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地调查的广东部分高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8-08-27史伊凌段立张杰刘昱沈耀华陈依琪李燕

求知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调研高校

史伊凌 段立 张杰 刘昱 沈耀华 陈依琪 李燕

摘 要: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指在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育人平台秉承以“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主导、能力培养为主线,梳理、整合、利用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背景

现代高等教育中,第二课堂教育是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本身所具有的渗透性、自主性等特征,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第一课堂并不具备的功能与优势。然而,目前第二课堂在理念确立、理论探索、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组织体系构建、活动形态导向性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

二、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第二课堂平台的活动现状及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程度,寻找新视角下第二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意义的、代表学生想法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纸质版问卷300份,通过筛选问卷,共得到有效纸质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84%。

1.学生所知道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及学生想要参加的类型

由结构占比及数据表可以看出,知道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高达87.88%,知道科技竞赛类活动的学生为70.16%。这说明同样需要亲身实践的活动类型中,活动面向性更广的活动,更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学生想要参加的活动类型中,46.17%的学生更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知道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活动类型中,知道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对较少。学校应该针对个别活动类型,加大宣传力度,尽量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能参加到他们想参加的活动中去。

2.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类别时学生所考虑的因素

从图1中可知,在参与活动上,学生会优先考虑个人能力特长、个人爱好、该项目是否能提高自身能力这三个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体意识较强,参与第二课堂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参与,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诉求。但是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第二课堂活动选择折中措施,从图2中可知在选择参加第二课堂的制约因素时,多数的学生表示将考虑这项活动是不是有更大的自由度。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要求多元化,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紧贴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

3.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的活动及参加原因

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50%以上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其他活动的学生参与率都不高。

而在图4中,也能看出,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原因大多是自身愿意,仅有19%的学生是想获得相关证书、奖品及学分。

这要求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活动设计或改变活动组织形式,尽量让学生都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创新活动模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载体、增长第二课堂活动亲和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需要,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

4.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改进之处

根据图5可以看出,学生认为:

第一需要改进的是“B部分与第一课堂相衔接,提高活动专业性”,第二需要改进的是“D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第三需要改进的是“C部分加强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性”,第四需要改进的是“A部分丰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第五需要改进的是“E部分联系实际,实行校企合作”。

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联系,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要鼓励引导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中去,不斷提升学校第二课堂的学术水平。

5.学生对第二课堂学分化的看法

从图6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理性地看待学分问题,77%的学生支持学分制,认为由于学分制的推动,促使学生自主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参与第二课堂,这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说明学分制是被学生所接受的。

四、第二课堂的结论与思考

(1)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认识不足。由于学生对活动的认识不足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的消长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在活动方面,我们应该精简活动,加强各类活动的专业性、趣味性、普遍性,舍弃流于形式、敷衍的活动,举办全员参与的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加大活动宣传、组织力度,扩大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覆盖面,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切实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

(2)教师的投入程度相对较低。第二课堂活动中,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许多活动的专业性欠佳。学校应加强指导、加大投入、整体规划、统一部署,为第二课堂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努力构建适应第二课堂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对第二课堂的规划和扶持,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扶持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推动第二课堂稳步发展;健全第二课堂激励机制,将学生课外活动与学生评优、教学成果评奖、教师评职称等紧密挂钩,给予在重大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以奖励,为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术科研活动虽然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和参与,但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师对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必须进一步促进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衔接与融合,加强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作用,使学生自觉地实现学习书本知识和科技文化创新的结合。将第一课堂专业理论有效融入第二课堂,寻求外部资源,共同构成高校育人的有机整体,助推校园和社会的双向互动。激发广大学生的活动热情与创作激情,提高参与度与覆盖度。

五、针对第二课堂结论的改进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部分高校学生对参加第二课堂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二课堂本就不是高校的硬性指标要求,尽管多数高校设置了学分制,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些活动,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第二课堂,让其主动学习、主动投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去,提高项目质量及对学生的吸引力。

(2)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即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缺乏应有的各方面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师、专家。因此,学校应对教师的劳动和付出给予支持,给予必要的待遇,也出台相应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

(3)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制度上的支持、学校组织的支持。学校应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加强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作用,使学生自觉地实现学习书本知识和科技文化创新的结合,将第一课堂专业理论有效融入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云彬.学校生活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 茜.高校课外实践教育改革模式探析——以天津大学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学分制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

[3]丁 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4]敬菊华,张 珂.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5]庞金玲,王艳明,李瑞洲.加强“第二課堂”建设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刘晓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价值审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调研高校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