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7-30王新荣张霞王晓霞李延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实践能力课程教学

王新荣 张霞 王晓霞 李延斌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但现阶段部分地方高校的工程教育仍存在较严重的科学化问题,使得毕业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较弱。那么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工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已成为地方工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要结合佳木斯大学机械专业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形成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实践能力为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工程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86-02

目前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脱节。理论教学体系普遍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确定授课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则缺乏足够的工程训练,缺少必要的实习实训项目;能力培养目标层次不够清晰,系统性不强,与创新创业结合不紧密。那么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目前工程人才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佳木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改革,以突出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为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输送合格的卓越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数量居世界第一,但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工程教育的特色不明显,存在比较严重的科学化问题,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不深入。学校与企业交流不紧密,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安排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课程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缺少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课程考核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往往单纯以卷面成绩考核评价学生,缺少能力考核内容。教师普遍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从事研发工作的经验,缺少必要的工程素养,在授课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

(三)對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部分学生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工程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们工程意识淡薄,常常处于被动受训状态,缺少主动参与工程训练的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合作能力、管理素质和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造成工程教育薄弱、人文教育缺乏等问题。

(四)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毕业生存在着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较弱,知识面狭窄,创新精神不足,职业意识比较淡薄,岗位适应慢,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等问题,与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脱节。

二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目前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本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深化专业知识结构入手,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使学生在校时获得生产一线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强化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第一,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融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在社会上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构建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第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依托于工程训练开展校企合作,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生产技术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第三,在保证学科重点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设置进行整合及优化,以知识应用为目的,以知识够用为准则。在教学中以传授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知识为主,以传授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为辅,形成了“一主、二辅”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计划中落实。

总之,在人才培养中知识传授强调实用性,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训练强调综合性,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涉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法,推行“基于项目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工程思维,将工程意识融入教学内容。以来源于企业的设计项目或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针对工程项目提出科学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在产品体系中的关联位置,学生通过整理、归纳和推理,促进知识增长和技能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一边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一边开展项目实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做中学,学以致用。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知识获取能力、应用能力,还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采用精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丰富课程内涵,理论联系实际,推行案例导向,启迪引导学生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途径。通过引入典型的案例,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使整个教学过程如同师生共同攻关,工程实际问题便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案例教学法使教与学相融,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学生思维活跃,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获得了探索实际问题的训练。

(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本质是工程实践,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与训练。根据应用型人培养要求,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机械专业教学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按照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能力培养由弱到强,将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设置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技能训练、应用能力训练、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针对不同层次的模块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按照课堂、校园、企业三位一体的方式组织教学,构建出“课内外相结合,模块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安排有通识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工程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第二层应用能力训练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安排有专业实验、工艺夹具设计、液压泵设计、生产实习等。第三层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模块,主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安排有综合实践周、机床拆装与测绘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第四层创新能力训练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安排有科技创新与科研训练实习、科技创新竞赛、“TRIZ”杯大赛等实践环节。按照课内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拓宽了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构建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紧密依托行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良性合作机制,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1 实习实训推行“双指导制”

将企业中专业知识扎实、工程经历丰富的专家纳入实践教学,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将企业工程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校教师渊博的知识结合起来,联合教学,优势互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

2 毕业设计实行 “双导师制”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能充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提倡“真题真做”,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参与企业工程研发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并编写相应的技术报告,使学生受到项目研发过程各个环节的训练,如调研、查找资料、方案构思、方案论证、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把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

在高校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注入大量的企业参与元素,使人才培养不仅在高校的课堂上,还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现场中。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及设备条件,挖掘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学生论文的选题,发表出能真正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工程性论文,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工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高校既可获得人才培养的资源,又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服务于企業,使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罗高涌,张瑾. 基于CDIO 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探索究,2011(5).

[2]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

[3]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4]曾永卫,刘国荣. “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5]王新荣,张霞,王冬,等. 高等工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实践能力课程教学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