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8-09-10王樱寓张鹭吴军路锟胡仕杰蔡晖张蜀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王樱寓 张鹭 吴军 路锟 胡仕杰 蔡晖 张蜀平

【摘要】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改善程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手术之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CObb角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VAS评分和JOA评分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连接棒内固定法;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61-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脊柱骨折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胸腰段脊柱骨折,这属于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如果脊柱骨折,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手术,减压复位,防治再次受损,导致脊髓神经产生严重并发症。当前,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内固定方式。近几年,本研究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获得良好效果。本研究为分析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3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3)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要求患者取俯臥位。此后在伤椎的中心位置进行切口,促使骨折椎、棘突以及椎板全部暴露。使用C形臂X线的透视,在伤椎上下分别打入2枚弓根螺钉,促使其能够相对准确的进入到骨嵴。在全部治疗过程中,对进钉点进行选择,以椎弓根定位作为依据,进行具体操作,在小关节下的1.0mm位置进入。如果治疗中有脊髓受压情况发生,可以在椎板减压之后,为患者实施连续治疗系统操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取连接棒的具体长度和弧度,对小关节后外侧进行清理,为患者进行植骨,留置引流管。手术后为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同时提供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VAS评分和JOA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_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外科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改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手术之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注:和手术前相比,*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方面评分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方式有一定优势,对胸腰椎解剖学进行研究发现,在椎弓根上固定相应螺钉,重建脊柱稳定,主要是由于椎弓根是对椎体和椎板之间进行连接的孤星结构[1]。对患者实施胸腰脊柱骨折的治疗,对受损的脊柱恢复到正常解剖结构,促使受伤的神经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因为胸腰椎生理弧度骨折脱位发生率基本在66.7%-75%之间。这种情况下,临床上显示,如果在具体手术过程中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方式,属于一种三维可调整系统,患者肌纤维获得充分伸展和舒张后,能够有效降低椎管压力。经过手术后,纤维并不会形成疤痕组织,仍旧存在解剖学推旁肌软组织的功能。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方式,促使背部肌肉功能得到恢复,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后背和腰部的疼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方式,操纵起来较为简单,具有较高安全性,效果显著[2]。

手术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对椎弓根螺钉进行准确定位,本研究使用横突中心线和小关节外涂缘垂线交点当做进钉点,胸椎椎弓根作为横突中心线和小关节下缘的交点外侧3mm,使用腰椎椎弓进钉点位,在横突的中心位置和固定椎上关节外缘延长线交点,借助C形臂X光对定点进行确[3]认。本研究显示,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均得到有效改善,VAS评分和JOA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不容易出现感染和钉松等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2年后椎体高度虽有部分丢失,但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晏艳祥, 镇万源.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47): 43-44.

[2]陈建光.连接棒内固定法与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4): 41.

[3]李学阳.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1): 37-38.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