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本与今本《三部九候论》比较研究

2018-09-17汤伟

敦煌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比较敦煌

汤伟

内容摘要:学界对敦煌中医药文献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异文研究方面尚显薄弱。本文综合利用语言文字学、校勘学的相关知识对敦煌本与今本《三部九候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异文产生的原因,为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敦煌;《三部九候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G256.1;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3-0107-06

Abstract: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deep, systematic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al documents from Dunhuang and come to many insightful conclusions, but the analysis of variant editions of texts is a relatively weak area of study. With the aid of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ual criticism,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text of Sanbu Jiuhou Lun by comparing the version found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with the current editions available today. This analysis reveals the reasons for the appearance of divergent content in the extant version and provides a considerate commentary on the reorganization and study of Chinese medical documents.

Keywords: Dunhuang; Sanbu Jiuhou Lun; compare

法藏敦煌写卷P.3287首尾均残,先后连续抄录五种医书,均无篇题,根据其内容,学者将第一种命名为《三部九候论》。此写本《三部九候论》首残尾全,共三十一行,其原文见于今传本《素问》《太素》《针灸甲乙经》等书。敦煌写本与今本之文字基本相同,然其中的不同之处亦复不少。我们经对校发现,在写卷这短短的三十一行文字中,重要的异文就有近二十处。今之学界对敦煌中医药文献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异文研究方面尚显薄弱。有鉴于此,我们以敦煌写本P.3287《三部九候论》与今传王冰注本《素问·三部九候论》对读,并参考其他医经,对其中的重要异文加以校考,试着找出产生异文的原因,希望对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1. 〔神〕藏以(已)败,刑(形)藏以(已)竭者,其色〔必夭,夭必死矣〕{1}。

按:此句今本作:“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无“刑藏以竭者”五字。考之上下文,写卷是而今本非。《敦煌医粹》云:“敦煌卷‘神藏以败,形藏以竭,与前文‘神藏五,形藏四相扣较紧,较王本‘五藏以败为优。”[1]其说可从,然言之未详,今为补说如下。由写卷“刑藏以竭者”之文推之,“藏以败”上当补“神”字,“神藏”“形藏”两句乃相对为文。今本上文言五神藏、四形藏合為九藏,“五神藏”即心、肝、脾、肺、肾五藏,“四形藏”指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四藏,共成九藏。故写卷“〔神〕藏以(已)败”云云乃是承上而为言,其意在说明九藏皆与人之生死健康息息相关,而篇中“九候”即所以诊候九藏之气者,此《三部九候论》全篇之旨。全篇上下文皆不单言“五藏”,今本无“刑藏以竭者”五字,弃“四形藏”而独论“五藏”,则与上文不相承接,所指不明,且失掉了全篇以九候诊断九藏疾病的立论基础,故知必是脱误。《三部九候论》原文当作:“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神藏以败,形藏以竭者,其色必夭,夭必死矣。”《敦煌古医籍考释》据今本于“藏以败”前补“五”字[2],恐失文意。

2. 形气相得者平也,参〔伍不调者病〕。

按:句中“平”字今本作“生”。粗读“生”字看似可通,细寻文义则“平”是而“生”非。今本王冰注下句云:“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参伍不调”是“不率其常”,“不率其常”则病,然则“率其常”是“相得”,“相得”则不病,不病谓之“平”。《素问·刺志论》云:“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3]“气实形实,气虚形虚”即所謂“形气相得”,“常”与“平”义同,全句语意与上例略同。《素问·三部九候论》上文亦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亦以“病”“平”对文,可参。写卷“平”与“病”相对为文,言形气相得者为常态,若参伍不调者,则是有病之候。今本作“生”则非其指,病而不死谓之“生”,与下文不相对矣。写卷下句云:“色相得者生,相失者死。”乃以“生”“死”相对,可参。今本所以误作“生”者,盖涉上下文“生”字而误{2}。

