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综合管廊主要节点设计探讨

2018-09-04胡清源

天津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舱室排风管廊

□文 /胡清源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将各种能源管线集中,节省了地面空间,提高了地下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2],有利于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避免了管线管理及维修造成的路面反复开挖、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1]。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政策环境的不断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已成为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衡量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各类节点是管廊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管廊的节点设计既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满足使用的合理性,同时要综合考虑施工难度、投资造价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以综合管廊主要节点为例,对管廊节点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与分析。

1 进排风井

管廊属于封闭式地下构筑物,因此需要设置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管廊内的余热及有毒有害气体,同时为检修人员提供新鲜的空气。由于天然气管道舱室及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每隔200 m进行防火分隔,因此,工程上通常采用200 m作为一个通风分区进行设计。

通风方式的选择。根据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第7.2.1条规定的要求,天然气管道舱室及含有污水管道的舱室,应采用机械进排风的通风方式;其他舱室则宜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值得注意的是,GB50838—2015中第5.4.7条规定,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离≮10 m。因此,燃气舱进排风井应单独设置,而综合舱、电力舱等舱室的进排风井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进排风井出地面的风亭一般宜设置在无人员通行的绿化带中,同时为保证进排风的通畅,风亭的风口下缘高出地面高度宜>0.5 m。

2 逃生口和吊装口

根据GB50838—2015的要求,敷设电力电缆和天然气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200 m;当热气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逃生口间距≯100 m;其他舱室逃生口间距≯400 m;综合管廊吊装口的最大间距≯400 m。为减少管廊建设中节点的数量,降低对管廊上部景观的影响,可通过采用逃生口与进、排风井合建,吊装口与进风井或排风井合建的方式,对各功能节点进行优化及合并。

3 管线分支口

综合管廊管线分支口是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和外部管线相互衔接的部位,用于管廊内各市政管线的出线。管线分支口的设置位置需根据区域管廊规划和各市政管线规划确定,具体可分为路口型管线分支口和地块型管线分支口。在与综合管廊横向交叉的路口,若无规划管廊,需设置路口型管线分支口,各市政管线出现规模根据管线规划确定。在综合管廊沿线,每隔150~200 m需设置一处地块型管线分支口,满足地块需求。

电力和通信线缆在出线过程中需考虑管线的转弯半径,同时要保证管廊内人员检修通道不被占用,因此,管廊管线分支口需增加净高和净宽[3]。给水、中水、热力、燃气、电力和通信等市政管线根据常规设计标高,一般在接出管廊时满足1.4~1.5 m的覆土,便于与直埋管线相接。

污水管线埋深较深,接入接出管廊时需满足管道覆土达到1.8~2.0m以上并且在接入管廊时需设置窨井,因此,污水管线的分支口一般单独设置。

4 人员出入口

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是设置于管廊内用于人员巡视、检修和参观管廊的进出通道。一般在管廊的起终点分别设置,当管廊长度较长时,常在管廊中段加设人员出入口,便于人员的进出。通常,燃气舱的人员出入口单独设置,综合舱与电力舱的人员出入口采用合建的形式,以减少管廊露出地面的部分。不同于逃生口设置爬梯的形式,人员出入口为保证人员进出更加便捷,一般采用45°或30°楼梯的形式。人员出入口露出地面部分一般设置于绿化带或人行道边。见图1。

图1 人员出入口剖面

5 T/十字交叉井

T/十字交叉井是综合管廊设计中较为复杂的节点,设置在两条管廊相交的地方。一般采用一条管廊下倒虹,两条管廊共用顶板(地板)的形式。管廊上下顺序的确定一般采用以下原则:

1)有重力流管道(雨污水管道)的管廊为避免重力流管道倒虹,标高保持不变;没有重力流管道的管廊采用下倒虹的形式进行避让;

2)若两条管廊均无重力流管道,则一般舱室较多的管廊或尺寸较大的管廊设置在下方,有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同时,T/十字交叉井的排线设计也较为困难,在满足电力、通信管线的转弯半径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占用检修通道并且,上下两条管廊之间还需要实现管线及通道的联通。因此,一般T/十字交叉井需要向外扩宽,尺寸较大。

6 结语

综合管廊节点的设计是管廊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优化各管廊节点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提高管廊的使用价值,是设计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到合理、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管廊的设计和实施,才能将地下综合管廊有效的应用于城市建设中。

猜你喜欢

舱室排风管廊
船舶舱室通风控制策略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团队介绍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来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地下车库CO浓度分布及排风方式的实验研究
舰载导弹意外点火时舱室内喷洒抑制的影响研究
舰艇受损舱室的破损模式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