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2018-08-13徐子明张莲芝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想象力

徐子明 张莲芝

摘 要:美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视觉审美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创作环境,把最适合幼儿的、最具有表现力的材料提供给他们,让他们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根据材料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幸福快樂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审美;想象力

我园针对美术教育组织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开展了“创意美术”课题研究,围绕“幼儿绘画”的教学活动开展了深入的研讨。有人说,美术教育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得太多,幼儿的思想可能会变得死板,只会围绕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绘画和制作,影响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但如果教得太少,幼儿就会因为绘画技巧上的不足而在绘画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失去绘画的乐趣,对幼儿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笔者在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反思,对美术教学活动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美术教育中幼儿审美心理的变化

美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之间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并根据作品的形状、色彩、光线等要素,把握这些不同对象所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从而对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产生影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感知是幼儿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把握。当幼儿产生这种审美感知能力之后,他们会在美术活动中愿意选择感兴趣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欣赏内容。

二、美术教育中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力使幼儿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对象的感性认识上,而是能够使幼儿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对象存在的内在意义。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刚开始为幼儿呈现一个圆形涂鸦线条,幼儿会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慢慢地,幼儿开始命名自己的绘画作品,甚至在画面上画上寥寥几笔进行“添油加醋”,幼儿就可以讲出一个长长的故事;然后,幼儿把不在眼前的事物通过想象勾画出来,这样的举动说明了幼儿已经能够用符号来表征想象的事物,幼儿开始进入自由想象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幼儿都存在潜在的审美想象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幼儿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形式表达想象,而不要过多地要求幼儿用语言来表述他们的内心意向,当然,必要时也应该对他们的语言表述给予帮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美术教育充满了情感色彩

当幼儿准备在画纸上把自己的构思画出来时,他们通常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幼儿如果内心有重要的事情要表达时,他的绘画作品会表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发现几乎每个幼儿在画完一幅画或制作出一件手工作品时,都会流露出喜悦的情绪。由此可见,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能够增加幼儿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美术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的机会,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情感升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样,幼儿绘画时就可以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受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感。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轻松的创作环境,让他们大胆地、不受拘束地活动,而不是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用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此外,教师必须教给幼儿必要的美术技法,当他们感到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启发幼儿进行学习。当幼儿确定好主题后,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较好地表现这一主题,即怎么画、怎么做等问题。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考来代替幼儿的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幼儿身上,否则就失去了美术活动的意义。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问、谈话等启发活动的时间安排,应该在幼儿动手创作之前进行,幼儿创作过程中不要随意与幼儿进行谈话,更不能指挥幼儿进行创作。

总之,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深远。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美术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幸福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责任编辑:闵 婕 周玉梅)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