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工况下的盾构机接收技术研究

2018-09-04彭显晓张海波

天津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洞门粉砂粉土

□文/彭显晓 张海波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所面临的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大,地铁因载客量大,对地面影响小,而被各大城市广泛采用。盾构机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盾构机的接收和始发充满了各种风险,尤其在富水的软土地层中。本文以天津地铁某区间为例,对复杂工况下的盾构机接收技术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1 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某区间盾构接收端车站位于城市快速路边,地下2层站。车站结构高度15.45 m,标准断面宽度37.1 m,盾构井段底板埋深19.72 m,顶板覆土2.57 m,左右线各预留11 m×7.5 m盾构吊装孔。见图1。

图1 盾构接收端主体结构

接收端围墙外为城市快速路且接收端加固区11 m的加固长度内存在一根φ1 400 mm雨水管和一根φ2 300 mm雨污合流管涵等,见图2。管线切改需占用城市快速路,为减少对快速路交通的影响,该盾构机接收采用了垂直加固+钢护筒相结合的方式。

2 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

该区间隧道盾构到达段50 m地层由上至下为①2杂填土、④1粉质粘土、⑥1粉质粘土、⑥4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⑧2粉土、⑧21粉砂、⑨1粉质粘土。隧道断面内主要土层为⑥4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⑧2粉土。接收段下卧层主要为⑧2粉土、⑧21粉砂层、⑨1粉质粘土,处于第一层承压水层中。其中:①2杂填土为杂色,松散、稍湿,含沥青、碎砖块、砂、石子等,分布不均匀,填土年限>10a;⑧2粉土层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为0.05m/d;⑧21粉砂层为强透水层,渗透系数为10m/d层,粉砂层厚度为5~8m。见表1。

图2 接收端加固区管线

表1 接收端地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

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勘察期间场地范围内水位1.00~2.50 m,水位变幅1.0~2.0 m/a;盾构下卧层为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①2杂填土、④1粉质粘土、⑥1粉质粘土、⑥4粉质粘土为潜水层;⑦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属于不透水至微透水层,可视为潜水含水层与其下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⑧2粉土、⑧21粉砂为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

3 盾构接收措施与建议

3.1 接收端加固

受管线影响,接收端加固区长度仅能做到4.4 m,采用三轴搅拌桩(φ850 mm@600 mm)+三重管双高压旋喷桩(双排φ600 mm@400 mm),加固范围为盾构开挖面上下左右各3 m,见图3。

图3 接收端土体加固

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改善水泥浆液性能,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三轴搅拌桩采用套打法(跳一打一、套打一孔),排与排之间咬合250 mm。水泥搅拌桩水泥掺量≮20%(质量比),每根桩水泥用量为570 kg/m,浆液水灰比1.5∶1。高压旋喷桩采用φ600 mm桩径,桩间搭接200 mm,水灰比1∶1,每根桩水泥用量550 kg/m,水泥掺量40%(质量比)。

3.2 洞门探孔

在洞门前搭设脚手架平台,在平台上进行洞门探孔施工。在洞门中心及周边呈米字形布置9个探孔,孔径50 mm、深2.0 m(以打穿高压旋喷桩至第一排三轴搅拌桩为宜)。通过检查探孔内漏水及涌砂情况,测定土体加固效果。探孔施工时,配备至少9个孔口装置,当钻孔涌水涌砂时,及时关闭孔口装置。见图4。

图4 洞门探孔

3.3 接收端补强加固

接收端盾构下卧层为渗透系数较大的粉土、粉砂层,三轴搅拌桩加固深度在20.7 m左右,为加强破除洞门及盾构接收的安全性,应根据洞门破除前水平探孔效果有选择性的进行水平注浆加固。由于加固体与地下连续墙之间易形成疏松体或水流通道,造成地下水土流失,因而应对洞门周边加固体“死角”进行补强加固。在地下连续墙与结构侧墙接缝位置,沿垂直于洞门45°角方向钻孔注浆,孔位均匀分布,最低不少于12个钻孔。见图5。

图5 接收端土体补强加固

3.4 加设应急降水井

为应对盾构到达接收时突发险情,在盾构到达或破除洞门前施工备用降水井。在左右线加固土体外3 m,隧道掘进方向2 m处布置降水井,隧道两侧各布置1口,隧道中间布置2口,共4口降水井(J1~J4),见图6。应急降水井的主要作用是减压,在洞门破除或接收过程中发生涌水涌砂时,按照有关程序开启降水井进行减压,给应急抢险创造条件。盾构到达段隧道下卧层为⑧2粉土、⑧21粉砂,土层厚度约8.2 m,处于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中,水土压力较大,水头标高约为-4.55 m,其下⑨1粉质粘土透水性较差可视为隔水层。结合端头土体加固深度,加固体已进入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中,应急降水井深度设置为加固区以下3 m(未穿透⑧21粉砂层),井深24.2 m,发生险情时可启动应急降水井降低第一承压水含水层的水土压力。见图7。

图6 接收端应急降水井平面布置

图7 接收端应急降水井剖面

3.5 安装钢套筒

钢套筒采用Q235A钢板加工制作,由标准节筒体、过渡连接环、后端盖、底座、反力架及防侧移装置组成。钢套筒主体部分长11.33 m、内径6.8 m,分为0.5 m过渡连接环1块、2.56 m标准节4块、0.59 m后端盖1块。过渡连接环与洞门预埋钢环采用焊接钢板连接,筒体之间采用M30高强螺栓连接,节与节、块与块之间安装橡胶止水条密封。反力架采用30 mm厚钢板加工而成,斜撑为φ530 mm、壁厚10 mm的钢管,防侧移体系为20b工字钢。反力架、防侧移装置与结构底板的节点采用植筋并塞孔焊接钢板,植筋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见图8和图9。

图8 钢套筒安装

图9 钢套筒防侧移装置安装

4 结论

本文通过天津地铁盾构接收施工实例,对垂直加固+钢护筒相结合的盾构接收方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成功完成了该区间盾构机的接收工作,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猜你喜欢

洞门粉砂粉土
水泥-沥青粉复合稳定粉土的强度及渗透特性
饱和粉土三轴等p应力路径试验特性研究
盾构始发接收洞门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典型粉砂地层盾构选型及施工参数研究
珲春组含煤、粉砂地层供水井施工技术
原状和重塑粉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徐国琳
铁路隧道明洞门可靠度研究
原状取土压灌桩在地铁车站的应用技术研究
透水性混凝土桩施工中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