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载体和方式研究

2018-09-28李丹王丽萍

东方教育 2018年25期

李丹 王丽萍

摘要:相较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民族多元化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日趋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各所高校必须牢牢把握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加大民族团结工作以及相应活动的开展力度,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校各民族学生间交流、交往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载体的具体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载体;优化创新方式;现存问题探究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学生的民族团结工作就成为各院校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的重点所在,这不仅是助推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的必然举措,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则是本文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现存问题探究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旨在助推不同民族学生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但就相关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况来看,普遍凸显出载体单一、内容单调且趣味性较弱的特点,很难充分调动各民族同学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1]。具体来说,现阶段各所院校大多以座谈会、宣讲会为载体,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校方的理论灌输,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烦甚至于排斥的心理,实际的教育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这也是有关主体应当全面研究与深入探索的问题所在。

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面临挑战探析

(一)民族意识强化

现阶段,我国逐步迈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表现在高校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即学生逐步具备较强的民族意识,十分关注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同时也十分强调对本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很难在个性与共性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这就给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在实践中,一旦未能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饮食习惯或者是民族习俗,就很容易影响到民族团结,不利于为广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多元信息冲击

现阶段,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广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西方腐朽落后以及极端思想的渗透,使得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师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不利于民族團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推进[3]。除此之外,受制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历史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展需要全面考量不同民族学生的现实需要,这就给有关主体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创新思路探究

实践证明,各所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是提升不同民族学生凝聚力,助推其健康成长与高质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本文立足于我国各所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现实情况,就如何创新优化活动载体与形式,提出了如下几点思路:

首先,各所高校以及相关主体必须加大创新力度,牢固树立与时俱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开展理念,即立足于新常态的教育大背景,探讨一条同不同民族学生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新道路。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有关主体加大对国家战略的学习力度,了解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相应活动开办过程中彰显本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相应活动载体与方式的创建,必须打破原有单一、单向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工作载体多样、活动内涵丰富的创新型道路。具体来说,有关主体应当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成长需要以及兴趣爱好,更有针对性的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活动、强化组织基础、优化教师队伍,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4]。

最后,各所高校必须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彰显自身的社会引领与理念指导作用,即将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实况,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结合实际、注重需求,避免陷入一概而论式的尴尬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各民族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其共同成长与发展,因而在目标设定以及方案创建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空中楼阁状态,即确保创建成果可以惠及到不同民族的老师与学生,重点体现在提升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等层面,使不同民族师生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满足,最终实现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创新策略探究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与主要途径所在,也是培养不同民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与崇高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基于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各所高校应当加大对这一工作开展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构建起一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石的创新型民族团结教育道路,从理论层面助力民族团结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落实。例如,各所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发展需要,逐步开设如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必修课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同学们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可以自觉自主的传播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成为民族团结的助力者。在此基础上,各所院校应当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活动,例如民族团结进步讲座、民族团结理论宣讲会等,使全校师生可以深入了解同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5]。除此之外,应当加大对师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力度,全面掌握各族师生的思想动态与发展需求,定期开展民族团结稳定方面的形势分析、隐患排查工作,从源头处扼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子,最大程度上为各民族师生营造稳、定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创新优化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渠道

文化作为各民族间交流与连接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所在。基于此,各高校应当发挥本校内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优势,在师生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营造起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助力广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说,首先各所高校应当为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傳承、弘扬、展示、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可以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文化节等,形成彰显本校特色民族文化的活动机制,最终营造起氛围浓郁且特色鲜明的民族大家庭。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大对全校师生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借助于课堂教学、集体活动、课外实践、寝室生活等活动载体,充分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文化建设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将其打造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好博物馆、校史馆等载体,最终形成彰显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以文化为契机助推民族间凝聚力的全面提升。

(三)深入剖析不同民族师生的现实需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推进,其根本价值在于维护不同民族的良好关系,有效解决各民族师生的现实需求。基于,各所高校应当深入发掘、全面整合、合理分析以及妥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编排等层面,更好的契合各民族师生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具体来说,首先要从教育供给侧改革层面,给予少数民族同学以更大的帮助,即可以逐年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比例,并且通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方式,对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进行专门化培养,更好的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6]。在此基础上,应当充分彰显本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队伍培育的资源优势,为各民族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检验并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各所院校应当牢牢把握国家层面推出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建立起融合奖、助、贷、勤、减等于一体的帮困助学机制,有效解决各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的物质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对就业指导机制以及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力度,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祖国发展与边疆建设,实现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充分彰显现代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价值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如果仅仅依靠校内的资源与载体,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与思想引导作用,特别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广大学生接触外部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因而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多媒体平台,深入发掘、全面整合校内外的教师、教学、社团等资源,全面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影响力以及覆盖范围。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各所高校牢牢把握媒体宣传报道这一图景,一方面要有效利用校内的传播载体,例如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等,通过定期的节目播报、歌曲播放、时事报导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开拓网络媒体平台,实现传统宣传教育内容与现代化宣传教育途径的有效融合。我们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各所院校可以建立起专属的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应用现代化的宣传技术以及教育手段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与价值引导力,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气息,实现自身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所高校应当重视本校内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在校内营造起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育人价值,为广大师生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生活、学习空间。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价值、创新优化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渠道、深入剖析不同民族师生的现实需求以及充分彰显现代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价值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价值,助力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馨怡.“五大发展”理念下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18(02):67-68.

[2]张静超.民族高校思政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路径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学理论,2018(02):204-205.

[3]肖军.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创新途径——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新西部,2018(02):38-39.

[4]马艳丽.探索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100-102.

[5]吉克跃林,张立辉,刘毅.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隐性教育“4S”课程体系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1):196-200.

[6]焦敏.“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5):176

-180.

本文为2015年度“政治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1.李丹,(1982-7),女,汉族,山东东明人,西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王丽萍,(1981-8),女,汉族,四川资中人,西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