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

2018-09-20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糖化脑血管

王 勇

(天津市泰达医院 检验科,天津300457)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神经功能损害[1]。在1996年的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上,专门制定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该指标可以有效反映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高,对各组织、脏器的损害较持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参与了脑血管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形成[2]。本文重点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男40例,女32例;年龄52-82岁,平均(65.82±5.16)岁。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5为对照组,男性42例,女30例;年龄53-81岁,平均(65.97±5.22)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急性期脑梗死组均符合1996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诊断标准;(2)在脑梗死发病后24 h内来院治疗;(3)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排除标准:(1)发病后24 h后才来院就诊,或抢救不及时,已经出现大面积脑组织坏死者;(2)合并心、肝、肾、肺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或严重的内分泌、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结缔组织疾病者;(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他脑血管疾病者;(4)腔隙性脑梗死者;(5)恶性肿瘤进展期或恶病质者。

1.3 方法

研究对象均于清晨起床后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3 cm)取血清,采用日本arkray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检测方法:亲和层析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方法:循环酶法。所有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有限公司。

采用NIHSS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4]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包括意识、感觉、忽略、视野、凝视、面瘫、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语言、构音障碍等11个条目。要求患者在30分钟内,根据自身真实情况,配合测评人员的检查,进行填写,11项的总分就是该患者的NIHSS评分。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根据NIHSS评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0-15分)37例,中度组(NIHSS评分16-30分)22例,重度组(31-45分)13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HbAlc、Hcy与NIHSS比较

急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HbAlc与Hcy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HbAlc、Hcy与NIHSS评分

2.2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急性脑梗死组HbAlc、Hcy比较

重度组血清HbAlc、Hcy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血清HbAlc、Hcy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P<0.01)。见表2。

表2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急性脑梗死患者HbAlc、Hcy含量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HbA1c、Hcy与NIHSS评分正相关性(r=0.578,0.476,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又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血流循环障碍而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意识、感觉、运动等方面的神经功能缺损[5]。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脑缺血发生在24 h以内,得到了脑血管再通治疗,患者会逐渐进入恢复期,此时的神经功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恢复[6]。

糖化血红蛋白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反映了机体持续的高血糖状态。长期的高血糖可以导致血管壁僵硬、血管硬化、血流动力学加快,各脏器系统功能减弱等诸多问题[7]。因此,高血糖也间接的参与了脑血管疾病病程的进展。马燕等[8]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与各时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形成的复合物,结构相对稳定,且不受检测时饮食、运动、是否使用胰岛素的影响,常被用来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9]。高浓度HbA1c能够降低氧气与血红蛋白解离度,导致血管病变,增加血液红细胞黏度,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与微血管循环障碍,进而加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0]。王黎明等[11]研究认为,血清HbA1c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原因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NIHSS评分明显相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脑梗死风险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Hcy的巯基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反应性,直接介导氧化应激[12]。Hcy的水平越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越明显,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越旺盛,血管壁弹力层及胶原纤维破坏程度越重。Hcy还可激活蛋白C,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粘附,促进血栓形成和炎症进展[13]。不仅如此,Hcy还影响到机体脂肪、糖、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形成[14]。本文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增加,含量也明显升高,与国内外学者文献报道基本相似[15,16]。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高。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数量较少,且观察指标较为单一,更准确的结论还有待于扩大样本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糖化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