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2018-08-07郭修芹

关键词:阳上亢钩藤症候

郭修芹

(莒南县坊前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617)

中医疾病治疗,一直采用辨证论治,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主流方式。中医治疗高血压时,一直坚持其分型标准,进行必要辨证论治[1]。我院根据多年治疗经验,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采取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标准符合;未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医院伦理会批准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40~72岁,平均(51.43±8.76)岁;病程1~15年,平均(7.61±2.85)年;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平均(52.11±8.85)岁;病程1~15年,平均(7.75±2.9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tid。

观察组:卡托普利治疗同对照组,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天麻15 g,钩藤15 g,丹参15 g,杜仲15 g,炒白芍15 g,栀子10 g,桑寄生15 g,石决明15 g,怀牛膝15 g,茯神10 g,益母草10 g。辨证加减:心烦不寐者加合欢花、炒枣仁、夜交藤;头痛头晕者加泽兰叶、地龙;咽干口苦者加芦根、龙胆草。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

1.3 评价指标[2]

中医症候评分:根据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每症状0~9分,总计27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2.45±2.16 2.16±1.26对照组 22.46±2.17 4.87±1.32 t 0.023 10.501 P 0.491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组别 时间 舒张压 收缩压观察组 用药前 168±10 104±8用药后 131±11 85±9对照组 用药前 167±11 103±9用药后 141±13 95±10两组 用药后 4.152 5.256 t P 0.000 0.000

3 讨 论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变与五脏有关,阳亢为标,阴虚为本。脏腑阴阳失调,气机升降紊乱,风火内生,致高血压。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中医认为宜调整脏腑功能,做到平肝潜阳、滋肝补肾原则,以此降低血压。

天麻钩藤汤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作用,通过平肝潜阳、清热凉血、滋肝补肾、潜阳熄风作用,以此控制患者血压。基本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在现代药理研究[3]中,天麻起到缓解眩晕效果;石决明、怀牛膝平肝潜阳、平肝熄风;黄芩、栀子清热凉血、平肝降火;茯神、夜交藤宁心安神;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现代药理研究中,丹参能扩张体内微血管与冠脉,以此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同时该方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此改善机体血脂代谢水平,降低血压,保护患者血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药天麻钩藤汤治疗,能积极控制患者血压,减轻患者心悸、头痛、眩晕症状;同时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充分发挥血压控制作用,也间接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利于患者血压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但对其不良反应,临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阳上亢钩藤症候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更正说明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华钩藤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