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径通幽处,课堂好风景

2018-08-27夏梦婷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反思实践教学

夏梦婷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应当抛去浮夸和形式,把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结合“面积”教学实践进行思考。

关键词:面积概念;实践教学;反思

在课改之下我们不断追求用新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和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发现,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也追求课堂教学的“真”与“实”。课标中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定位是“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教学之本,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教学,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秉承以上理念,结合北师大版三下“什么是面积”一课,笔者进行了多次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更要有“人情味”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时候,只提供了立体的物体(数学书的封面、树叶、硬币)表面的大小,缺少平面图形的大小;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也从生活中的面积逐渐引入数学中的面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这样的困惑:“树叶的脉络是凸出来的、叶子的柄是立体的,面积到底怎么求呢?”学生在三上的时候学习了周长,对周长的概念最后建立在图形的抽象上,结合这样的疑问以及学生的认知,教师应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从一个点,到很多个点连结成线,再从线连结成面,学生不仅能够感知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在这三者的变化过程中清楚地区分“面积”和“周长”,认识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也为以后由面到体,形成体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二、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

从结绳计数开始,生活就给了数学源源不断的灵感,我们要做的是从生活经验中剥离数学经验。在从平面图形感知什么是面积之后,我们要从立体的物体中去剥离面积的概念。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学生拓印手掌印,感知物体是有表面的;敷面膜,消除上述疑惑“叶柄有面积吗,它的面积在哪里”,无论物体表面是否凹凸,都存在面积;剥橘子皮,认识到整个橘子皮就是橘子的面积,并且面积存在着大小。“感知生活中的面积”这一活动过程让学生十分活跃,乐于参与其中。在此更说明了,我们要创造更为活跃灵动的教学氛围,打破思维的局限,寻找别样的教学素材,带给学生惊喜的同时更带去思想上的冲击。

三、课堂教学活动要自主灵活,更要注重实效

课标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学生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时,我们利用观察法、摆拼法、剪拼法等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数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得到多样的问题解决策略,感受到了数学思想的多样性。这一操作也为后续面积计算做好铺垫,面积的计算其实就是转化成若干个边长为1 cm的标准图形。面积的计算其实就是拿小面积去衡量大面积,和长度的度量、重量的度量如出一辙。

此外,我们要善于使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小方格纸和圆片同时去摆的时候,摆满整个图形需要的方格数量和圆片数量是不相同的,在此便可强调比较大小要统一面积标准量。教师创造一个新情境,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四、课堂练习意图明确,趣味高效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環节,数学学习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灵活运用。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例如在“面积”一课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趣味练习和开放练习为目的,设计了以下练习。

练习一:数一数,图形分别等于几个小方格的面积?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作业设计需要有层次性,以达到不同的练习效果。题目只要求学生求出这些图形分别等于几个方格的面积即可,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可以数一数;学习能力高的孩子会利用平移、拼凑等方法得到一个规则图形,最后进行计算。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互相提高。

练习二:周长和面积的对比练习。

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题目设计摆脱繁琐的文字,用有趣的图片信息代替文字信息。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考查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合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加深知识的内化过程,并且学会利用知识,知晓知识的发生点和延伸点,建立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林全.当代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08.

[2]罗国标.新课标下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新思考[J].课程教法,2015(1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反思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