3. 写卷“色”字上文残缺,今本云:“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一句与上例相类,其前半句异而后半句同。结合上下文两相比较,以写卷为善。今本此处承“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总言“三部九候”,笼统而略显突兀。今本下文又云:“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可见,“上下左右”即指“三部九候”,而且“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即所谓“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若今本相连三句首言死候,次言病甚,末又言死候,隔句文义相复不贯,首句与二、三句用语不同,句法参差不协。据此推断,今本“三部九候皆”五字盖后人妄改或以臆所补。写卷“色相得者生,相失者死”与其前句“形气相得者平也,参〔伍不调者病〕”句法相类,故二者当为伦伍,如此乃上下顺适。《难经·十三难》云:“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又云:“五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4]据此,医书以脉、色当相应。又以“形气相得者平也”句例之,颇疑上例“色”字前可补一“脉”字,全句作:“脉色相得者生,相失者死。”如此尚可得其完整文意。《医粹》仿上文“形气相得”句,又杂糅今本之文,于“色”字前补“三部九候形”五字[1]5,不足信从。

4. 若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也,其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按:今本作:“若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写卷“病”字下为“也其”二字,今本只一“甚”字,《太素》与《素问》同。结合文意以字形考之,我们认为今本是也。写卷当是本作“病甚也”,“甚也”二字传写误倒作“也甚”(写卷下文“然后知病也脉”亦是“然后知病脉也”之倒),“甚”又俗讹作“其”,加之涉写卷下文“其”字而误,遂属下读。“甚”“其”俗书形近相乱,如《龙龛手镜》“斟”俗字作“”[5],《可洪音义》“尠”或作“”[6]。《汉书·五行志》:“甚明甚着。”今本“甚明”之“甚”误为“其”[7],可资比勘。又参舂者,三人共同舂杵也。三人共舂则其杵之起落不得同时,必错杂而为之,故以比喻脉应不一。《广雅·释诂一》:“参,分也。”王念孙疏证:“参者,间厕之名,故为分也。”[8]是其义。今本下文云:“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然则脉应如参舂正是“二候后”。“参舂”一词亦见于出土西汉帛书,《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揗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9]此亦可见脉如参舂者至少为重症之候,故原文本当作“病甚也”,写卷有误。

5. 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已上耎耎然者,不病也。(原注:耎耎者,来有力。)

按:“耎耎”今本作“蠕蠕”,义同,皆为脉动之貌。“耎”写卷原字形作“”,《太素》卷十四与写卷字形相同。“耎”字部件“大”俗书亦讹作“而”,如“蝡”又作“”[10],“餪”俗作“”[11],“稬”或作“”[12]等,皆是其例。故根据汉字形体演变通例,我们认为写卷之形当楷正作“耎”。“耎”又是“蝡”之借字,今字作“蠕”,《说文·虫部》:“蝡,动也。从虫耎声。”[13]。《广韵·准韵》而允切:“蝡,或作蠕。又而兖切。”[14]今取“而兖”一切,音软。“蠕”字《集韵》又入《虞韵》汝朱切,音儒[15]。据此,“蠕”本“蝡”字或体,音软,《集韵》始有儒音。《考释》将写卷字形径录作“需”,释为“蠕”[2]4,其说义是而文则非。另外,写卷原注以“蠕蠕”为“来有力”,释义亦不确。《太素》杨上善注云:“耎耎,动不盛也。耎,而勉反。”[16]杨注甚是。《荀子·劝学》:“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杨倞注:“蝡,微动也。”[17]12“蝡”训微动,故可言“动不盛”,谓脉气调适平和。若寫卷注文云“来有力”,且与下文“恽恽者,来无力也”相对,则非正文之指(参下条)。

6. 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病也。(原注:恽恽者,来无力也。)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原注:徐徐者,似有似无也。)

