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

2018-09-10汤卉

高教学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高等教育

摘 要:阐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意义。总结并分析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成果与演进历程;论述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中形成的五种理论机制;讨论光纤光缆课程群教学实践研究成效;论述实施成效及推广意义。

关键词:光纤光缆课程群;工程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0-0054-0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ber optic cable course group for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in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fiber optic cable course group; It discusses the five theoretical mechanisms form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ber optic cable course group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iber optic cable course group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 the valu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motion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results.

Keywords: fiber optic cable course group; engineering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深化,高等教育工程特色凸显,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光纤光缆特色本科教育与光纤职业岗位体系正在演变成一个大的动态系统,光纤职业岗位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现状是光纤光缆一线劳动者素质偏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光纤光缆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1],而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就业越来越困难,为寻找新的就业突破口,瞄准光纤光缆材料与制造业,建设具有工程特色的光纤光缆课程群是国家、产业、学校、专业、学生共同需要。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这一目标对高校加快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发展转型提出新要求[3],光纤光缆课程群[4]建设正是顺应这一发展需求。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立足“大课程”布局,突破按学科组织课程的传统方式,整合主题相通、内容相近的相关课程,突出内在逻辑统一,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严密、完整转为课程群内部衔接、完善,使课程之间由原来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站在更高起点开展课程建设。通过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可建立特色教学课程平台,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是实现课程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工程技能基础水平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当前光纤产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凸显工程能力培养,形成对学生就业强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現实意义。

一、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成果与演进历程

光纤光缆课程群以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为抓手,打造品牌课程群为基础,培育教学名师为引领,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为核心。

本课程群开课于1998年,经20年7次不断培育、建设,最终建设为由《光纤光学》、《光纤光缆结构设计原理》《光纤光缆材料与制造技术》、《光纤光缆测试技术》、《线缆配方设计》、《光纤通讯技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课程设计、技能训练等六门理论课程,五个实践环节集合而成的专业课程集群,兼具理论性、设计性、工艺性、实践性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特色骨干专业课程群,详见表1。

二、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五种理论机制的形成

综合运用现代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三元观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5-7],创新性提出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五种理论机制。

(一)优秀课程群团队组建机制

创建首席主讲教师机制。名师背后是名课,首席主讲教师主讲的《光纤光缆制造技术与材料技术》2009年获批省级精品课程。

(二)先进课程平台与资源整合机制

光纤特色课程群体系构建以企校联合课程开发、企校共育人才培养、企校技能有效对接为原则,”以赛促学“产学研用结合、实训基地共享、企校管理体制创新机制,传承精品,打造精品,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承接和再造、高素质光纤特色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三)创新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机制

实施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校企合作、模拟仿真、项目导向、实践导向等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机制,突出光纤光缆产品结构与制造工程项目训练“理论知识─光纤设计─光纤制造─光纤性能测试─光纤应用”系统完善教学循环。

(四)创新课程群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光纤光缆课程群教学质量监督与提升机制按照光纤光缆行业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依据行业和企业标准的创新机制。形成校、院、专业三级督导,教师互控与自控、学生参与、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提升机制。

(五)多元立体课程考核方式创新机制

光纤光缆课程考试评价创新机制的建立旨在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考试目的、内容、形式、结果评定等方面创新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综合评价体系。以出勤、作业、随堂测试,课堂互动、实验操作、期末测试(A4半开卷)、科技成果考核、小论文、PPT宣讲、纠错加分等多环节考核为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考试舞弊问题。

三、教学实践研究成效

围绕如何定位光纤光缆课程群、如何建设光纤光缆课程群、如何培养光纤光缆行业人才、如何保证课程群教学质量、如何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五个基本问题展开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

1. 组建优秀课程群教学团队:组建10人课程群团队,设立首席主讲教师1人,教授6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

2.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光纤光缆行业应用工程决策、规划、设计、生产制造专业人才。

3. 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提出光纤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基础平台+光纤特色专业平台+光纤专业实践特色”。

基础平台: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技术课平台。

特色专业平台:在基础平台的基础上,依据光纤行业的特色,构建具有光纤就业导向性的特色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光纤学术导向基础课+光纤工程导向专业基础课+光纤职业导向专业骨干课。

光纤学术导向基础课:科学应用类课程,如物理化学等。基本要求是宽、浅、系统。

光纤工程导向专业基础课:工程应用能力课,如光纤光学。基本要求是:专、精、适用。

职业导向专业课: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专业工程类课,光纤光缆结构设计等。基本要求是强、实用、先进。

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出发,将实践教学设立为“光纤课程基本实验、光纤校内工程实践、光纤企业工程实践、光纤工程创新能力实践”突出工程能力的特色模块。

4.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 4种不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促学”校企融合模式、模拟仿真模式、项目导向模式、实践导向模式。

5. 创新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本教学活动秉承以人为本、主体性、创造性、开放性、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依据光纤光缆课程群具体内容与每位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研讨问题式、过程导向式、项目导向式、任务驱动式、示范模拟训练式、实例解析式、学徒传授式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注意结合企业典型案例进行设计规划,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与环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光纤光缆产品结构与制造工程项目训练“光纤理论知识─光纤设计─光纤制造─光纤性能测试─光纤应用”系统完善教学循环。在保留“挂图+实物”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指导与网络辅导相结合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建立了网络学习辅导与交流互动平台(QQ群、微信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强教学效果。

6. 创新“七维度”立体式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与“多元立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构建科学合理完整强有力的教学质量标准、保障、监控、评价体系,包括专家审教、三级督导巡教、企业参与、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与学互动、教师培训等,实现“七维度”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与提升机制。

四、实施效果及推广意义

(一)学术价值与创新:光纤课程群建设理论机制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

创新性提出光纤光缆课程群建设五种理论机制:优秀課程群团队组建、先进课程平台与资源整合、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课程群教学质量提升、课程考核方式等创新机制。

(二)实践价值与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1998年首次开出《光纤光缆制造技术与材料制造》课程,随之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扩展,自1998年至2017年,对光纤光缆课程培育,相继开拓光纤光缆其他课程,体现其继承性特征,经20年孕育形成光纤光缆课程群,并始终坚持课程群建设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建设原则,对学生就业形成强大支撑,再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三)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本成果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实践性,可在国内光纤光缆材料与制造专业方向对口的本科教学活动中推广,编写的校内教学讲义和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网站,在国内尚属少量光纤光缆材料与制造方面教学资源,可与兄弟院校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4):7-10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

[3]李林.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3):12-16.

[4]汤卉,胥焕岩,金立国,等.基于光纤光缆课程群“产、学、研、用”特色教学模式与质量提升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6(23):27-28,30.

[5]支瑾,张迎娟,袁义.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6.

[6]刘晓保.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定位——基于“三元论”哲学观的学科分类框架[J].职教论坛,2017(01):5-11

[7]何彤宇,蔡立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09):27-28.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高等教育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