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

2018-08-21严颖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胃粘膜萎缩性西药

严颖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现阶段,临床一种常见、多发慢性炎症性疾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以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胀满、贫血、嗳气等症状呈现,采用西药对该疾病进治疗,其治疗成效不理想[1]。因此,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提升其身体免疫能力,在本文研究中选取本院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实施西药和中医药治疗方式,探究其治疗成效。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有男患18例,女患16例,最小年齡与最大年龄分别是22岁和67岁,平均年龄为(40.58±2.24)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26±1.22)月;而观察组,有男患17例,女患17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是23岁和68岁,平均年龄为(39.65±2.68)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5-8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41±1.63)。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课题研究,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语言、意识障碍、精神、心理疾病以及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排除。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普通西药进行治疗,患者在每天早饭前半小时服用20mg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一天一次。与此同时在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用50mg的胶体果胶铋胶囊,一天3次。而观察组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主要药物成分包括:大枣5枚,干姜10g,党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炒白芍15g,黄芩30g,砂仁6g。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适当添加药物,若患者存在吐清水症状,则要加入法半夏10g,陈皮10g;若患者出现吐酸水现象,则要加入黄连6g,海螵蛸15g,吴茱萸3g;若患者出现大便稀溏且四肢冰凉症状则要添加制附片6g,肉桂5g;如果患者出现胃部疼痛症状,则要加入延胡索10g和徐长卿15g;若患者出现嗳气及上腹胀满症状,则要添加厚朴15g,枳实30g;假如患者表现出食欲不振症状,则可加入鸡内金12g,神曲15g。以上药物均采取水煎服方式,熬制后取汤剂,分早晚餐后两次服用,一天一剂,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以15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成效[2]: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上腹部隐痛、胀满等症状明显 消失,经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恢复正常,且PH值显示为阴性则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腹部隐痛、胀满等症状有所好转,经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有所改善,且PH呈现阴性则为有效;对比治疗前,患者的上腹部隐痛、胀满等症状无变化,经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无好转,PH呈现阳性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总治疗成效。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整理、分析本课题研究内容。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时用x2。组间差异经P值判断, 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成效为97.06%,与对照组的82.38%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比对照组的29.41%要低,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临床一种常见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引发此病症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包括:机体免疫能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粘膜受损因子不断作用以及家族遗传等[3]。所以,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腹部胀痛以及饮食不佳等现象,一旦出现该疾病,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出现癌变,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有效的、科学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要告知患者拥有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从而避免感染状况的发生。现阶段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引发胃粘膜出现慢性炎症的主要因素为十二指肠肠液返流、细菌、病毒、HP感染、免疫因素、反复刺激以及胃黏膜理化损伤因子等[4]。临床经常采用西药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医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治疗其关键就是健脾益胃、调理气机。药方中的甘草、黄芩、桂枝具有温补中阳、健胃益脾的功效;茯苓和砂仁具有化湿行气、健脾益胃的作用;干姜和大枣具有降浊升气、散寒健脾的作用。所有药物联合使用,充分体现其益胃健脾的效果[5]。

经本课题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成效为97.06%,与对照组的82.38%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比对照组的29.41%要低,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由此可见中医药的治疗成效明显高于普通西药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腹部隐痛、胀满等症状,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预后和治疗成效,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符合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而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增强器免疫力,充分彰显其治疗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路珊珊,周璇,杜远升,等.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荟萃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6,34(5):8-10.

魏玮,杨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J].中医杂志,2016,57(1):36-40.

蒋文杰,曹莲瑛,李璟,等.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7):886-892.

唐志鹏,戴彦成,张亚利.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医杂志,2016,57(1):28-31.

侯理伟,史海霞,苏晓兰,等.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v.24(11):832-838.

杨晋翔,安静,彭继升,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46-52.

猜你喜欢

胃粘膜萎缩性西药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分析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7例临床观察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应用胃粘膜保护剂治疗慢性胃炎
酒、辣椒对胃影响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