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2018-08-17赖雪锦

速读·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衔接新课改初中数学

赖雪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解决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衔接

一、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出现掉队现象原因分析

很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却明显地开始下滑,学业成绩不再出类拔萃、有的甚至会渐渐地淡出老师们的视线。导致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出现掉队与分化现象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人文环境的改变

当今绝大部分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有家人接送,上学期间也多受教师的关爱与照顾。而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无论是教师或家长,都有意识地让孩子多一点自立、多一点自制,更多的是将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无论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多了一些理性和责任。

(二)教育方法的差异

小学数学内容多以归纳的形式呈现,大多由具体情境导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思维坡度小。由于受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有限知识储备的制约,教师的教学也十分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现、铺垫和引导,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体验,十分关注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和接受情况。

(三)课程内容的差异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在课程内容上不仅存在着知识点多少之别和深浅之分,即使是少数相同内容,其着眼点、侧重点也明显不同。一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内容及其要求有较大差别。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少、要求低,大多是数的认识、计算和简单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作业思维层次浅、难度低。二是初中数学正式由数的学习转移到(代数)式的学习,进入由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构成和支撑的初等数学大厦。

(四)教育目标的差异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小学生采用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升入初中就读,导致了小学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度明显下降,教学要求明显降低。即使小学有阶段性质量检测,但是由于小学数学试题多为3步以内的数字计算,思维层次浅、难度小,大多数小学生仍然能够获得满意的分数。

二、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效衔接的几个主要点

(一)把握相关知识联系与区别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部分内容是相通相融的,只不过是深浅与要求、呈现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同而已。例如,负数、式与方程、平行与相交、对称、平移和旋转、三视图等,这些都是小学与初中数学共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初中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相关内容的前后联系,切实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努力促进这些内容的自然融合和有效衔接。同时深入了解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思想方法方面的联系。例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涉及转化、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解应用题时,通常需要借助于画线段图、列表等手段,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等思想的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在初中数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中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应该适时地组织学生回顾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思想与方法,促进新知识的正迁移。对初中教材突出要求的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和理性思维等,可以采用减少坡度、降低难度、放慢进度、适当铺垫等方法,逐步渗透、分步到位,从而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自然过渡。

(二)把握小学生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切实把握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初中生虽然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让他们真正习惯于用符号意识和函数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情境化,同时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归纳、概括的机会,逐步提升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及时,以便他们明辨是非、纠正错误,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多激励少批评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中肯、恰当,切不可无原则地随意肯定、廉价鼓励,更不能过于严苛,动辄否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端正教育思想,重视习惯养成

中小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正因为如此,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短期目标,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应该让他们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体现在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上。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取知识、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合作交流是汲取他人智慧、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读书、敏于反思、善于交流、敢于质疑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探索并逐步掌握寻根问底、逆向思维等分析问题的好方法,进而收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还表现在独立性和自主性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够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依赖性较强、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三、总结

义务教育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而解决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

[2]张春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J].才智,2015(06).

[3]刘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J].学周刊,2013(09).

猜你喜欢

衔接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