按:今本作:“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写卷“其气来徐徐”云云与下文乃一事,而今本将“中手徐徐然者病”分出,与上下并列为三事。写卷此两句接上文“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已上耎耎然者,不病也”而言,讲弹踝脉诊法,其要点有三:一为脉气反应的长度,二为脉气往来快慢,三为指感。“耎耎然”谓脉气和调,故不病。“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言脉气有余,其反应长度必在五寸以上,此不言自明。“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一句接言脉气不足。写卷从“不病也”而“病也”而“死也”,逐步递进,环环相扣,密合无间。如今本截出“中手徐徐然者病”一句而横亘其中,使得前后文义不连贯。以之与“中手浑浑然者病”相对为文,其失显然:“徐徐”与“中手”义不相属,“徐徐”谓脉气运行缓慢,不得言“中手”;“浑浑”是说指感脉形浑大,故云“中手”。“浑浑”与“徐徐”本不相对。今本传抄有讹误,当从写卷为正。又按写卷原注云:“恽恽者,来无力也。”今本王冰注云:“浑浑,乱也。”张灿玾、徐国仟以为写卷原注及王注皆不确,“浑浑”言脉大[18]。其说可从。俗书忄、氵二旁形近相乱,如《可洪音义》“浮”或作“”[6]444,《集韵》“惉”俗作“”[15]84,是其比。故写卷中之“恽”即“浑”字俗写。“浑浑”读为“混混”。《说文·水部》:“混,丰流也。”[13]229《广雅·释训》:“浑浑,大也。”王念孙疏证:“混与浑同。”[8]179“浑浑”乃丰满盛大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革〕,至如涌泉。”[3]155又《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3]330-331“浑浑”与“涌泉”“熇熇”“漉漉”并言,皆是盛大之义。写卷上言“其气来疾”,“疾”与“大”义正相因。“大”则有力,不得言“来无力”。故写卷原注、今本王冰注皆误。写卷解“徐徐”为“似有似无”,意义不明。今本王冰注:“徐徐,缓也。”“徐”训“缓”乃古书常训,“气来徐徐”谓气行缓慢,王注是也。

7. 其肌宍(肉)身充,气不去来者亦死。

按:今本作:“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王冰注:“谷气外衰则肉如脱尽,天真内竭,故身不能行。真谷并衰,故死之至矣。去犹行去也。”与写卷相比,今本可谓相形见绌:写卷语句通顺、语义完整,而今本则文不成意,读后令人不知所云。肌肉者,身之充也,故云“肌肉身充”,形盛不衰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在体为肉。”王冰注云:“覆裹筋骨,充其形也。”[3]63又《六节藏象论》:“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3]107《五常政大论》:“物秀而实,肤肉内充。”[3]636其意皆与写卷之文相类。写卷全句大意为:若身体肌肉充盈,但诊其脉中无气往来者,也是死候。写卷下文云:“若形宍(肉)以(已)脱,九候虽调者亦死。”与此句语意正相对,亦可证此句之不误。今本“肌”字因形近误为“脱”,又脱去“充、气、来”三字,遂致文意不可通。王冰据误本作注,牵强附会,可谓重悂貤缪。

8. 一候后者则病矣,二候后者则病甚,三候后者则厄矣。

按:“厄”写卷原作“”。从字形看确是“厄”字俗写。“厄矣”二字今本作“病危”。张灿玾等疑写卷“厄”为“危”字之误[18]。今谓写卷此处“厄”字于义不协,根据中古汉字书写习惯,“厄”即“危”字俗讹,不必疑。“危”字俗书与“厄”字形近,如敦煌写卷S.6825《老子道经》“危”作“”[19],《可洪音义》或作“”[12]720,《龙龛手镜》“觤”俗字作“”[5]512等,可以比勘。根据辞例,其疾病程度应该逐步加深,由病而病甚而病危,危者,近死之义,如此则文义顺适。P.3477《玄感脉经》:“九候相应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危,所谓后者,应不俱。”此即用《三部九候论》之文,而正作“危”字。《医粹》径录作“危”[1]9,《考释》录作“厄”[2]4而皆无说,故补说如上。

9. 察其病藏而知死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也脉。

按:今本作:“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张灿玾、徐国仟云:“本篇文不言腑,详上下文言九脏、众脏、真脏等义,此或作‘病藏为是。”[18]又《医粹》云:“按此篇将‘脏与‘腑均称为‘藏,当以敦煌卷为是。”[1]10二说并是。此篇文中多言“藏”而未涉及“府”,此处独见“府”则与上下文例不合。此其一。“病”“府”二字草写形体相近,如“病”字作“”“”等形,“府”字作“”“”“”[20]等形。故“病”字易形近而误作“府”。此其二。《太素》卷十四首篇正作“察其病藏”[16]417。此其三。由此可知,《三部九候论》原文当本作“病藏”。又今本“死生之期”不若写卷作“死期”意义明确,写卷“病”“死”文义相承。《三部九候论》自“冬阴夏阳奈何?”至“日乘四季死”,即所谓“死期”,前后呼应,别无“生之期”的论述。故此句仍以写卷为善。写卷句末“也脉”二字当是“脉也”之误倒,《考释》以“也”字为衍文[2]4,不确。《医粹》于“然后知病也”后加句号,而“脉”字属下读[1]9,亦非是。

