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I表现

2018-08-06陈少贤曾向廷郑少燕许壮勇林黛英吴先衡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多形性腮腺包膜

陈少贤,曾向廷,郑少燕,许壮勇,林黛英,吴先衡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广东 汕头 515041)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CA)是一种少见的腮腺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1.0%~7.5%,是腮腺良性肿瘤的第三大常见类型,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1]。BCA预后良好,除膜性型外,复发率很低,大多数患者均采取保守手术治疗[2]。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多参数成像,不仅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边界、包膜、囊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通过DW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等特殊成像方法,显示肿瘤内微观结构变化及生理特征。术前MRI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为BCA的临床与MRI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40~83岁,平均53.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垂下逐渐增大无痛性肿块,病程2个月~10余年。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 T超导型MRI扫描仪,头颈矩阵线圈。常规扫描:冠状位 Tirm 序列(TR 3 000 ms,TE 39 ms,TI 220 ms),横轴位 T1WI(TR 550ms,TE 8.7ms)、T2WI(TR 4800ms,TE 79ms),DWI(EPI序列,b值 =0、500、1000s/mm2),层厚4 mm,层距1 mm,FOV 200 mm×200 mm。其中2例3个病灶行常规增强扫描,8例8个病灶行动态增强扫描(DCE)。DCE参数采用脂肪饱和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R 5.08ms,TE 1.74 ms,翻转角15°),启动扫描序列后在第4个动态时相时,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射对比剂Gd-DTPA,剂量0.1 mmol/kg体质量,流率2 mL/s,后以相同流率团注20 mL生理盐水冲管,期间连续扫描,DCE共采集32个时相,扫描时间5 min 20 s。DCE扫描结束后再行常规增强扫描。

1.3 图像处理 DWI利用设备自带软件自动生成ADC图,并在ADC图上ROI测量ADC值,ROI放置在肿瘤实性区域,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DCE数据采用机器自带Mean-Curve软件进行处理,将ROI设置在强化最明显的区域,避开血管、出血或肿瘤边缘区,自动生成TIC。 根据Yabuuchi等[3]将 DCE 的 TIC分为4种类型:持续上升型;速升速降型;平台型,较快上升后处于平稳状态;平线型,无明显强化。

1.4 图像分析 所有图像均由2位诊断经验丰富的MRI诊断医师独立分析,意见不一致时商讨达成共识。评价内容包括肿瘤在腮腺内的位置、大小(病灶最大长径)、形态、边界、信号、是否有包膜及包膜的完整性、是否出血、囊变、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模式、DWI及ADC值范围、伴随改变;信号强度以周围正常肌肉为参照。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及一般特点 11例共12个病灶,10例单发,1例左右侧各1个(图1)。左侧8个,右侧4个。8个位于腮腺浅叶,4个位于跨腮腺深浅叶。病灶长径1.0~5.0 cm,平均2.53 cm。11个边界清楚、光滑。9个呈圆形或卵圆形,3个出现浅分叶。12个边缘均见线状长T1短T2信号包膜,11个病灶包膜完整;1个病灶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

2.2 病灶信号、DWI表现、强化特点 病灶与同层面肌肉相比,呈等T1稍长T2信号,但均低于正常腮腺信号,以实性病灶为主(图2)。病灶一般情况、ADC值、TIC、病理类型见表1。8个出现大小不等囊变区,3个囊变区内见短T1短T2信号,出血并形成液-液平面并可见壁结节(图3)。DWI高b值图呈稍高信号,12 个病灶 ADC值(0.945~1.285)×10-3mm2/s,平均(1.121±0.189)×10-3mm2/s。

表1 1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临床、MRI表现及对照病理结果

图1 女,83岁,双侧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 图1a 横轴位T2WI,肿瘤呈中等稍高信号,右侧病灶内外周见小片囊变高信号 图1b 横轴位T1WI,病灶呈低信号 图1c 横轴位增强T1WI,病灶明显强化 图2女,59岁,左侧腮腺BCA 图2a T2WI病灶呈中等稍高信号 图2b T1WI病灶呈低信号 图2c DCE-MRI病灶强化模式为速升速降,TIC呈B型 图3 男,49岁,左侧腮腺BCA 图3a T2WI肿瘤大片囊变呈高信号,出血呈低信号,内部呈液-液平,边缘壁结节向腔内隆起,周围见线状低信号完整包膜 图3b T1WI囊变、含黏液呈高信号,出血呈中等稍高信号 图3c DCE-MRI示壁结节强化明显,TIC为平台型

3 讨论

腮腺BCA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源性肿瘤,1976 年由 Kleinsasser和 Klein 首次报道[4]。镜下腮腺BCA由基底样细胞构成,间质富于细胞和血管,缺乏多形性腺瘤中黏液软骨成分,在肿瘤中基底细胞通常是以一种排列方式为主的多种结构。根据细胞排列方式,腮腺BCA分为实性型、梁状型、管状型和膜性型;膜性型可为多结节、多灶性,不完全或无囊变,膜性型BCA具有与其他型不同的生物学行为,术后易复发、恶变[5]。

