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毒生肌凝胶对大鼠溃疡创面治疗的机制研究*

2018-09-15王瑞淑左庆选李新丽彭金霞

陕西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肌纤维细胞新生

王瑞淑,左庆选,李新丽,彭金霞

1.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创面治疗中心(濮阳457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十堰442000)

主题词 溃疡 @托毒生肌凝胶 动物实验 大鼠

皮肤溃疡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体表皮肤溃烂或缺损,从而形成难愈的创面[1]。这种创面往往久治不愈,并在身体各处均能发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其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但这些药物疗程较长,且费用昂贵,效果也不理想。随着中医药的发展,用中药治疗皮肤溃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郑琪[2]用四效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10年治疗经验显示临床效果显著。李友山[3]的研究显示,中药辨证治疗明显降低瘢痕形成率,并促进创面的愈合,中药治疗慢性溃疡的疗效是确切的,但对其机制研究较少。由此本研究用托毒生肌凝胶用于大鼠溃疡创面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材 料

1.1 动 物:SD大鼠(雄性,清洁级),体重225~250 g,共56只(购自上海斯莱克公司),饲养室温(22±3)℃、湿度(47±4)%,光照12 h明暗交替,自由饮水。使用许可证号为:SCXK(沪)2014-0002,动物合格证:SYXK(沪)2014-0005。

1.2 试 药:托毒生肌方组成:白芷、丹参、黄芪、紫草、血竭、大黄、珍珠粉、炉甘石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批号20151220,规格:21000IU·(5g)-1/支)]卡波姆(批号20160122),95%乙醇(批号20151122);甘油(批号20160220)。总RNA提取试剂盒(批号R6852-01);反转录试剂盒(批号RR415A),实时荧光定量试剂盒(批号RR041Q,Takar公司)。

1.3 仪 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ABI7500)、普通PCR分析仪(ABI9700),均由美国ABI公司提供;德国Eppendorf公司提供的核酸蛋白测定仪;美国普通PCR分析仪(ABI9700)。

1.4 药物制备:配方根据李友山[3]的处方,将黄芪、炉甘石、白芷各30.05 g,没药、丹参各15.05 g,血竭10.08 g,大黄15.13 g,珍珠粉30.10 g,紫草30.15 g均放到烧瓶中,倒入95%乙醇1500 ml,提取1 h;然后进行第2次95%乙醇(1000 ml)提取,时间1 h。把2次提取液充分混合,在静置过滤后浓缩到175 ml,随后取出12.5 ml继续浓缩至7 ml,并和溶胀好的卡波姆充分混合,制成提毒生肌凝胶(为使pH值达6~8,加三乙醇胺适量)。配置空白基质:取甘油0.5 g与卡波姆0.375 g,加水11.5 ml溶成空白凝胶基质,均在4 ℃下保存待用。

2 方 法

2.1 造模及分组:56只SD大鼠,在靠近头部的背部皮肤剪毛,脱毛(涂8%硫化钠,脱毛面积约3.5 cm×3.5 cm),腹腔内麻醉[7%水合氯醛,剂量21(g/kg)],仰卧位在木板上固定消毒后,用直径2 cm图章做标记(在背部正中),将全层皮肤、皮下的结蹄组织均剪掉,深达筋膜,制造全层皮肤开放性缺损创面,随机抽取42只用冰醋酸(50%)涂于创面,1次/d,连用7 d,制造大鼠溃疡创面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4):模型对照组、贝复新组及托毒生肌组。剩余14只为对照组,各组大鼠从手术前1 d起,给予青霉素(4000U/只)后肢肌肉注射,连用4 d,分笼饲养,常规喂养。

2.2 用 药: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溃疡面涂抹适量空白凝胶;贝复新组大鼠溃疡面涂抹贝复新凝胶(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适量。托毒生肌组大鼠溃疡面涂抹托毒生肌凝胶适量,3组均1次/d,连用15 d。每组溃疡面用药后,上面覆盖医用纱布,胶带(医用)包扎。

2.3 观察指标及标本采集:创面恢复情况:A观察创面渗出水肿情况、有无分泌物、是否干燥与红肿等。B在造模后第3天、7天、15天时用标尺标记,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创面情况,以创面表现完全上皮化为愈合标准,观察不同时间点创面的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创面的原始面积-创面未愈合面积)/创面的原始面积×100%。C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从造模至创面完全上皮化所用的时间。组织学检查:三组造模后治疗7 d、15 d时分别取创面中心的肉芽组织(各取7只)由病理医师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光镜对标本进行观察(随机5个视野),用图像分析系统(Mias)3.0对图像进行分析,光镜下避开毛细血管观察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5个视野,取平均数),同样方法每个标本观察3个视野,计算新生毛细血管数,取平均值。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取造模后用药7 d、15 d各组大鼠的创面组织100 mg进行裂解(加Trizol1mL),RT-PCR法对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表达进行检测。使用内参均为β-actin。Ang-1上游引物为:5′GTGGAGAAGTCTATGTCCCT3′,下游引物为:5′GAGTGTTCAGCTTCTCCT3′;VEGF上游引物为:5′GTGGAGAGTGCTAGGTCCCT3′,下游引物为:5′CACTGAACTTCTGCTCTTTC3′;HIF-1α上游引物为:5′AGCTGTATTACTGTGCCTTTG3′,下游引物为:5′TATGGTTCTCGTGCCTTTGAT3′。

