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思考

2018-07-31刘光林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思考

刘光林

摘 要 高校共青团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先进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必要性和多重属性,阐述了高校共青团改革中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服务中心与独立工作、“去四化”与“强三性”等关系,提出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找准定位职能、创新方式方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深化改革 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出发,对群团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为共青团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把握好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几重属性

(1)高校共青团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执政治国的群众基础。共青团具有联系青年的天然优势,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推进共青团改革、发挥共青团职能是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强调“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决定了与党特殊的政治关系,团建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党建就要抓团建。因此,高校共青团改革不仅是群团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校共青团改革是党的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7月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为群团工作改革吹响了战斗号角。随后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对群团工作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从领导机制、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方法等五大方面、十五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高校共青团是群团改革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在全团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和源头性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发挥了良好作用,但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高校共青团组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问题相对突出,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影响”的现象;有些共青团团员干部对青年思想动态掌握不透,所需所盼掌握不全,服务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的手段缺乏创新,团员的荣誉感、集体感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高校共青团就会不断边缘化,凝聚、团结、服务青年的作用就会不断弱化,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能就不能实现。高校共青团改革,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指示,因势而变、因变而改、因改而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

(3)高校共青团改革是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目的来看,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观念意识的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共青团作为党在高校的助手和后备军,面向的主要群体是青年学生,具有鲜明政治属性和健全组织体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优势,对推动高校实现一流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目标,高校共青团改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在吸引青年学生、组织青年学生、凝聚青年学生、服務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引领列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核心任务,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奉献力量。

2 处理好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1)高校共青团改革中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的关系。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必须把握好改革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关系,二者责任理不清,改革就有可能不会“动真格”“见实效”。从改革的整体来讲,高校党委是定方向、明目标,高校共青团是破难点、强落实。关于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的群团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要明确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中央群团改革文件可以看出,统筹和指导共青团改革是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必须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落实和创新党建带团建制度,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强群团工作本领,有效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青春力量。关于工作责任,改革是高校共青团自身的改革,是共青团焕发新的活力、赢得新的优势的关键一招,共青团自身必须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等要求,在关键问题和共性难题上“动真格”,做好顶层设计和任务分解,在体制机制、组织创新、工作创新等方面担当任责,把工作责任精确发力、精准落地。

(2)高校共青团改革中服务中心和独立工作的关系。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指出,“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高校共青团既具有共青团组织的属性,也具有大学组织的属性。因此,高校共青团改革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和独立工作的关系,既要围绕学校党委行政中心工作大局搞好“自转”,又要凝聚服务维护青年学生搞好“自转”,实现服务中心和独立工作的协调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中心也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高校内涵式发展大局。共青团必须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投身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的主战场,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组织育人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园民主治理、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力量,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共青团要独立自主地工作,就必须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完善和落实青年工作政策,在学校制定涉及青年学生的利益的政策制度时,应深入调研青年学生的意见建议,积极向学校反映合理合法的青年声音,是学校能及时了解青年的心声、照顾青年的利益。在学校的重大改革举措、涉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青年学生没能深入理解和把握的,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引导,号召青年听从党的指示和安排,和党保持一致,使共青团在学校该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共青团改革中“去四化”和“强三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体工作会议中,深刻剖析了群团组织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明确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是脱离群众,要求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四化”问题是高校共青团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正常”状态,是“三性”弱化淡化的结果高校共青团改革首先必须是“四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性”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点是破除“四化”,改革的目的是强化“三性”。从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实际来看,“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行政化、贵族化”现象要弱一些,“机关华、娱乐化”程度要重一些。高校共青团的机关化主要表现是一些团组织和团干部“热”在机关,“冷”在基层,很少直接和青年群众谈心交朋友,真正为青年群众排忧解难,脱离了与青年的密切关系;另外一些就是一些学生干部作风存在问题,把团干部当成“学生官”,让同学们反感起到不好的影响。高校共青团“娱乐化”主要要表现在活动开展满足学生的娱乐追求,满足于唱唱跳跳、吹吹打打,忽视针对学生的政治方向、素质教育、思想指导或者学术修养提高,不能为青年学生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和思想养分。因此,高校共青团改革中要把握好“去四化”和“强三性”的关系,把握好“四化”问题中主次关系,弥补工作短板,突出问题关键,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占领好青年这个主阵地,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3 推进好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几点建议

(1)突出政治性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要坚决接受党的领导这个政治方向,牢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个第一传统,坚持“高举团旗跟党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贯彻落实好党的意志和主张,承担起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青年学生最广泛地凝聚和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勤奋学习、建功立业。要强化思想政治领导这个核心使命,把思想引领贯穿与团学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和高等教育思想,富有成效地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入研究和遵循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教育引导工作规律,以“四进四信”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主题团日”等载体鲜活、感染强烈、形式新颖的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共青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突出群众性找准团的定位职能。共青团具有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能、桥梁和纽带职能、代表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基础都是在青年身上,失去青年这个主体和阵地,共青团就失去了生存基础和工作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团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使服务好学校中心工作与服务好青年学生有机结合,当好青年学生精神之家、情感之家和成长之家。要改革团的运行机制,既要改革高校团的机构设置,打造“职能科室+专项工作委员会+学生组织中心”的工作机构模式,又要改革团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注重从青年优秀教师和学生中选取代表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要加强和完善基层团组织建设,构建以团委为核心、学生会、学生社团为环绕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探索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扩大团的覆盖面,夯实团在基层青年学生中的组织基础。要改革团的服务方式,突出凝聚青年、服务青年,落实细化“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等制度,建立健全落实直接联系青年、开展“驻院蹲班”等办法,深入到青年群众当中,围绕解决青年学生思想上的疑虑问题、学习上的认识问题、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工作上融入问题做实实在在的工作,重点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难、新生和毕业生等学生群体开展精准化工作,和他们交朋友、心连心,实现“无缝化”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青年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心甘情愿跟着团组织走。要在维护青年师生的合法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拓宽收集传递青年学生心声的渠道,发挥桥梁纽带做好“上传”和“下達”工作,积极有效参与校园民主治理和事务管理,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让共青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师生想得起、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的组织。

(3)突出先进性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共青团之所以定位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其从创建之日起就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以先进的目标为追求、以先进的青年为队伍。高校共青团不仅承担着服务青年师生接受知识和技术的使命,更承担着培养青年师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带领青年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使命,其必须组织青年师生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把党的主张和要求宣传贯彻到青年中去,善于把青年的声音传递给党组织,提高青年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真正把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思想意识观念先进、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之家和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强大后备军。要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引导学生在校养成良好学风搞好学业的同时,围绕文化艺术、公益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提升青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科技竞赛、学术讲座、创新发明等活动,提高青年师生的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服务、爱心奉献、结对帮扶等志愿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教学第一课堂”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有效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开展格调高雅、内容向上、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五四”“十一”“九·一八”“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师生的历史自觉和“四个自信”。要强化互联思维和互联网阵地,建好用好“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平台,培养青年意见领袖,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发出青年好声音,占领网络主阵地,汇聚青年正能量,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07-08.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王红晓.新时期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的路径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2017(6).

[4] 张秀峰.群团改革背景下推进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6(4).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思考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