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提升途径分析

2018-09-10张爽

高教学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工科青年教师人才培养

张爽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有效提升工程素质,如何不断地完善自我,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首先介紹了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然后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新工科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工程素质。

关键词:新工科;青年教师;工程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0-0143-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hink seriously how the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and how they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ngineering, and the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engineering background.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how the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under the new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young teachers; engineering quality; cultivation of talents

“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加速“新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而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来的。随着全球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工科领域内复合型创新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为积极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确保“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网络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的顺利开展,需要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新工科”优秀人才[1,2]。在此背景下,自2017 年2月起,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新工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工科的大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了众高校不得不回应的话题。

一、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

新工科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它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具体指的是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而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新兴工科专业,同时也包括了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和改造[3]。“新工科”之所以称之为新工科,就在于它以“工科”为本质,以“新”为取向,力争在新理念、新质量、新模式、新内容、新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来应对未来之变化、塑造未来之世界。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设、提升质量;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探索符合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4]。新工科的内涵决定了它的特征。一是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引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新工科建设的目的在于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新经济的发展,为新经济的发展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寻求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以便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占据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二是具有整体性,新工科的建设是一件系统的工程,不是零散的单一的计划,它渗透交融于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之中,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个人协同发力来完成这一项重大战略计划,从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保障、实行方法的研究、实践的开展等都需要一套完整详尽的方案,同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具有持久性,必须因势利导,才能事半功倍。三是具有开放性,经济全球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发展,哪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新工科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着眼于世界格局,办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积极“引进来”,更要主动“走出去”,不仅要跨行业、跨区域还要跨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以发展求合作,以开放促创新。对内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校企、政府、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工程教育资源充分开放的大格局,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对外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注入到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才能力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素质一般指工科院校的教师在科研、工程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具备的工程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各高校纷纷引进了大批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年轻海归才俊等高学历毕业生来充实高校教师队伍,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大学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5]。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理工科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年轻化、学历高,学术水平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的优势,但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知识整合转换能力较差

新工科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性思维,跨界整合的能力,多元的知识结构,但是青年教師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单纯的毕业于教师教育专业或者是具体某类工科专业,他们没有辅修过其他专业的课程,也没有对其他学科的教育理论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更没有参与过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仅局限于本身所学专业领域,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甚少、把握不当,导致了他们的综合素养较低,整体知识框架构建不完整,转换能力较差,不能做到理工科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二)重理论轻研究,缺乏实践经验

就目前来看,本科院校招聘青年教师,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学校注重比较多的是招聘者形式化的专业知识考察、单纯的科研水平高低,对于教师工作的培训,不管是入职培训、岗后提升还是出国深造,学校也是流于形式,注重的是暂时性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补充,甚至青年教师入校后的工作检查乃至职称测评,更多也是依据他们所进行的科研基金项目、论文发表篇数、科研经费多少等,这些导致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存在教育理念偏差,在有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以致他们实践经验匮乏,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规律[5]。

(三)创新能力不足

新工科指明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深化工科教育改革,力求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形成新工科教育范式的基本框架,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养和卓越工程能力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地方院校,由于受财政、政府政策、社会偏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他们只得埋头教书、闭门造车,致使其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学术视野狭隘,科研能力受限,很难与国内名校和国际接轨,在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管理等方面缺少创新精神,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四)教育渠道单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加深,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化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上,大部分青年教师偏好用多媒体演示来教学,甚至于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课堂上他们拿着提前设计好的课件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少采用小组讨论法、课堂问答法、情景模拟法等来教学,导致师生间缺少问答互动,他们在情感上也不能引发共鸣,这样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阻碍了他们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发展。

三、新工科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工程素质

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之路,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发展的希望与保障。在新工科形势下,青年教师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如何提升他们的工程素质,是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对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型具有非凡意义。

(一)加强自身跨学科学习,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由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所掌握的仅仅是某一理工科领域内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教育的教育需求,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再充电”,培养其他学科的兴趣点,整合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为学生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工科复合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二)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

理念是变革的先导,人才的培养要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工科形势下预测未来各种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及时培养引领未来和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需要我国高校提前开设与此相对应的新学科专业,这不仅需要高校青年教师方面的努力,更需要高校的支持[6]。

高校在统筹分析本校的具体情况后,对已经开设并且能够开设的新兴工程学科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做了评估后,还需要做以下三方面的努力,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适应新工科形势下的教育工作。第一,改革教育方式。新工科专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丰富多变的教育内容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通过教育组织形式设计和教育内容的组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这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师不能再单纯的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或者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第二,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交流合作会。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参加研讨沙龙、专家座谈、校际和国际学术交流会的机会,利用优秀名师的带头作用,使青年教师在跟他人合作交往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第三,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使青年教师“走出去,引进来”。为了培养新工科人才,高校青年教师需要经常走出去进行交流,让青年教师进入社会、企业甚至是国外学习进修,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也可以聘请国内外优秀学者、优秀毕业生来本校任职,也可以与国内外名校展开科研技术水平的合作,提高本校的教师质量和国际竞争力[7]。

(三)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计划,必须立足于全局高度,加快战略理念转变,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这是顺应新时代发展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因此,不仅需要高校、教师群体、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响应,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制定来保证其顺利进行,政府作为社会各方力量行动的风向标,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高校普遍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束语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宽领域、广范围的具有复杂性、全局性、中国特色的伟大战略工程目标。

新工科形势下,培育“新工科”各行业发展所需的新型复合式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后备营,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事关我国教育大计,他们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0-11.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3]付晓.“新工科”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97-102.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5]张典兵.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36-39.

[6]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35.

[7]李晓娜,黄灵芝.新工科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7(11):56-57.

猜你喜欢

新工科青年教师人才培养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