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课程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8-09-14叶翠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培养

叶翠

摘要:全面培养大学艺术课程教育的视觉、听觉、动作协调能力、并将这些因素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上来理解。艺术课程中涉及到的联想、推理、分 析、综合等活动中,赋予重要的价值取向。通过艺术课程教育的合力,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动作、语言、表达、认识、人格、自我和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艺术课程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和谐人格意识

一、在艺术课程教育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历来重视兴趣在各项活动中的作用,正像爱因斯坦讲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1]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激发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生的天性决定着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参加自已喜爱的各种兴趣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表 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做事能力及办事信心,融洽师生感情。由活動本身 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的“乐趣”,最后引导到某一事物的“志趣”。

(一)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艺术欣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别能力,增加其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不同艺术形式,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的千姿百态。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等综合艺术的表现力,易于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便于让学生的视、听同步进入艺术世界。

艺术感受是客观实物通过感知进入人的大脑与情感融合的产物,是形象与意念的融合,其结果是形象因为意念而改变、而新生,它与客观实物的性状大异其 趣。因此,对客观实物的感受不能仅仅留驻在“象”之上,还应该深入到“意”里,为了让学生感受实物,我们应该注意营造气氛,让学生用情感去感受。例如欣赏《秀丽的江南——意象水彩画》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描绘江南的图片、音乐等等),向学生展示江南美景的摄影和绘画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江南之美,进一步通过想象引发“莺歌燕舞的意象”、“碧水红花的意象”,唤起学生对江南的感情体验。再变化角度让学生着眼于局部的景致美,如亭台楼阁的婉约美,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美,把握江南总体呈现的秀 丽美,江南春天的色调,领略景色的丰富性、变化性,让学生细细品味。如因季节、光照等不同而呈现出的千变万化的景色等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江南的自然风光和山水之美。而且,这种体验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通过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二)有选择性地采用学生接受学习的内容,稳定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选择性地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内容,只有让学生“热爱”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比如上音乐课时,教师可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谙熟教材的前提下,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导人一个优美的意境,在这种“美”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作品,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浓厚、创意新颖。导入课题的方法多样,可以讲故事、放影片、挂范图、布置场景等。恰当的情境设计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音乐,那时健康的人格也就在自然中产生。

(三)创设学生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和增加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l)增强信心,鼓励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尝试。如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鼓励 学生大胆创制,什么“拓印”、“渲染”、“泼溅”、“涂腊”等等。

(2)加强合作、讨论,共同分享喜悦。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活动时,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比如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是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强侵略,民族生死到了紧急关头,英雄的中华儿女正在浴血奋战的时刻创作的,在欣赏《保卫黄河》时,可以请学生上来表演一段开场白:“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兵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 猪羊一般任 人宰割?我 们抱定必胜 的决心,保卫黄河!保 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时,学生会触景生情,他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深入体会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内容,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至今读起来 仍然能引起 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 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二、在艺术课程教育中,不断加强纵、横交流,培养学生艺术通感的灵活运用能力

可以运用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通感、通识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建构,不断加强纵横交流,培养学生艺术通感的灵活运用能力。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艺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2]“通感”事实上有两层 含义:一是康德意义上的,即共通感,这是康德美学的一种预设;一是不同艺术家之间在艺术创造上的相互启发、借鉴的融通感。艺术的学习也是一样,学习某种艺术必须对其他艺术有所了解,从而在艺术体验中得到启发。

(一)艺术创作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启发、诱导所勾起的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感受,如我们平常中所感受到的“音乐中有诗情画意”、“诗画中有音乐旋律”等等。苏轼 曾评论王维的作品时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要能感受两者间的相通,通感在其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欣赏一些含蓄作品时,通感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心理学方面有记载:大脑完成记忆是以符号为单位的。它可以分成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等,如果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运动记忆等综 合起来,再有注意地将它运用自如。在熟悉、感受这种艺术通感以后,可以用这种“灵感”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联系。如:训练学生的视谱和背唱能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很容易地将上万个乐谱符号倒背如流,这样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轻松的、惊人的记忆力”的这种感觉,如果将它运用好,那还怕什么课文、定律?

(二)在藝术活动中,借助当前刺激引起的感官感觉、知觉等通过理解、联想想象等作用,调动其他感官的感觉,这一整体性感受对人的品格、素质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三、在艺术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和谐人格意识

意志是学生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对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这就要求教师对学 生进行意志激励,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坚持下去。在采取决定 时坚定不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在艺术活动中积极调动 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人格心理素质。

人的成长是一个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 与学习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促进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就会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会善于独立思考,会有自己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进取精神;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对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充满信心,所以要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起。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性,没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就不可能有个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要求今天的学生必须首先具有创造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和未来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在未来社会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不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财富,多少企业和矿藏,而主要是看它拥有多少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人类最终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配,只有通过创造性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才有可能。教育要重视和谐人格的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再次,要引导学生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善于识别、判断他人通过情绪、情感 反映出来的对自己的要求,期望与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培养与人 友好、合作共事的和谐、宽容和豁达的性情;尊重他人的私有权和精神世界;协调 与他人的关系、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增强人格和谐的感染力和趋动力。引导 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的优美意境中升华;培养对知识、技能的认识与探索的兴 趣、合理、有度地控制情绪,学会控制由挫折引起的矛盾,善于调节现代生活造 成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协调与自我的控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自我适应能力。

总之,在艺术课程教育(过程)中,注意并培养学生的情趣、意志、品质、气质等方面的因素,不仅对学生的技能、技巧的掌握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个性和谐、心灵充实、人格健全、人性完美的全面发展起到独特的陶冶作用,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增添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张焕庭 主编.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373.

[2]罗伯特·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48.

[3]孙鼎国,王杰主编.西方思想 3000年中.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000.

[4]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主编;李德芳分卷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文 学·艺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145.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