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成人学校助推“三美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8-07-28张永远,郭腾飞

教师·中 2018年5期

张永远,郭腾飞

摘 要:2014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三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要建设以“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三美乡村”。文章作者经过调研发现,当地农村与“三美乡村”存在不小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加强道德引领——让村民弘扬美德;突出文化熏陶——让村民提升修养;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向德向善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从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引领村民开展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具体实践;通过打造文化家园、繁荣文化活动、搭建文化平台三个方面的具体实践研究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方法;通过家风家训、移风易俗、典型引领研究助推村民形成有良好的家风、文明的乡风和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新风尚。

关键词: “三美乡村”;道德引领;文化熏陶;文明乡风

中图分类号:G72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课题(17-宁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永远,男,浙江省象山县贤庠镇成人学校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创建“三美乡村”是浙江省宁波市政府推进的重要工作。“三美乡村”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2014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三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了要建设以“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三美乡村”。宁波市后续出台了《宁波市“三美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并组织召开了全市 “三美乡村”建设理论研讨会、工作动员会、工作推进会等,广泛开展农村墙绘制作和比赛活动等。

(2)目前“内在美”滞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美丽乡村”不仅要有“外在美”,让村庄生态宜居,而且要有“内在美”,使村庄温馨和谐。我们当地很多乡村有不少村民依然保持着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要形成崇尚科学、追求文化生活、丰富精神世界、重视自身健康、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加强学习意识等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还需要引领与改变。

(3)繁荣乡村文化,建设“三美乡村”是成人学校的职责 。 乡镇成人学校以“提升市民素养、助推地方经济、丰富社区文化”为根本办学任务,三大任务都涉及新型农民教育和“三美乡村”建设,也与乡镇成人学校的基本职能相符合,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对接政府,充分发挥乡镇成人学校的职能,通过实验探索,落实具体举措,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实现“三美乡村”的建设付出努力。

2.研究意义

一是促进农民形成道德高尚心灵美的需要。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目的也在于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我们围绕“道德高尚心灵美”这一目标,切实助推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养成、道德典型引领三项工作,引导农民群众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是促进乡村形成文化丰富生活美的需要。与村镇领导和群众一起,打造文化家园,丰富文化活动,搭建文化平台,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能有效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保证农村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三是促进乡村形成社会和谐乡风美的需要。进行和美乡风建设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倡生产生活新方式,摒弃陈规陋习,促使乡村不良风气和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塑造新的社会风尚。在和美乡风的沐浴和影响下,逐步形成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有助于在农村形成遵章守纪、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崇尚科学、节俭自强的文明新风尚。

二、研究的设计、研究过程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按照研究设计和具体时间,自2016年至今,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2.研究综述

虽然关于“三美乡村”创建的研究在研究文献中不多,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道德素质”提高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吕洋、李晓兰从道德教育、绿色心态、文化建设入手提出提高村民道德素质,树立乡村新风尚的做法;崔弘领从建构多月后载体、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氛围方面来提升村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值得借鉴。但关于“三美乡村”创建的实践研究基本是空白,在“三美农村”创建中,余姚市翁方村近年来先后建起了道德讲堂、家园馆、道德文化长廊等道德教育阵地,以道德教育、文明礼仪、科学知识等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宁波市宁海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我身边最可敬的人”等评选活动,使良好社会风尚已经在当地形成;宁波市北仑区的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以成人学校为主体,通过关注“美丽乡村”创建来开展农村“三美乡村”教育,这是本研究的突破之处。

3.概念界定

“三美乡村”指村民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諧乡风美。“道德高尚心灵美”是指村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操守;“文化丰富生活美”是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生活和美;“社会和谐乡风美”是指乡村有良好的家风、文明的乡风和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新风尚。

4.研究目标

(1)找出助推乡镇成人学校“三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2)探索乡镇成人学校助推“三美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

(3)提升农村成人学校服务“三美乡村”建设的有效策略。

5.研究内容

(1)研究“三美乡村”的建设背景以及本地建设情况。

(2)研究本地乡风和农民的文化生活、文化活动。

(3)研究助推乡镇成校“三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4)研究乡镇成人学校助推“三美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

6.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2)文献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1.行动框架(见图2)

