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导向的变革: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

2018-09-03王丽娜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变革传统教育现代教育

摘 要:国内教育教学存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和素质难以与应试一致。国内外教育变革的新动向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课堂革命”和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提出的“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六大新动向”。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为以全民学习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的教育质量的评估方式。文中还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育变革 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 陶西平

一、国内教育教学存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厌学,达不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师厌教没有成就感,还有课堂和教学的各个方面问题不一而足。教育部长陈宝生将出现的这些问题概括为三个具体方面。第一,学生全面发展和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如何进行。一本备课本,同样一个内容,来面对所有个性迥异的学生,没有办法满足全体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诉求,不会收获全面的德育教育效果。第二,教师进步和职业幸福感的问题。教师的独角戏,填鸭式的满堂灌,海量的课后作业,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长期没有出成绩,教师必然心生倦怠。第三,学生的素质和应试水平难以共同提高的问题。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学的很苦很累很无效,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二、国内外教育变革的新动向

(一)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课堂革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三是坚持教为学服务。坚持内涵发展,加快质、量的提升与转变。抓教育质量,坚持回归常识、本分、初心、梦想。

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抓手。要把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培养品质、构建健全人格统一起来。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包括而且一定要找到素质教育在课堂的正确途径。课堂革命的总的原则:以人、以生、以学为本。

(二)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提出的“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六大新动向”[1]

1.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

教育有阶段性,而学习则是终生的。教育有适龄要求,而学习则是全民各个年龄段皆可以。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永葆热情,学生会看到你的这份热情,这样你才有资格唤醒学生奋发向上的渴望。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要能联手激发全民心中学习的渴望。

2.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杜威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中心论”,提出“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我们提倡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我们做任何工作必须考虑学生,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预习”和“展示”两个环节体现着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第二,坚持教为学服务,也就是教师为学生服务,互动的两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老师应该和学生成为一体,我们是作为同一支队伍在战斗,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变得优秀,必须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受,觉得你跟他是一起的。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3.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

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不断更新:从1959年为“生存导向”,到1979年为“效率导向”,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2011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长提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全面教育、强调价值观和品格发展[2]。

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如果学生看不到希望,老师可以给他。老师要把自己的爱和知识融合,用自己的热情去完成育人的目标,实现价值导向。

4.从知识授受到创新精神。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和教育家都是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社会的转型期,原来的教育体制、理念、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普遍难以适应社会转型新的需求,就必然有反馈力促使教育的转型[3]。

5.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

第一,信息工具的使用目前还是非常超前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开发水平,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消除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虑,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国际交流,都成为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当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杜威的教学观值得借鉴。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进行论述。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 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把学习当做活动或者工作来做。杜威主张在教学方法上“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学生)仅仅由听课和读书而不是从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第二,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突破传统教育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就成为教师发展的关键和创新的动力。为了让走进学校,发布了一款7英寸的平板电脑,印度政府出售给学生的iPad补贴价仅为120元人民币左右,使它的应用更加普遍。印度在250所大学的1.5万名教师使用平板电脑来进行教学的培训[4]。

第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个改变。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认为,工具与技术的改变:“云计算”和“移动学习”技术将进入基础教育的主流应用;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分析”和“开放内容”预期将会在20%以上的教育机构得到应用;学校形态的改变:“3D打印”和“虚拟远程实验室”将应用于基础教育。http://edu.qq.com/a/20141111/043425.htm

6.从单一测评到综合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以学评教,以学定教,以赛促教、以学助教。教育观念的革命带来教育方法、教育行为的革命。要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坚持课堂规则。围绕基础教育总体目标进行课程的改革,就必须列为重点工作来抓。课程问题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是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关注点、争论点。这些争论包括课程的价值取向、定位、目标、构建、实施、和评价、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课程是教育技术问题,也是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课程在对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5]。

结 语

教育导向的变革,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相对聚焦在以下关注点:以全民学习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质量的评估。改革教育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内涵建设、办出学校特色、培育人才。教育变革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例如职业教育中,把学校当做工程,把教师作为车间,把老师当做师傅,将学生看成徒弟,把作业变成产品。这样的转化和理念,适合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身体力行。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的规律和方式进行。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活动的乐园,引导学生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在生活、生长和工作中获得经验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陶西平.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六大新动向[Z].教育新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4-11-11.

[2] 2http://edu.qq.com/a/20141111/043425.htm.

[3] 陶西平.目前最可能产生教育家[J].北京教育,2015(1).

[4] http://edu.qq.com/a/20141111/043425.htm.

[5] 陶西平:《面向未來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作者简介:王丽娜,女,硕士研究生毕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教师。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传统教育现代教育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论泰国佛寺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班会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