10. 真藏脉见者亦死。

按:今本作:“真藏脉见者胜死。”王冰注云:“胜死者谓胜克于己之时则死也。”“胜”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又云:“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3]198、199真藏脉见,如不立死,则至其所不胜之时死,然亦不得云“胜死”,王注强解,不成文理。真藏脉见为死候之一,故写卷“亦”字乃承上文而言。今本作“胜死”者,盖传抄有误。又此句《针灸甲乙经》作:“真藏脉见者,邪胜,死也。”[18]603“邪胜”当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邪气胜”“病胜藏”,虽无写卷作“亦”与上下文联系紧密,但意亦可通,可姑且两存之。

11. 脉皆盛躁耎数者为阳也,主夏,日中死。

按:写卷“耎”字今本作“喘”。写卷“耎”字与“盛、躁、数”不类,当从今本作“喘”。《素問·五藏生成》:“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王冰注:“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藏居高,病则脉为喘状,故心肺二藏而独言之尔。”[3]115《太素·色脉诊》杨上善注:“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以为平好。今动如人喘,又坚,故有积气在胸中,满闷妨食,名曰心痹。”[16]479又《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王冰注:“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状也。”[3]434“喘”谓脉来急且来盛去衰,如人之喘貌,即以人之喘比喻脉象,作“耎”则非其指。《广韵》“喘”字昌母狝韵,“耎”字日母狝韵[21],二者韵相同,声亦同类,皆是舌音,故音相近。“耑”与“耎”俗书相乱,如《可洪音义》“湍”或作“”“”,“揣(抟)”或作“”[12]712。其右旁一般为“耎”字俗写,此三例则用为“耑”旁。因此,写卷“喘”作“耎”者,盖俗音、形皆相近,又涉上文“耎”字而误(参第五条)。《考释》将“耎”字径改作“软”而疑有误[2]5,其谓“有误”则是,而以“耎”为“软”则非。《医粹》同误。

12. 上七候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

按:“七候”文意不明,今本作“七诊”,今本是也。写卷本亦当作“七诊”,传抄“诊”字涉上下文“候”字而误。今本《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王冰注:“相失之候诊凡有七者,此之谓也。”是“七诊”正谓此七“独”者。写卷上文亦有此部分内容,唯残缺数字而已。又写卷下文云:“所以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间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前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则死。”两言“七诊”,正与此同,是其明证。若作“七候”则前无所指,后无所承。《考释》径作“七候”而无校[2]6。《医粹》云:“敦煌卷‘七候,王本误作‘七诊。”[1]12是以不误为误。

13. 所以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閒{1}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七也,故言不死。

按:今本作:“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文中与“故”配合用来解释“不死”的原因。若无“以”字则语意不明。今本脱“以”字,可据写卷补足。写卷“经閒”,影印本《太素》亦作“经閒”{2}(“閒”“间”为异体字,“间”形后起),杨上善解“经间”为“经脉间”[16]419,此当是正解。今本《三部九候论》上文言上部两额、两颊、耳前之动脉,王冰注分别以足少阳、足阳明、手少阳脉当之,其中部、下部则经文明言手太阴、足厥阴云云,是九候即以经脉之气诊候九藏之病。据上文,“七诊”谓“九候”中之“七诊”,则非“七诊之病”即非经之病。上例中“经閒之病”正与经之病相对而言,“经閒之病”犹言经不病,经不病则藏不病,故云不死。再者,就字形而言,“閒”字草书作“”“”[20]1511等形,今本“閒”作“月”者,“月”正“閒”草书之坏字{3}。今本王冰注“经月”为“月经”,其义费解,盖后人抄刻有误。又写卷“非七也”之“七”是涉上文“七诊”而误衍,当据今本删正。

14. 死者必发哕唉也。

按:“唉”字今本作“噫”。《说文·口部》:“噫,饱食息也。”[13]31《广韵》上声《骇韵》于骇切:“唉,饱声。”[14]78又去声《怪韵》:“噫,噫气。乌界切。”[14]111“饱食息”即“噫气”,亦即“饱声”。《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哕噫。”[22]此与医经之“哕噫”发生原因虽不同,论其事则无二。故此处“噫”与“唉”音义并同,仅声调有上、去之别。“噫”声旁变易作“唉”,今字作“嗳”。《玉篇·口部》:“嗳,乌盖切。嗳气也。”[23]《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以“唉”为“噫”之讹字[24],二字形不相近,无由讹误,其说非是。