2.实践运作

我们根据“三美乡村”建设的需求,设计一系列促进“三美乡村”建设的活动,形成了以“文化熏陶”“道德引领”“文明乡风”为核心的实践运作体系。

(1)加强道德引领——让村民弘扬美德。①讲道德。一是传统美德:借助“现身说法”“道德讲堂”宣扬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中华传统美德,提炼出美德的细化标准,从美德的知识宣传入手,使人们了解掌握传统美德的知识,让村民听得懂、看得见、做得到。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基层文化墙、宣传栏、报纸等载体,面向村民宣讲阐释解读“24字”,引导村民认知、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贴一批村民看得懂、接地气的公益广告和图说核心价值观的张贴画,悬挂在村主干道、街巷、文化广场等地方,帮助百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义利观:发放宣传册子,引发大讨论,引领村民抵制拜金主义、诚信丧失、为钱不顾道德良心、损人利己、无视法律、非法牟利等行为;引導农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讲良心、讲诚信,倡导勤劳致富,培育平等、竞争、契约、创新、公平与效率的意识,加强诚信、互利的道德宣传教育。②尊道德。一是心灵洗礼:每年通过贤庠社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组织一次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活动,拨动村民心灵深处的弦,给他们一次灵魂的洗礼。二是道德熏陶:开设道德讲堂,通过“讲故事、学模范、诵经典”“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村民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用道德的力量让村民接受心灵的撞击,找回久违的感动,思考做人的标准。三是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联合村镇相关部门开展多种评比活动,通过评选一批道德榜样,能够让道德先进典型拥有无限荣光,也会让人们看到道德榜样就在身边,让人感觉到榜样离我们并不远,从而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③守道德。一是村规民约:帮助村庄完善修订一批村规民约,让老百姓用自己制定的价值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规范村民言行,让村民形成自觉的道德遵循。每个村庄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相关制度和标准,形成规范,定期公示和监督。二是道德实践:开展“星级文明户”“学习之星”“贤庠好人”“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注重培育道德细节,引导村民自我纠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加强其道德养成实践。三是多元激励: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建好用好“善行义举榜”,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讲好典型故事,推进“善行象山”系列活动,弘扬最美精神,传播新风正气。

(2)突出文化熏陶——让村民提升修养。①打造文化家园。一是文化墙:浙江省象山县贤痒镇成人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村镇文化墙建设献计献策,根据不同村的文化特色和传统,策划了多种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文化墙,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移风易俗等为主,主要分为手绘文化墙和公益广告墙,打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景观,让广大群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二是文化长廊:我们研究借鉴了多方经验,与村镇领导一起策划文化长廊的设计,最终先定为“五廊”: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村史廊展示村里的历史,民风廊展示英雄人物,励志廊展示村里各方面的先进典型,成就廊展示各项事业发展成就,艺术廊展示乡土艺术成就。三是文化礼堂:我们通过母亲素养工程,宁波公益讲师团、老年大学文艺社团等渠道定期给乡村文化礼堂增加接地气的文艺演出和讲座,激活文化礼堂,丰富农村百姓文化生活,向村民传递真、善、美,引领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②繁荣文化活动。一是文化社团:我校结交了多个村的戏曲、舞龙、舞蹈、腰鼓、旗袍秀、书画等民间文化社团,学校定期给他们请老师开展业务提升培训和社团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同时邀请他们深入农村演出,在培训和演出中壮大社团队伍,激活农村文化活动并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鼓励有兴趣者组建民乐、书法、地方戏曲等业余文化队伍,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层次。二是文化下乡:我校利用自己的资源积极助推文化下乡活动,争取创造条件满足农民深层的自我提升需要,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层次。三是文化民俗:“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香囊鼓,龙舟下水擂战鼓”,利用端午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我校积极协助镇村积极开展碶头陈村七彩花田开游节、龙舟竞赛、贤庠元宵灯会、贤庠桂花节、乡村春晚、枫康石斛节等节日民俗活动,培育文明健康的节日文化,让村民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健康成长。③搭建文化平台。一是老年学校:学校成立了贤庠镇老年学校,开设了书画班、养生班、舞蹈班(3个)、戏曲班(2个),把学校打造为老年人交友、学习、生活、娱乐的乐园。目前老年大学有来自全镇的160余名学员,每天都有不同的班级上课,很多学员都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学校成了他们文化交流、社团壮大提升的又一个新平台。 二是村民学习中心:学校联合镇政府在本镇32个行政村建立“村级新型农民学习中心”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学习中心”由我校负责业务指导,统筹安排学习中心的培训任务,制订并实施教学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村级党组织统筹安排学习中心教室,配置相应学习设施,并安排中心管理员一名。这里既是扫盲教育的主阵地,又可以通过各种接地气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农村百姓文化生活,引领百姓终身学习的风尚。三是家教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贤庠社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定期邀请家庭文化、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家训、家规、家风的创建,切实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建设家庭文化的能力,创造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3)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向德向善。①家风家训。一是传家训:我们配合各学校每年组织开展“说说我们的家训”主题实践活动,征文、演讲比赛、座谈会、与父母一起讨论提炼家训等,增强对家训的认识,并认真践行。二是立家规:我们组织家庭教育、家规制定方面的专家讲座;开展赛家规、尊家规方面的活动;倡导家庭成员相互监督,坚持不懈。三是扬家风:我们组织开展总结提炼家风、赛家风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村民形成良好的家风,靠言行的引领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形成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开展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②移风易俗。一是破陋习:与村镇一起开展立体宣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宣传不良旧风的危害,引导村民破除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二是立新规:协助村委制定出台纠风规章和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树新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村镇相关部门一起开展系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如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健康娱乐、文明服务等评比活动,教育引导农牧民讲文明、讲科学、讲诚信,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③典型引领。一是干部示范:抓“标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执行,推动形成领导示范、党员带头、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二是榜样引领:通过创建评选活动抓好典型,营造文明乡风建设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从群众身边选典型,依靠群众推典型,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乡风文明先进典型;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邻里”“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三是宣传监督: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等媒体立体报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找好典型、抓准切入点,掀起对不孝顺、不文明、不道德、不尽责等不良行为的舆论战;大力宣传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成功做法和涌现出的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推广他们的经验,宣扬他们的事迹,充分发挥各类先进的示范引导作用,营造实施乡风文明大行动的浓厚氛围。

