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17赵张彬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基础体育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此为基础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更是如此,着重通过教学改革转变以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体育教师不断改革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的策略,目的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其体育素养不断提升。

一、 体育有效教学具体的内涵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转换教学的观念的前提下,通过科学教学理念引导,利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当中,实现能力和素养的进步与提升的教学。指的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充分得到提升,保证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小学阶段体育的有效教学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对学习怀有较高的热情,能够认真地练习教师教授的内容,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可以掌握具体的体育方法和技能,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进展,保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关注一定教学阶段内学习成果和教学内容之间具有的影响,注重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这样能够使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二、 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观念

体育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在符合时代要求和特征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促进小学生朝着现代化人才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根据其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计划,以发展的、长期的眼光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教师要着手调动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与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热情,逐渐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保证体育教学有效性。

(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学在非常严肃的氛围中进行,导致课堂学习缺少活力,学生对教师有害怕和恐惧心理,不能和教师有效地进行互动,学习的积极性沒有得到调动,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所在,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这样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师生在对等的关系下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保证体育教学有效进行。

(三)运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要依据班级当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为目的,促进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

1.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方法。以长跑训练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为避免单一训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改变以往的训练模式,通过追逐跑、接力赛和对抗赛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长跑能力。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训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当中锻炼体育技能。

2.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体育水平、身体素质、个性特征与学习能力上的差别,采取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学;针对体育基础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让学生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对于比较安静、内敛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和发现体育知识。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一,教师要利用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恰当、及时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通过评价,指出学生在体育训练当中的不智之处,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其体育潜能。当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色时,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表扬,当学生训练遇到瓶颈,一直不在状态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点拨和讲解,通过调整学生的训练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进步与提升,让学生重新拥有自信,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和程度,不要一味地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这样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训练。除表扬和鼓励之外,教师还要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通过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不断改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 结语

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活动中,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积极性,通过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体育活动中,积极地获取知识、提升身体素质。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龙翔.用无限的热情进行有效的教学——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2).

[2]张燕.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11).

[3]蒋红魏.关于改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6(36).

作者简介:赵张彬,小学二级,浙江省诸暨市,诸暨市店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