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工资理论的阐述及其现实意义

2018-09-28王晓艳王艳

东方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资本论现实意义

王晓艳 王艳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于工资理论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解释与扩展。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阐述了工资的本质、工资的组成部分以及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等主要内容,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正面目。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剥削;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对工资理论的科学阐述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对之前所阐述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补充,是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阐释了工资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十七章第一节中对工资的本质做出了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就相当于把劳动说成商品,而劳动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首先,商品的价值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中的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决定。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是一种无谓的同义反复,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如果劳动要作为商品来出卖,那么它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但是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只有在资本家与工人进行劳动力的买卖之后,才能被作为商品来出卖。最后,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有价值,那么就意味着货币是同劳动相交换,这种交换如果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就意味着这种交换是不等价的,价值规律就会失去意义;如果这种交换是等价的,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那么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也会随之消失。

(二)明确了工资的组成部分

在工资的组成部分上,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由劳动力的价值所决定的。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值同一般商品一样,都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人本身劳动能力的生产和恢复就是劳动力的再生,因此就需要工资满足劳动者生存需求,以确保劳动力不断再生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构成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劳动力自身能力的持续再生。(2)维持劳动者家庭人员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价值。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培养新生劳动力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的需求。(3)劳动者获得教育和技能培训所需的费用。这一部分主要是用于对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而确保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三)分析了工资的两种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八章和十九章中分别提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两种主要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所谓计时工资就是指根据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时间来支付工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计时工资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资本家在工作日缩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得到剩余价值,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计时工资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件数或作业量来计算工资。这种形式给人一种错觉,工资不是由劳动力的价值而是由工人的劳动价值来决定的,这就给资本家剥削工人披上了面纱,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二、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日趋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使工人变得一无所有,这样工人为了能够生存,就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从而实现了工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是剩余劳动时间。其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家支付工人劳动力的那部分价值,在这部分时间所产生的价值不能给资本家带来丝毫的利润,所以不是资本家所追求的;而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才是资本家所真正追求的,剩余价值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以资本家总是尽可能的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来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不断的压榨和剥削工人。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想方设法的降低工人的工资待遇,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的比例。另一方面,资本家并不满足于仅仅依靠改变分配方式来提高利润,他们又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资这种看似等价的交换,实际上是给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行径蒙上了遮羞布。为此,马克思指出,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严重的不平等,工人必须团结起来通过不断地斗争来保护自己的工资不被资本家压得过低。但是,马克思也清醒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并不是分配的不公,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制度。工人们只有真正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认识到自身被剥削的根源所在,从而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

三、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现实意义

工资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指标。马克思对工资理论的科学阐释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科学性,为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其基本原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工资水平的变动上,马克思以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基础,认为工资应该伴随社会现实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相应提升,充分体现了以现实物质资料生产状况为基础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相比分析更加全面具体,他把对经济现象的考察建立在社会宏观运行的历史背景之下,分别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这与西方经济学倾向于坚持逻辑实证主义研究路线,坚持机械决定论的立场,将经济问题抽象为纯粹技术问题是明显不同的。而在工资水平的标准上,西方经济学家采取的是抽象数理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工人的需求及背后隐藏的经济关系。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应与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相一致从而满足正常质量劳动力的再生产,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历史的分析观点。

(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于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还未得到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改革我国的工资制度。

首先,要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谐。鉴于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必然要突出劳动报酬的比重,在分配中体现劳动的价值。同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正常生活,还要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马克思认为工资应有一个最低限额,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又是保持社会生产连续性的条件,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安定。

其次,应将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工资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避免平均主义。在做好基本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工资形式,以劳动者实际劳动贡献率为依据,确立奖金、分红、绩效等多种工资形式和分岗考核、量化考核等多种评估方式,使工资分配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劳动差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维护劳动力市场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努力实现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工资也应做出相应的调节。要使居民的工资得到实际提高,就应该保持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使居民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中有更好的“获得感”。堅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行.工资理论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的发展[D].吉林大学,2017.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2004.

[3]刘晋.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季刊),2016(1).

[4]张雪飞,姚慧琴,李茜.马克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理论及其意义[J].金融经济.

[5]杨晓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教学与研究,2013(1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注释:

①徐行.工资理论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的发展[D].吉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晓艳(1993.6-),女,汉族,籍贯:山西晋中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作者:王艳(1993.11-)女,汉族,籍贯:山西临汾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资本论现实意义
“历史性解读”视野下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论《资本论》立论基础的逻辑缺陷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