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8-08-11宋文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宋文颖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不仅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数学知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对其后期数学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导学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也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文章主要是就小學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导学式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162-02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假如小学数学教师不及时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话,那么不仅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而且也也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而导学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其不仅打破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原则分析

1.重视导学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时,必须对导与学的紧密融合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时,做好引导的准备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其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而且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2.突出思维训练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时,必须充分发挥导学的优势,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由于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不同类型的数学思维方式,即便是一道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也会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必须加强针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力度,在导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思维发散,才能实现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目的。

3.应用合作互补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教学方法时,必须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由于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在导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加强团体合作的方式,促进其团队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才能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4.广泛引入范例

严格的按照范例性原则开展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导学的内容,然后通过讲解经典案例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导向进行积极的引导,确保学生迅速的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5.及时进行更正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方式,必须及时的对学生在导学式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果,为其及时的发现和更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课堂实施

1.情境导入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通过运用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活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看导学式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2.导学新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以生活问题为基础营造的教学情境,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合作方式以及时间的安排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避免出现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发生,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应用实践

帮助学生将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是导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引导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确保导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数字加减法运算的知识后,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运用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4.课堂小结

在课堂导学完成后,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课堂总结,针对学生在导学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综合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及时的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对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确保导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与课堂教学知识之间共鸣的产生,而且对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导学过程中,必须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导学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搜集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资源,然后将这些教学资源制作成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而且随着教学情境创设的完成,也为导学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为了学习数学知识和工作的基础,如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佳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数学基础出现不牢固的现象,最终对学生未来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达到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时,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导学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希韶.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2018,04:40.

[2]金崇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设计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1:102.

[3]杨秀婷.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76.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浅析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