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018-09-29杨文姣

儿童大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培养孩子

杨文姣

摘要: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多数孩子天资聪颖,但多半是生活和情感上的低能儿,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典型表现,如: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遇到困难不想自己解决,总依赖父母的帮忙;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太强。而家长在急于想改变孩子现状的心情下做出的教育行为,又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除了在幼儿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还要向家长提出教育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培养 孩子 自理能力

天天小朋友三周岁开始进入幼儿园,但其表现一直都不太理想。家长平时在家照顾的比较多,什么事情都包办,从来不让天天做任何家务,没有给孩子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天天现在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种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每次都得让父母来帮忙。在幼儿园里,天天经常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差而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

为了让天天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开始严格要求他,对他加强训练,每天盯着孩子的各种缺点,批评、纠正、控制……把自己的担心、焦虑和内心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原本的那些“问题”不但没有多大改善,还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孩子脾气变得很坏,对幼儿园有抵触,每天哭喊着不去幼儿园,还出现逆反心理,有反抗情绪。弄得大人孩子都身心疲惫,焦头烂额。而且孩子还非常没有安全感,每晚入睡前都会哭,很委屈地说“不要离开我,要想着我……”

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是非常普遍的。尽管现在的孩子大多天资聪颖,但多半是生活和情感上的低能儿,原因就是依赖性太强。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典型表现,如: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遇到困难不想自己解决,总依赖父母的帮忙;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长在急于想改变孩子现状的心情下做出的教育行为,又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除了在幼儿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还要向家长提出教育方法和建议,针对天天小朋友的情况,家长首先不能急躁,可以多看一些育儿书籍,通过网络和其他家长的分享,检讨并改进教养方法。

一、家长要与教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要与幼儿园老师多联系,主动沟通,共同协调配合。家长小但要跟老师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也要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反映给老师,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家长要定期参加家长会

家长会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增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与老师进一步交流孩子的情况,促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管理中来,更好地实现家同同步教育孩子。同时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学习优秀的育儿经验。

像天天小朋友这样的家长在与老师积极沟通的基础上,还可以多与班坐自理能力强的小朋友家长学习交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

三、家長要积极引导,不强迫孩子

催促、批评和强迫,只能让孩子更逆反,孩子一旦产生逆反心理,父母会认为其不懂事,甚至会用惩罚去强迫孩子,然后进入恶性循环。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帮助和鼓励。要使孩子对自已有自豪感,让他对自己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具有强烈的自信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确信他有主动权和有能力去做这件事。

当天天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对他说:“你真棒”、“你真能干”……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激励孩子自觉地掌握自理能力;但当大大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也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要以鼓励性语言,例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继续鼓励,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天天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家长在孩子面前“弱势”一点

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长十分溺爱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太“强势”。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所以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

家长应当明白,孩子的能力并不是非常全面的,因此他们需要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如果父母什么都给孩子包办了,什么都替他想好了,他还动什么脑筋,他还能做什么?父母的无所不能只能让孩子根本就没有锻炼和发展的机会。时间久了,孩子就不只是会出现依赖性太强的问题,这还会影响到孩子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所以,即使父母的能力非常全面,最好也不要在天天面前表现得太“强势”,切忌事事替孩子包办。有时假装“弱”一点、“笨”一点,反而能激发天天的潜能。

五、家长少说教,多示范,育儿即育己

从生命的诞生来看,是父母造就了孩子。从角色的形成来看,是孩子造就了父母。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长大促使父母不断地自省、成长、新生。如果你还没有找到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本质是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

家长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理性表达,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家长最该思考的是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好,生活既教育,育己即育儿。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自己愿意去做,我们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同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冰冰)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培养孩子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