四、研究成效

1.繁荣了社区文化,助推了“三美”新风的形成

(1)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几年来,我们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立足社区,打造文化阵地和文体队伍,不断创新形式,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截至目前,全镇32个行政村共建有106支农民特色文艺团队,文艺骨干2100余人,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60多场次,受众达1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特色团队村村建,品牌活动月月办,文化惠民天天有”,文艺团队搭起来了,群众文化也热起来了。在特色文化队伍的引领下,贤庠镇自发成立的文化活动团队(社)及自办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说唱艺术团、小品曲艺表演队、腰鼓队、锣鼓队、广场舞蹈队、排舞队、鼓号队、民乐队、越剧票友会等。贤庠镇文化站站长黄海芳说:“贤庠镇农民群众现在交际范围变广了,关心的话题变多了,眼界变宽了,行为方式变文明了,社区变和谐了,据当地派出所统计,我镇农民打架斗殴、刑事案件逐年下降,这对‘三美乡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引领农民走上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通过教育系列文化活动使农民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快乐,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每年的广场舞比赛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积极锻炼身体,“临港讲堂”“家教培训”中心已经成为百姓自觉学习的课堂。经过家庭文化教育、各种评比及系列文化活动,农民的迷信思想不再浓厚,迷信活动大大减少,打麻将等赌博活动明显减少,他们学习观念改變了,学习意识增强了,到我校借阅图书的人数明显增多,听讲座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贤庠乡间,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文化礼堂、小广场等地,“草根演员”随处可见,越剧、京剧,你方唱罢我登场……贤庠村的王阿姨说:“以前啊,我们空闲的时候就打打麻将、拉拉家常,日子过得乏味得很,现在好了,大家都参与到唱歌跳舞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身体。”

(3)文化熏陶引领新农村的“三美”新风。随着村内文化礼堂、村民学习中心、贤庠镇老年学校等文化活动的增多,以及文化长廊、文化墙、墙壁画的耳濡目染,农民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素养都得以提升,文化熏陶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新农村的“三美”新风已基本形成。据“学习型家庭”评委会反映,目前农民的陋习逐渐减少,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已经基本形成。2017年6月,贤庠镇西山下村康兰香老人倾情照顾瘫痪孤女24年,入选“中国好人榜”;贤庠镇溪沿村人黄赛娟,主动找到红十字会,签下捐献志愿书,成为一名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各种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不断涌现,他们的事迹在各种媒体得到了宣传,尤其是在贤庠镇微信公众号里的传播,更成了街头巷尾老百姓的美谈,教育影响着周围的相邻。

