区是由政府引导规划推动建设的,例如波士顿海港广场创新街区。本文主要研究政府引导下创新街区的发展。科技产业规划是创新创业的先行之举。德国柏林的亨利希斯多夫产业园,一开始就定位生物技术开发,政府投资2000万欧元打造公共平台,催生出生物技术及其关联产业知名公司。创新街区的特点是位于城市内部的高密度区域,有着丰富的公共空间;具备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互联网环境;能整合创新企业、教育机构、创业者、学校、金融机构、消费性服务业等活动要素;具有复杂性、高密度、文化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新旧事物的层次性。从这个角度,创新街区就是一个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的小型科技产业规划区。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打造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创新街区,无疑是一个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

2 政府主导下的创新街区发展

创新街区真正的主体力量应该是企业家、创新企业以及企业集群。辅助力量有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辅助产业。从供给侧角度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背景下,如何吸引科技型企业、连续创业者,为其提供专业、系统的服务,激发创新街区的创新活力,是摆在创新街区发展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1 企业家和行业协会

(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刘鹤也说过:“中国应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给其以应有的回报,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企业家阶层。”企业家因为有格局、有经验,善于发现新的机会。尤其是连续创业者,应该是创新街区的主要活跃因素,他们对行业有充分的理解,理解行业的痛点、应用需求的痛点,对企业和对产业界的应用,更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他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和周围进行大量的协作构建自己的协作生态。美国的优秀创业者里面有很多连续创业者,创业过四五回的都挺常见,而且每个公司都比较成功,这也是美国创业的一个特点。(2)此外,借助政府的力量在创新街区内成立行业协会也是吸引连续创业者,培育中小首次创业者的一个有力补充。在街区发展初期,政府为街区经济提供政策支持、补贴、金融保险支持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但随着街区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应转变职能,将街区的发展交由市场,政府作为监督者监督其健康发展。政府可以推动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使街区行业发展协会成为各创新主体间交流市场信息,建立资金融合关系、调节相互矛盾、统一提供服务的平台,使企业之间避免恶性竞争,相互交流学习,实现合作共赢。

2.2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主要是为创新街区成长、发展制定引导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公共设施及服务,从外部环境促进街区发展。

(1)从政策制定上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2)打造适应小微创业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交性公共空间。一般情况下,土地采取的是按用途供给的模式,可能创新街区中住宅、商办、配套设施等的开发者各不相同,难以整合统筹。如果在创新街区实行居住、办公和商业混合用途,综合开发,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这样企业员工的后勤有保障,特别是有就近的居住条件,缩短通勤时间。

实现的路径有:(1)将发展创新街区纳入城市总体规

划,允许将一些旧工业区、仓储区、已批未建工业用地变更用途,用作创新街区规划,提高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并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增强街区活力。(2)试点土地混合利用,将不同用途土地整体打包,通盘考虑,实现公共设施、住房、产业、商业空间统一规划。例如,深圳的美庐创新街区,就是采用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方式,向创业团队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两年,并提供工商注册、人才招聘、法律实务等相关服务,帮助申报各类政府补贴、奖励资金。(3)在城市群发展中,可以预留出一部分空间用作创新街区建设。

2.3 高校与科研院所

大学及科研机构是企业创新的智力团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科研产品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竞争力。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一定在创新街区内或者附近,但要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法律保障制度,建立更加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美国的技术经理人办公室,负责把高校里面教授的科研成果全部收集在一起,公布到自己的网站上,然后对企业家、创业者群体作推广,使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能够看到教授的科研成果。中国一般叫做技术经纪人,实际上很多也不过是专利技术的二道贩子。2017年12月,西安市科技创新工程师评审委员会和西安技术经理人协会联合进行西安市科技创新工程师(技术转移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标志着技术经理人行业正式进入国家职称序列。可以尝试建立校企需求交流服务平台,充分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势技术资源。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发布需求,高校提供解决方案,企业付给解决者一定费用。切实突破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

2.4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可以为创新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为创新企业和团队的发展提供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支持;推动中小创新企业初期发展的政府贷款担保、银行质押,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由政府主导,增加中小创新企业的融资机会。(1)创新街区的企业刚开始应该很多都是中小创新企业,所以要推动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比如小微专业支行、小贷公司等,这些机构交易成本低,与中小创新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小,可以更好的和企业合作。(2)运用银税合作、投贷联动、风险分担机制等融资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微贷技术改造和调整银行业传统小微信贷模式,推动银行业提高服务小微创新企业的精准度。

2.5 辅助产业

辅助产业是为创新街区的服务提供配套支撑。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共享办公室、孵化器、加速器等公共创新空间;为从业人员提供生活、工作便利的服务型产业,如咖啡馆、餐馆、酒吧、步行街等。

(1)打造公共创新空间。应重视发展办公型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规划建设共享办公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公共创新中心等。特别要努力打造以公共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办公型公共空间,可以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2)良好的城区生活环境能更好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对于创新活动而言,人际接触和跨企业流动能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例如在午餐中或高尔夫球场上面对面的接触和讨论,是硅谷型科技创业产业持续成功的关键;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往往倾向具有良好生活环境的中心城区。知识工作者被较短的通勤、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步行街区所吸引。仅仅一个街区是不够的,必须是真正的城市生活。

3 结束语

地方政府在规划布局创新街区过程中,要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大力推进品牌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创新街区的主导产业,搭建品牌价值提升平台,在创新街区建设过程中形成创新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屠启宇,邓智团.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J].科学学研究,2011(09).

[2]邓智团.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空间的响应与布局研究——以上海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4(01).

[3]林兰.中心城区科技创新的功能塑造与机制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6(09).

[4]李健.创新驱动空间重塑:创新城区的组织联系、运行规律与功能体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6(07).

[5]邓智团.创新型企业集聚新趋势与中心城区复兴新路径——以纽约硅巷复兴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破解高职校企合作困境的政策性策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政府主导模式的思考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重点行业创新
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主导性分析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与对策
国际行业减排规则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有序用电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