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2018-08-20彭国霞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彭国霞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愈加趋向于应用型和复合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人格。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进一步理解职业人格,深入研究心理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重要性,重点分析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教育 职业人格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性、职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指向性,更加注重职业化教学,同时,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规划及教学过程直接与生产过程挂钩,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与工作。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理解职业人格

所谓职业人格指的是人在从事工作实践或处于职业阶段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面貌,其受制于多种因素,它既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又是职业素质中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在适应或者进行某种职业实践时所具有的沉稳态度,以及所展现出来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动作。

從心理学上讲,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为性格,特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包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此从心理学上理解职业人格,指的是一个人通过心理上的认知,直接指导或影响职业实践,简而言之,职业人格是认识工作和从事工作的重要心理基础。

良好的职业人格影响着职业观念的发展,直接影响和指导实践活动。良好职业人格,大致可从四个角度分析理解:第一,正确的职业观念。即对职业的认知,具体指对职业的认识、态度、看法和观点,要求持客观的态度看待任何职业。第二,职业性格。所谓职业性格指的是对职业人员性格上的要求,例如:有团队协作意识、严谨的态度、不惧困难、不畏艰辛、拥有高度的责任感等。第三,创新思维模式。“创新”对于今天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言显得尤为关键,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注重创新的人才,才有光明的前途,才能引领整个时代的前进。

二、职业人格对于高职学生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性、职业性人才为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

(一)职业人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就业是关注的焦点,也是学习的重点。职业人格直接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技能和职业规划上有正确方向,并指导实践。同时,正确就业观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清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不断完善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同时,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各种职业,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人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是就业的内在表现,也是重要的就业保障。正确的职业性格具体表现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良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学生在工作领域得到更大的提升和发展。良好的职业性格具体可表现为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团队协作意识,不畏惧工作中的挫折与困难、不断学习以求完善自我的态度,等等,这些宝贵的品质都是以后工作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拥有这些闪光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让学生拥有更宽广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三)职业人格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成功之母,可见创新的力量,以及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职业人格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思维方式更加灵活,让学生在就业中脱颖而出,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寻求新的方法,更加追求个性发展。

(四)职业人格有助于学生提高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就业人员的重要能力,也是就业人员综合能力的表现,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较强的社会能力会为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减少一些阻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学生较快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更快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心理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生心理进行引导和干预,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培养正确的职业人格,为以后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学生人格培养有着重要性,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职业人格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职业人格的意义,意识上的觉醒更能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通过课程的层层升入,不断引导学生清晰而又客观地认识自我,将自己进行专业定位,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不断完善自我,突出优势特点,发挥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意义。同时,心理上的积极干预能够让学生培养协调心理发展的能力,合理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就业和工作。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灵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人才的选拔不再局限于理论及技术上的硬性标准,更加强调的是思维上的软性标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加注重思维意识,讲究创新思维,敢于突出个性,展现自我。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对于职业选择而言有着重要的关系,决定与就业者的匹配性,只有符合匹配原则,才能更好地体现就业人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发挥就业人的价值。然而职业规划的形成与其内心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密不可分,我们要重视心理干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我意识,对自己进行定位,合理分析自我价值,根据自身特色更好地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四、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在理解了职业人格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后,我们以塑造高职学生人格为目标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斯奈德等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积极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为基础的教育,教师为每一学生量身定制目标,促进他们学习,然后一起为其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并激发其动机[1]。这要求我们注重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人格优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优势取向,使得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变心理资本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2],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挖掘自身潜能。

(二)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高职院校现状会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导向不明显,学习目标茫然,个人的规划不明确,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他们作为准职业人员,自身的定位很重要,准确的职业规划很关键,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导向,从学生的自我探索出发,帮助学生找到现有人格和理想职业人格之间的差距,制订有效的成长计划,使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更有效地应对压力,找到适合的职业,并在相应的职业中顺利实现自我价值[3]。

(三)以培养学生创新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社会实践抑或是社会职业规划中,为学生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使学生体验实践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其次,可以通过增加多元化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的毅力与抗打击能力;最后,可以引导学生用创新多元化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其从固有的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成果。

五、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教学性质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心理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清晰而客观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未来职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意义,发挥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著.王彥,席居哲,王艳梅,译.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励华,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56.

[3]何炎芬.以塑造高职学生职业人格为目标的心理教育新模式[J].文教资料,2015(14):147-148.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