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话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018-07-28米静,杨世暄,陈玉艳

教师·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高中数学

米静,杨世暄,陈玉艳

摘 要:对话教学是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文章从课程改革需要和复合型人才需求出发,阐述了对话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通过积极性刺激、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话教学的实施意义。

关键词:对话教学;实施意义;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19

课题项目:银川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YJKG15-0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米 静(1987—),女,山东单县人,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多元化教育。

对话教学融合着诸多教学理念中的先进思想,可以使学生在对话中获得知识的升华,感知细化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对话教学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再是知识的受众,而是新课改下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对话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从传递与被动接受的关系逐步转化为共同学习和共同探索新知的关系,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走向对话教学。

一、对话教学符合新课改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学改变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更多地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观点和行为。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也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概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互相学习和启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从真正的交流中获得收获,听取、借鉴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理解、共同进步、共同分享,实现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学习社区。这种教学模式不单是一种富有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内在的精神交流。

二、对话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传统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的传授多基于“灌输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多半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传递的声音都是教师的声音,学生很难有机会表达或者发表言论。仔细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对话,可以看出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接受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关心的是学生习得知识的范围,而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曾考虑。对话主要由教师来问学生问题,虽然有一些互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上较少看到,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知识,学习成绩不会得到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会下降,造成放弃学习数学的想法产生。传统教学强调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智力发展,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一定程度上会磨灭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难以得到平衡。借鉴国外的学习经验,我们发现在短时间内通过对话可以快速传授知识,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学会质疑,通过对话教学完成课堂的有效教学,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话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对话是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话教学已经逐步渗入到当前的教学中,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且意义深远。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不断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样长时间下来,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惰性,只会记住现有的结论和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以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深层次地体验到知识的本质,尤其对于高中数学中很多公式、定理的源头,不能知其所以然。学生不能探究知识层次递进的关系,不能掌握学习的本质,就做不到对知识的完全吸纳。有些学生在老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中还很容易睡着,不能集中精神听课。在测评中,通过考试这根准绳也一定程度地会刺激学生的心灵,多次欠佳的成绩势必会挫败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以自主的心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拓宽知识范围,才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快乐地学习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技能,激发出更为饱满的学习热情。

2.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数学知识枯燥、难以理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好的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动性。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良好,掌握知识的层次较浅,多半原因都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较为刻苦,开展了“题海战术”,但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较为低效,认知层面也较为浅显。对话教学可以展开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自我反思,在对话中思考,在交谈中掌握知识的来源,这样反思、归纳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渐渐向更深一层迈进。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会让他们在考试测评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3.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个体,复合型人才是这个社会强烈的需求。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的复杂不是简单的言语可以概括的,学生如不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赋予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主导学生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对话教学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开创思维的天堂,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加工,甚至产生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存在的批判精神,或者在学习中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提炼出创新。对话教学会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对自我知识的反思都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思想,通过与不同学生的沟通,学生可以获得一题多解的乐趣。当然,在知识的构建中,也存在着碰撞、质疑、批判。对于合理、科学的,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而对于未知的新鲜的事物,在对话教学的情境中,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创新和批判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4.有利于培养学生交往沟通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当今的社会处处充满着竞争和挑战,时代的主旋律时刻唱响着合作、共赢。社会的大背景就要求学生学会沟通、与人交流。竞争是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有了进取心的学生会更快地走在前面。对话教学在教会学生聆听的同时,也教会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诉说自己的情感体验,大胆地对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展示自我。这是以往教学不能赋予学生的功能,是无法超越的。

5.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甚至创造知识,这个过程中的创造力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我反省提高的。对话教学关注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学生在对话教学的情境中学会与人的沟通、交流、合作。教师教授的知识毕竟是书本上的,不是活的。学生必须客观地进行知识的再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成功的教学是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会运用知识进行判断,能够形成自我的知识网络并熟练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关于知识、思维、行为的限定,而是让学生展现个性,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多视角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宽范围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中选取一条适合学生自己的路线。这样学生掌握的才是自己的知识,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聪.高中数学实施“异步共进”对话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2]舒 艷.当代对话教育理论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杨金鑫.初中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4]麦康玲.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85,150.

[5]冯乃辰.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大学课程的变革[D].太原:山西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高中数学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