腮腺BCA临床症状隐匿,多以耳垂后缘无痛性肿物或腮腺区局部疼痛不适来诊,老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 1∶2[5],病程较长,最长可达 30 年[6]。 本组中位年龄49岁,平均年龄53.4岁,男女发病比例差别不大,可能由于例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

腮腺BCA常单发,双侧十分少见[7],好发于腮腺浅叶,也可位于深叶,体积一般较小,肿瘤直径≤3 cm,本组病灶平均 2.53 cm,与文献[1-2,5-9]基本相符。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无或仅有浅分叶状,具有腮腺良性肿瘤一般MRI特征:边界清楚、光滑、包膜完整。本组1例病灶包膜不完整、边界部分不清,病理提示细胞增生活跃。

腮腺BCA肿瘤的实性部分在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均低于正常腮腺信号,这与多形性腺瘤在T2WI上信号高于正常腮腺不同,可能是BCA细胞成分多、排列紧密及缺乏多形性腺瘤所含的黏液样及软骨样基质所致。BCA由于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故易发生出血、坏死引起囊变,呈多种信号改变,文献[8]报道88.2%的病灶可发生囊变,且囊变程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两者间囊性变比率阈值为0.65[1]。肿瘤出现较大囊变区时,囊壁常可见自肿瘤边缘向中心突起的大小不等、强化较明显的结节,病理上主要为基底细胞巢围成的小管状、梁状结构[9]。 本组 8 个病灶(8/12,66.7%)发生囊变,3个出血合并较大囊变区。腮腺BCA钙化少见[7],且 MRI对钙化显示欠佳。

腮腺BCA常规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这与病理上BCA含有丰富线样内皮血管网(主要为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有关。本组BCA的DCE-MRI呈平台型(6/8)或快进快出型(2/8)强化模式,在BCA中肿瘤细胞、血管、导管腔、基质、纤维化以各种比例混合。这些比例的不同导致了DCE-MRI图像上的各种TIC类型[1]:平台型,中等基质、纤维化的细胞成分及丰富线样内皮血管网显示早期强化,后期细胞外间隙大、延缓了对比剂廓清,导致呈持续强化;速升速降型,细胞成分优势区域、细胞致密、细胞外间隙较窄,使得渗透到血管外间隙对比剂停留时间较短,对比剂快速廓清,显示早期强化和高廓清率。BCA在DCE-MRI中具有腮腺恶性肿瘤的TIC类型[10]。笔者尝试将BCA病理分型与TIC分型对应性分析,发现其缺乏相对特异性,但所有强化病灶早期均表现为明显强化。

腮腺BCA高b值DWI图呈稍高信号,ADC值较低,本组病理结果示BCA基底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间隙较窄。文献[11]报道DWI能反映组织中水分子弥散情况,ADC值的大小可间接反映肿瘤细胞的密度及水分子弥散受限情况,并根据肿瘤组织的ADC值来推测其可能的病理类型,BCA的ADC平均值为(1.06±0.23)×10-3mm2/s。 张孝常等[8]报道 BCA 的ADC 平均值(1.158±0.020)×10-3mm2/s,高于腺淋巴瘤,低于多形性腺瘤。取阈值为1.31×10-3mm2/s,鉴别诊断BCA和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和91.7%[1]。 本组BCA的ADC平均值为(1.121±0.189)×10-3mm2/s,与文献[1,8,11]基本相符。BCA的ADC值介于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之间,BCA的ADC值与腮腺恶性肿瘤有重叠。

腮腺BCA主要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腮腺恶性肿瘤鉴别:①多形性腺瘤,中年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较BCA略轻,约40岁。因含黏液及软骨成分,平扫信号一般不均匀,以实质性肿块居多,内见斑点状囊变,呈沙砾样改变[12],囊变发生率及程度较BCA低。多形性腺瘤ADC平均值高于BCA[11],DCE呈渐进性强化,TIC以持续上升型为主[10]。②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与长期吸烟有一定关系,多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好发于腮腺浅叶后下部。腺淋巴瘤坏死囊变区亦可较大,信号多样,但病灶实性部分T2WI呈等或较低信号,DWI具有较低的ADC值,平均值(0.721±0.103)×10-3mm2/s,明显低于腮腺BCA[13],DCE 强化模式多呈 B 型[14]。 但有时 BCA 的TIC与腺淋巴瘤有重叠,此时联合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③尽管腮腺BCA的ADC值及动态增强扫描TIC类型与腮腺恶性肿瘤有重叠[10],但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可呈分叶状,信号不均,边缘模糊,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多呈浸润性生长,结合常规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有些低度恶性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时,此时难以鉴别。

综上所述,腮腺BCA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为单发结节且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小于3 cm,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易发生囊变;BCA的ADC值低于多形性腺瘤,高于腺淋巴瘤;DCE TIC多呈平台型;综合采用MRI多种成像方法,可提高腮腺BCA术前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多形性腮腺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鼻中隔多形性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