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说为例谈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
2018-09-03翁晓君
翁晓君
自2017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做了一些微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之前的选考题改成了必考题。于是文学类文本成了学生无法回避且需要深入了解的一个题型,就高中学生而言,初步接触深度阅读,从对其内涵理解与学习应用角度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难做的题型。《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对文学类文本学习提出了新的指向,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新的要求,理解内涵,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实际上,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能力,是做好小说教学工作的必然途经与主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重点是从小说的题目、情节、情感等三个方面来把握,培养学生做好文本阅读类题型的兴趣、能力和技巧。简而言之,日常教学与高考考查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充分理解之后的正确的答题能力。认知能力是答题能力的基础,对文本内涵理解不到位,解题方法懂得再多,也写不出或者得不出正确答案。学生的研读能力与理解水平,尤其是结合生活实践的鉴赏力是至关重要的。
现以小说為例,通常认为:小说阅读是一种创造,是以阅读、想象、体悟为翼的飞翔。认知理解能力在考试中的直接体现就是能否真正读懂文章。而事实上,学生大多在第一道选择题和最后一道探究题上失分。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并没有完全读懂小说,从而无法理解小说作者表述的含义,或者说难以透过字里行间深刻理解作者对特定现象的阐述所揭示的思想,结果无法予以正确作答,这根本上是阅读力与理解力不足造成的。人们着力倡导课外强化阅读的本意就在于扩展知识面,结果培养与积累小说阅读兴趣,更主要的是阅读力与理解力或者想象力是一个人基本文学素养积淀的过程,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升,更是其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小说不像其他文本形式,作者可以在文中直接以议论抒情的语句来表达文章的主旨,小说的主题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模糊性与内涵性。尽管小说作者的表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时候作者表述的文字是极为平淡的,有的内容是学生日常可以感受到的平凡的人与事,或许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读者则需要通过情节、环境和人物三要素去深刻感悟。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如何掌握阅读小说的技巧呢?我认为应该先研读标题,理清文章思路,再从人物性格和环境特点入手探究情节的合理性,从而感悟文章的主旨。
首先,读懂标题的信息指向。小说的标题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或交代了串起故事的人事物,即文章的线索,如《祝福》《项链》;又或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如《边城》;还有些甚至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认真阅读标题,能帮助我们对文章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继续阅读,能更快更好地读懂文章。一个好的标题,或者简洁明了的标题,常常会给读者以一目了然的感知。其表述方式尽管有多种多样,但通常可以分为事物、人物,以及事物与人物结合型的标题。实际上,标题的设立,是小说核心内容的凝炼,也是中心思想的聚焦,更是故事铺展的主线。一个好的标题,或者平凡朴实的标题,并不因为其文字普通而失去吸引力。关键在于其叙述的主体的故事、经历的事件、揭示的哲理、深厚的内涵等映衬了小说标题的主导旋律与闪亮之点。
其次,理清文章的脉络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旨、人物生活的环境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首先要明确在什么人身上发生了哪些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某一个事件,即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也要注意整个情节的曲折跌宕,即关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一部好的小说,它的情节设定首先要合情合理。情节符合情理不外乎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情节的发展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个则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人是社会性动物,要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很难。阅读的实践,给人以深刻的体会,一篇好的小说或者一本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的小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让人产生思想共鸣或者引人关注的故事,通过人与事交互作用,产生思想火花的冲击,进而引发人们深刻的认识,甚至产生引导作用。好故事、好人物、好思想、好品格,往往都是在阅读中渗透,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感悟,这或许就是优秀文化的穿透力吧。
第三,明确故事的社会环境。人物的成长与品格的形成,除了受自身的特性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不论是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还是对其命运的走向都有很大的正面的促进作用或者负面的干扰影响。因此,读懂小说,一定要将情节与人物和环境结合起来看。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最后的结局是雪夜复仇,然后落草为寇。从前文可知,林冲是一个隐忍谨慎的人,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即使遭遇了种种不平、坎坷,他也没有想过造反。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最后走上造反的路,高俅和陆虞候的步步紧逼是最主要的缘由,火烧草料场,断掉了林冲唯一的生路,想要活下去,只能落草。同时,从人物性格上看,林冲骨子里不仅仅有隐忍,也有武人的冲动血性,所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终于不再隐忍,嗜血复仇。不论从人物性格还是从社会环境来看,林冲落草的结局都合情合理。很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个方面的集成梳理:即故事主线铺展与主人翁的特点;人与事物关系和内在规律探索;跌宕起伏过程与人生哲理揭示。力求通过人与事阐述,从细微之处,给人以更为深刻的启迪。
第四,把握人物的命运走向。小说的故事只是一个载体,读懂小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文章了解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喜怒褒贬,即感悟文章的主旨。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我们也应注重文章给读者带来的思考和认识。那么如何推究小说的主旨呢?我认为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如上文提到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从林冲落草为寇的最终命运探究原因,很明显可以看到外部环境的压迫是他命运形成的主要推手,由此看出林冲的作乱是被逼的,而官逼民反、乱自上作则是作者想要批判的主要内容。又如《祝福》,祥林嫂最后的命运是在祝福前夕悲惨孤独地死去。祥林嫂的死亡除了自身经历的坎坷,丧夫丧子给她带来了重大的打击
外,鲁镇的人们以根深蒂固的贞洁观念对祥林嫂的排挤、嘲笑,柳妈的愚昧的迷信思想等一次又一次磨灭了祥林嫂生的希望。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者要批判的是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同时,在祥林嫂死前,作者还详细描述了她遇见“我”的过程。“我”算是祥林嫂最后生的希望,因为在祥林嫂看来,“我”与鲁镇其他人是不同的。“我”从外面回来,接受过新思想,同时“我”待祥林嫂也是不同的。但“我”还是帮不了祥林嫂。“人死后有没有魂灵”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也回答不了。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当下的困惑和思考,表现的是作者的彷徨,这个也算是小说的又一主旨。
小说好读不好懂。高考自2017年开始将文学类文本列为必考题,小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读懂小说更是做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立足于教会学生读懂小说,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把握主动,更好地完成题目,取得更好的成绩。实际上,更为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高中阶段的文学类文本学习,培养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积累文学学习的基础;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水平;让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感染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积极投身于刻苦学习与勤奋实践之中,磨炼拼搏的意志,练就奉献的本领,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