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值联合胎盘体积在评估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

2018-08-06李功祥林小影钟会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子痫动脉血发型

李功祥,林小影,黄 杰,钟会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发生在20~32孕周时称为早发型PE,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早发型PE的病因尚未明确,只能在发现后对症治疗,易造成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预后,故有效防治该病对确保妊娠期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通过对比早发型PE和正常孕妇的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值胎盘体积,探讨其对评估早发型PE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发型PE作为早PE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正常组。纳入标准:①单胎、孕妇年龄20~40岁、孕周18~20周;②研究对象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精神病病史或沟通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月经不规律或有吸烟、酗酒、长期服药等习惯者;②检查前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畸形等疾病;③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早PE组:年龄 22~40 岁,平均(31.47±4.57)岁;孕周 18~20周,平均(19.24±0.67)周;孕次 0~4次,平均(1.68±0.57)次;产次 0~2 次,平均(1.08±0.37)次。正常组:年龄 21~40 岁,平均(31.28±4.51)岁;孕周18~20 周,平均(19.20±0.65)周;孕次 0~4 次,平均(1.62±0.55)次;产次 0~2 次,平均(1.02±0.35)次。2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检查均由同一名高年资超声医师完成,采用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4C-D凸阵探头(频率1.5~4.6 MHz)。受检者排空膀胱取侧仰卧位。先行常规超声检查,经腹壁探查,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以评价其发育排除畸形;后常规寻找并确定脐带位置,在脐动脉血流近胎盘入口处选取取样点,设置脉冲取样线与血管夹角<20°且接近0°、连续稳定标准波形>5个时截取图像,连续测量3次PI值取平均值;换用三维RAB4-8-D探头(频率4.0~8.5 MHz)重点探查胎盘结构、附着部位,显示最大胎盘直径的平面后固定探头位置,将覆盖整个胎盘,设扫描角度为85°,调节增益、深度至清晰示胎盘界限和机械指数<0.9、热指数<0.3,慢速扫描整个胎盘,勾画出12个层面上的胎盘边界,测量胎盘的长径、宽径、厚径,检查期间常规保存、记录图像和数据。胎盘体积(cm3)=4/3×[π×长径/2(cm)×宽径/2(cm)×厚径/2(cm)][4]。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方法对早发型PE的诊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比较(表1)早PE组脐动脉血流P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早PE组胎盘体积明显低于正常组(均 P<0.05)(图 1,2)。

表1 2组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比较(±s)

表1 2组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比较(±s)

注:PI,搏动指数;PE,子痫前期。

组别 例数(例) 脐动脉血流PI值 胎盘体积(V/cm3)早PE组 100 1.16±0.13 66.09±4.27正常组 100 0.88±0.09 74.24±4.51 t值 17.709 13.123 P值 <0.001 <0.001

图1 32岁,孕38周,早发型子痫前期(PE)的脐动脉血流频谱图,PI值为1.12

图2 32岁,孕38周,早发型PE的胎盘三维图,左上为纵切面、右上为横切面、左下冠状切面、右下为三维图,胎盘体积为68.32 cm3

2.2 不同方法评估早发型PE的ROC曲线分析ROC曲线显示,脐动脉血流PI值以>1.00为临界值时评估早发型PE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86.00%(86/100)、84.00%(84/100)、85.00%(170/200),胎盘体积以<68.50 cm3为临界值时为82.00%(82/100)、78.00%(78/100)、80.00%(160/200),两者联合时为 96.00%(96/100)、94.00%(94/100)、95.00%(190/200)(图 3)。

2.3 不同方法评估早发型PE的效能比较 在评估早发型PE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脐动脉血流PI值联合胎盘体积时明显高于两者单独(P<0.05);两者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图3 不同方法评估早发型PE发生的ROC曲线;UA,脐动脉;PI,搏动指数

早发型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指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及时、精准、有效地监测和预防对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7]。

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可有效显示组织、器官中的血流情况,已被应用于PE的评估中[8]。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气体交换的载体,通过检测胎盘内母体和胎儿的血循环,能有效评估母体的血流循环状态,其中临床上常用脐动脉血流PI值诊断PE的发生,其水平上升,则提示脐动脉血流阻力增加[9-10]。子痫前期患者大都在胎盘娩出后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快速缓解,提示胎盘生长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11-12]。

本研究通过检测早发型PE和正常孕妇的脐动脉血流PI值及胎盘体积,发现早PE组脐动脉血流P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胎盘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组,表明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与早发型PE的发生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在早发型P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母体出现一系列的血管生理性变化,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全身小动脉痉挛等变化,可使胎盘增厚生长,导致胎盘血供循环障碍,胎盘灌注减少、缺血缺氧,造成胎盘绒毛小动脉痉挛、梗死、水肿等情况,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阻力增加而表现为PI值较高。另外,脐动脉血供降低,导致胎盘营养不足无法维持其生长、发育,表现为胎盘体积较小。同时,ROC曲线显示,脐动脉血流PI值以>1.00为临界值评估早发型PE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00%、84.00%、85.00%;胎盘体积以<68.50 cm3为临界时为 82.00%、78.00%、80.00%;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能作为评估早发型PE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此外,本研究中PI值与胎盘体积联合评估早发型P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6.00%、94.00%、95.00%,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应用,表明两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评估效能。本研究提示对高风险人群(如脐动脉血流PI值以>1.00或胎盘体积<68.50 cm3等)应积极做好相关检查,以防治早发型PE的发生。

综上所述,脐动脉血流PI值、胎盘体积与早发型PE的发生有关,检测两者水平有利于评估该病的发生,且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评估效能,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子痫动脉血发型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如何防范子痫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首次发现与先兆子痫相关的胎儿基因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