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壁分离探究教学的思考

2018-09-28陶言伟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探究能力

陶言伟

摘要: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学家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重要性。萨其曼(美国伊利诺大学探究训练研究所所长J.R.Suchman)注重实践,主张“探究方法的训练"模式,重点是帮助学生认清事实,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并形成假设以解释新接触到的现象或事物。施瓦布则试图以“科学的结构"和“科学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从理论方面揭示探究过程的本质及其特性;并力图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科学的成果,使学生把握学科的结构,体验作为探究的学习。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在“探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构成学习的前提条件。

此外,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与探究教学几乎同时产生,有许多相近之处。美国教育家兰.本达女士教学法 “探究—研讨”在对感知材料的认识上与探究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探究教学;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能力

笔者认为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高中学生遇到的一个探究教学课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现举一例和同仁商榷,并小结如下:

1.探究教学的结构:

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与解释资料——问题解决

关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材首先根据已有知识,观察、分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现象,认识到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植物细胞因为外有细胞壁,内有液泡,其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复杂的多。为此,教材安排了一项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项“探究”与以往教材中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内容相近,却又有着重要区别。以往教材中这项实验,重在知识的验证和实验的操作,因此在“实验原理”中将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特性,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什么条件下失水讲的清清楚楚。本节的这项探究,则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对水分进出细胞有没有影响等问题的答案。由于这是必修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学生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因此对这一节的教学每位教师都想尽办法试图要学生初步学会探究,为以后的探究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了解实验探究背景,论证探究可行性

“研究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大时,水就会从液泡中渗出到细胞外引起细胞失水;相反,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小時,水就能从外界溶液进入液泡中,引起细胞吸水。教材在讲述这一原理时,如果按以下实验进行的:用两只烧杯,一杯装入清水,一杯装入浓盐水,各放入质量相等的白菜叶柄切块。大约20min后,取出叶柄,分别称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发现,放在清水中的一份质量增加,放在盐水中的一份质量减少。从而得出结论:植物吸水和外界溶液浓度有关,外界溶液浓度大时,植物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时,植物吸水。这个实验是属于典型的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从以上实验可得出叶柄质量的增减是与清水中是否含盐有关,有盐的叶柄质量肯定减少,无盐的叶柄质量肯定增加。不能将"质量的增减"与"浓度"联系起来,这点恰恰暴露出教材的不足,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本把这一节课作为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来上,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笔者通过实践检验,下列方法比较可行:

3.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充满信心,有助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相信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保持好奇心,饶有兴趣地去探索,学生会快乐地学习,你的教学过程也会更有乐趣。我尝试让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可操作性强的知识点,哪怕是非常简单的。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如有一课外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了“植物的营养繁殖”这一内容,对实验过程中植物的选材(菊、月季、玉树、牡丹等)、茎叶的剪取方法、水分的控制、温度的调节、实验时间、观察周期等写得科学严谨,详尽有致。还设计了一份实验观察记录单。学生告诉我,整个实验计划书,是几位同学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书本的理论共同讨论,反复实践的才逐步完善的。还说,越是失败了,越想重新再来,我们相信自己总会成功。看来挫折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团结协作,勇于开拓,乐于思考的创新人格。

还有的学生自主地对同一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如有一位学生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设计了四套实验方法,最后殊途同归。这种发散性活动,呈点放射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空间,打开了智慧之门,养成大胆追求,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的信任,让学生更有自信,在探究性的活动中,愉快地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得以表达,激励学生追求探究、推崇探究、乐于探究。

又如在学习了细胞的吸水和放水后,有学生问为什么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它们的味道是淡的,而且它们不会发生因为海水浓度比细胞浓度大而细胞放水;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不会发生细胞吸水。学生的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创造性,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跳出有限的知识范围 ,这说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我没有把问题解决在当时,而是鼓励说,你能提这样的问题,老师更相信你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从学生微笑的神情中,我知道他有了自信。果然,第二节课,学生对我说,是否海洋生物体内有一中特殊的泌盐结构,我不禁对他大加夸奖,你真了不起。然后详细讲解海洋鱼类、海边鸟类体内排泄系统的特殊性。

构成学生学习的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未知是学习的动力。这好比看悬念电影,片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扣人心悬的问号牵动着观众的心,是悬念使观众边看、边想、边讨论,甚至争论。同样,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变终结性教育为持续发展教育,变学生的维持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把悬念、把思考留给学生,相信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师的适度期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被动思考为愉快而主动的思考,充满探究热情,更添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探究意识、潜能的表达,探究能力也是素质的基础、内涵。它如同深埋在地下的矿藏一样,只有被挖掘到地面,才会闪闪发光。而这个挖掘者,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开矿者,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开矿。也只有自己主动开矿,才能充满激情,才能满载而归。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探究能力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误区
活动课中让学生参与的探究教学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