15. 必须审谛,问其所始,若所始之病与今所痛异者,乃定吉凶。

按:今本作:“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可以看出,今本所述较写卷为简略,然其意大同。唯写卷“痛”字,今本为“病”字,当辨其是非。我们认为写卷“痛”当作“病”,形近而误。写卷“始之病”与“今所病”相对为文,全句意谓当先对比病“始”与“今”之异同变化,而后再定吉凶。“痛”仅为“病”之一端,“病”又非必有痛症,若作“痛”则非其义指,且与上文不相对矣。“病”与“痛”形近而易相混。《汉书·贾谊传》:“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王先谦补注曰:“‘一方痛当为‘一方病,‘痛与‘病字形相似而讹也。”[25]此为“病”讹作“痛”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体病”乃“体痛”之误[7]148。此是“痛”误作“病”例。以上可以比参。

16. 循其脉,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循之,其脉疾者不病也。

按:今本作:“(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写卷与今本文字上大同小异,然而,要正确理解以上文字,首先必须标点准确。写卷“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作一句读,今本于“浮沉”下增一“以”字,致“以上下逆从循之”不得不连为一句。如今本读则文不成意。浮沉、上下、逆顺(从)皆谓经脉状态,理当平列。今本衍一“以”字,则文句为之割裂了。且“循之”属上读,亦非其意。今本当从写卷删“以”字,“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下作一句读,“循之”作一句读。“循其脉,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一句为总说,“循之,其脉疾者不病也”以下云云乃分说。如此乃文从字顺,文意明朗。《考释》将写卷本句标点作:“循其脉,视其经浮沉上下逆顺循之。”[2]6此盖受今本误导而失其句读,不可从。《医粹》同误。

敦煌本《三部九候论》残卷从残缺处看还存在着疑点。此残卷前七行后半亦残去,与今本对校后可补出部分内容。如根据写卷残文及今本,第二行末尾可补出“必夭,夭必死矣。帝曰:‘决死生奈何?歧伯”等十五字,方可与上下文相衔接。然而,今本在“帝曰”前尚有黄帝与岐伯问答一节,共五十字。察写卷第二行残缺部分,补出十五字尚可,绝没有剩余空间再容纳五十字。可见,写卷本处当无此一节。写卷第六行末也是如此。与此相反,第四行、第七行据今本补出部分文字后,其空间似尚有余。据此以及第三条异文推断,写卷残缺处在内容和编排上与今本《素问》《太素》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众所周知,杨上善注《太素》比王冰注《素问》早,上述第五、第十、第十四条显示,写卷与今本《素问》的异文时或与较早的《太素》相契合。这些都表明,敦煌写本《三部九候论》与《素问》《太素》或属不同传本系统,三者在文字上或同或异,互有交叉,应是同源异流的关系。

以上我们对敦煌写本P.3287与今本《三部九候论》里的重要异文进行了考校,附带对其中的几条注文也作了辨析。其正文虽然文字上存在讹、倒、衍等问题,但总体上说瑕不掩瑜。由于此卷抄写于唐代,早于今之刻本《黄帝内经》,所以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黄帝内经》的早期面貌,为我们还原《内经》经文的本意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在一些重要条文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敦煌写本P.3287《三部九候论》无论对传世中医文献的整理还是中医理论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学者应当充分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赵健雄,徐鸿达,张士卿,编.敦煌医粹——敦煌遗书医药文选校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8.

[2]马继兴,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

[3]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6.

[4]凌耀星,主编.难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20.

[5]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333.

[6]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741.

[7]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245.

[8]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21.

[9]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7.

[10]顾蔼吉.隶辨[M].北京:中华书局,1986:98.

[11]顾野王.玉篇(殘卷)[M]//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363.

[12]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612.

[1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81.

[14]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79.

[15]丁度,等,编.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2015:24.

[16]李克光,郑孝昌,主编.黄帝内经太素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6.

[17]王先谦.荀子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8:604.

[18]张灿玾,徐国仟,主编.针灸甲乙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05.

[19]黄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20.

[20]草书大字典[M].北京:中国书店,1983:885-886,240-241.

[2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48-349.

[22]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462.

[23]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27.

[24]马继兴.敦煌医药文献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6.

[25]王先谦.汉书补注:第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667.

猜你喜欢

比较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之行
亮丽的敦煌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