结 果

1 创面恢复情况 对照组炎性分泌物少,有新生上皮由外向中心生长,在15 d后大多创面已趋向愈合。模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创面炎性分泌物较多,创面干燥结痂后,将痂取下,能够发现创面下有小空洞,有些皮肤发灰发白,新生上皮生长少量,愈合缓慢;贝复新组表现创面暗红色,干燥结痂,创面周围被新生上皮包围并向中心生长;托毒生肌组创面洁净湿润,创面基底部及周围均能见到鲜红肉芽组织,炎性分泌物较少,稀薄,呈淡黄色,有新生上皮(淡红色)从创面周围向中心生长。15 d后多数大鼠趋向愈合,有毛发覆盖。

2 各组创面组织形态 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大量,有胞浆,核仁有着色,炎性细胞少;模型对照组表现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较少,但淋巴及中性粒细胞较多。贝复新组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较多,不及托毒生肌组,有炎性细胞少数;托毒生肌组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大量,有很多胞浆,核仁有着色,炎性细胞少(图1)。

图1 各组大鼠用药7d时创面组织形态变化(HE×400)

3 各组创面不同时间点愈合率分析 模型对照组、贝复新组各时间点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4.670、15.370、133.350,P=0.015、0.000、0.000);托毒生肌组各时间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t=2.965、5.503、15.441,P=0.006、0.000、0.000),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各组创面不同时间点愈合率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4 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分析 贝复新组、模型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F=19.000,P=0.000);托毒生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及贝复新组(t=5.501、3.230,P=0.000、0.003)。见表2。

5 各组各时间点创面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对比 模型对照组各时间点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0、5.406、5.671、4.601,P<0.01);托毒生肌组第7天、第15天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目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0、4.939、5.397、4.540,P<0.01)。见表3。

表2 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分析(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组比较情况,▲P<0.05

表3 各组创面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个)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6 各组各时间点创面Ang-1、VEGF、HIF-1α 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贝复新组各时间点大鼠创面组织中Ang-1、VEGF、HIF-1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0、4.160、4.560、3.610、6.620、3.850,P=0.002、0.033、0.025、0.048、0.007、0.04);托毒生肌组各时间点Ang-1、VEGF、HIF-1α 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6.203、4.215、3.626、3.773、4.819、4.922,P=0.000、0.000、0.001、0.001、0.000、0.000)。见表4。

表4 各组各时间点创面Ang-1、VEGF、HIF-1α mRNA表达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皮肤创面溃疡在中医学中属于“溃疡”范畴,近些年的研究表明[4],中医药在治疗皮肤溃疡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赵光明等[5]在研究中发现,回阳生肌膏对大鼠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使用的托毒生肌方,没药中含有大量挥发油成分,能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发挥开窍、理气、调性功效,激发人体自身再生及调理功能,从而起到生肌、散瘀等功效。药理学研究显示[6],没药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及收敛作用;炉甘石有收敛、祛湿、止痒等功能;血竭来自麒麟竭果实,由果实渗出的树脂经过加工而成,对生肌、散瘀与止痛作用显著,在临床上多用于疮疡不敛等。丹参可活血化瘀,与其他多药同用,发挥托毒生肌,收敛抗炎、活血祛瘀等功能[7]。除此之外,凝胶制剂更利于涂抹与吸收,发挥更好的生物相容作用。

本研究显示,托毒生肌组有较高的创面愈合率及较短的创面愈合时间,提示托毒生肌凝胶治疗溃疡创面的效果较好,此结果与徐杰男[8]的研究一致。Ang1主要经旁分泌的途径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其能够刺激血管,使血管渗透率明显增加,也可以使内皮细胞增加TGF-β的释放,并作用于FGF-4,使VEGF表达明显升高,从而使血管生成增加。VEGF为调控血管的新生的因子,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发挥促进微血管新生的作用,另外,其能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速创面的愈合。程静[9]研究中指出,创面中VEGF如果持续保持分泌状态,对创面的愈合意义重大。洪立珠等[10]在研究中显示,其能够使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环,并将创面代谢的毒物及产物带走。HIF-1α 属于一种多样性血管生成因子,研究证实,其能够使VEGF、Ang及PLGF等多种血管形成因子成为靶基因,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使血管新生数目增加。由此可知,Ang1/VEGF/HIF-1α 信号转导通路在血管新生、创面愈合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托毒生肌组用药7 d后,Ang-1、VEGF、HIF-1α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用药14 d后,这3种基因表达又明显降低,提示托毒生肌方用于溃疡创面效果优于贝复新,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与创面愈合分期也一致,其可能为托毒生肌凝胶治疗大鼠溃疡创面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托毒生肌方用于溃疡创面模型大鼠的治疗,使创面愈合明显加快,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ng1/VEGF/HIF-1α 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生肌纤维细胞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生娃萌萌哒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