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蕴

2018-09-17李文君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摘 要】 文章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政治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产物,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以及全人类的和平安定意义重大。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意蕴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五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建互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可以说,随着近年来中国的日益崛起,逐渐成为引领全球变革的关键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凝聚起了广泛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现实背景。

首先,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愈加猖狂、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劣,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习近平曾切中时弊地指出:“世界人民需要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一改西方零和博弈、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旧思路,主张利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中国传统智慧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考。

其次,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西方政府对中国进行误读甚至污蔑,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这样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明确表态“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史以来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面对新的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以此来充分阐明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对他国的合理关切,中国没有国强必霸的历史和基因。

最后,当今世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日趋严峻,国际话语权依然被西方人握在手中。如何打破这一被动局面,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曾指出——“文化帝国主义的东西是最巧妙的,并且如果它能单独取得成功,也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1]由此可见,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中国首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同时也存在晦涩难懂的局限性。中国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和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使其通俗化、国际化、时代化,这是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敲门砖。早在西汉时期,《礼记》中就勾画了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这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早的理论雏形。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充分吸收、不断改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饱含中国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最强音。

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宇宙观

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治理难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失去良好的生存环境作保障,谈一切问题也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层重要内涵就是要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打造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世界。历史证明,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昔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如今雾霾问题、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成为全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携手治理的重大难题。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不同,因而应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也有所差异,在生态治理的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全球生态问题治理困难。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精神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宇宙观给我们解决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天人合一”是中国历来追求的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就是强调人类和自然界二者并非对立互斥的,二者是和谐共生、不可分割的。自然界没有人类进行开发和改造将黯然失色,而人类没有自然界作保障则将失去生存基础。因此,人类不能一心妄想征服自然,而是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否则,下场无异于自掘坟墓。《荀子·天伦》中曾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中庸》中也提到,“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梁惠王上》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些古代智慧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指出了人們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政治上的理想状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权责共担,携手应对生态治理难题。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并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解决生态治理问题上的创新思维和积极作为。

三、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政治观

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自上台执政以来,多次引用历史典籍中的名言来强调以民为本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等等。“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民为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民”不仅仅是指中国人民,而是指全世界各国人民。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限制,坚持发展成果由世界人民共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不同肤色、种族、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世界人民。习近平站在全人类的立场和高度上,将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实现“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2016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指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公共繁荣。”“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面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为世界搭建起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发展新平台,使参与其中的各国人民都能切实得到实惠,真正做到了发展成果由人类共同分享。

“天下为公”一语最早出现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提倡人们舍弃利己主义,献身国家事业。《吕氏春秋·贵公》也曾提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这都揭示了“公”是治国之本,为政治国首先要有公天下的政治情怀,在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我们国家内部,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秉持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把包括各个国家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视为我们的大家庭。“天下为公”,这个“天下”不是狭隘地指我们国家,而是指整个国际社会。我们要有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献身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随着中国现在日益崛起,我们不能再独善其身了,我们要打破国际社会目前“各扫门前雪”的尴尬局面,视所有国家的发展为己出,建立公正无私、有序统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快各国均衡发展,才能维护好不同国家的利益,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我们首先要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让世界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东风和便车。只有这样才能为世界各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四、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

西周思想家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在学派众多、思想昌盛的古代中国,儒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传统儒家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崇尚调和统一的中庸之道。儒学的“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统一,但是这种统一并不意味着要以完全牺牲个性为代价,“和”的本意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汇融合,比如两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我们对此并没有采取排斥态度,而是加以改造和发展,经过漫长岁月洗礼,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儒教为主、佛道为辅,儒佛道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中国古代的古丝绸之路,也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视文化交流的一个典范。总的来说,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从未中断,主要得益于中华民族具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协调统筹好中华大地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博采众长,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充分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无疑给解决当今世界日益加剧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条全新的中国思路。东西方文化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而西方强调利己主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再者,东方文明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讲究综合、中庸,而西方则是二分法分析事物,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虽然东西方文明对人类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方文明的价值观逐渐走向工具理性,尤其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盛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西方思维方式在处理生态保护、全球治理等方面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历史证明“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者是敌手”的冷战思维带来的只能是无情的对抗和战争。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智慧,为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中华文明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促进中华文化在融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为培育“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不同文化间的宽容与理解,承认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提倡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对话。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才能够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永葆生机、屹立不倒!

【注 释】

[1] 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卢明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 習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4]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 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作者简介】

李文君(1994-)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