2.探索出适合本地“三美乡村”建设的平台与方法

(1)活动平台与网络交流平台要相互呼应。我们重组了多个民间文化社团,加强管理和培训,提供活动场所和基本的器材,使多个民间文化社团不断壮大、充满活力。目前贤庠镇舞蹈社团有100多人,学校出面联系了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场地,每周请县里的老师给予社团群众技术培训与辅导。贤庠镇越剧社团也人丁兴旺,接近100人,学校每年要支出五万元,专门聘请县越剧团等文艺老师定期辅导,他们有些还在村里成立了越剧小社团,目前偏远山村也有越剧声飘荡。每次辅导培训、文化活动,都及时建立微信社团交流群,加强联系交流并及时宣传,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进群,壮大社团队伍。

(2)找到了助推“三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与抓手。把学校社区教育工作与助推“三美乡村”建设的工作有效结合。我校的“家庭教育培训中心”本来只重视家长的教育方法和习惯培养,现在通过讲座和亲子活动,更重视邻里关系、伦理道德、家庭氛围、家庭教养等家庭文化的提升的研究。重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督促孩子监督家长的行为,孩子与家长一起提升、一起成长。“村民学习中心”目前由村文书直接管理,使培训进村、社区活动进村有了落脚点和联系人,也成了学校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更方便了解百姓的文化需求。老年学校的成立更增加了学校的人气,学校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家,学员也成了文艺骨干和宣传员,这都成了助推“三美乡村”的抓手。

(3)借智借力组建稳定壮大“三美乡村”人才队伍。现在,我们拥有了学员喜欢的专家师资队伍,建立了热心的志愿者师资队伍,壮大了社团公益演出队伍。目前贤庠镇活跃着一支妇女志愿者队伍,她们从刚刚组建的几个人发展为目前的一百多人。她们自筹经费,长期为社区里有困难的家庭特别是孤寡老人服务。队伍是“鱼”,活动是“水”。我们提倡以活动养队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活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文艺轻骑兵——“农民文化志愿者艺术团”便是农村群众文化队伍组建上的一个创新。贤庠桂花节、枫康石斛节、碶头陈七彩花田开游节……在一个个节庆活动中都活跃着文艺队伍的身影,从而实现了“政府引导、村企承办、群众参与”,努力达到文化与经济双赢。

3.提升了农村成人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

(1)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教师有8篇相关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学校获得了“宁波市成教系统科研先进单位”等殊荣。

(2)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学校的社会反响良好,省市媒体给予其多篇专题报导,其中《文艺培训班进乡村,丰富农民老年文化生活》被宁波电视台报道;课题组开展的相关培训和社区活动材料——《象山助3000农民变“蓝领”》《象山“灶边”大扫盲》《面点师传经,农家乐添乐》被《浙江日报》宣传报道;《“马大嫂”学面点》被《宁波日报》报道。

(3)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清晰。本课题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为助推“三美乡村”的创建,围绕提升村民道德,丰富乡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风与村民、村领导、镇相关部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切磋与共同努力,学校融洽了与他们的关系,实现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更加坚定了“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提升市民素质、助推地方经济、丰富社区文化”的办学理念。

(4)结合扫盲文化教育,课题组编印了三本扫盲校本教材和社区宣传读本,备受老人们欢迎。

五、研究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得出了下面一些结论。

1.要实施榜样引领形成雁行效应的策略

榜样引领的作用直接而有效,抓好传统美德传承、好人善事传颂、文明乡风传播三项工作,在开展“三美乡村”建设中要多评比、多宣传,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美德,传承和睦孝道朴实的民风。

2.要构建形式多样的“三美乡村”建设平台

为拓宽“三美乡村”建设的途径,要构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打造更多的文化活动基地、开发微课、建立学习网络、建立微信学习交流群、办好村民文化学习中心、激活农村文化礼堂,发挥平台对“三美乡村”建设的更大作用。

3.要大力发展民间文化社团

因为民间文化社团是最具活力、最具效率、最具竞争力、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推动力量。重视加强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组织指导,要积极扶持民间文化社团的壮大发展,引导鼓励各类文艺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以协会凝聚文化艺术人才力量,鼓励发动各领域的有识之士参与民间文化社团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参考文献:

[1]朱伟文.协同治理:完善社区教育治理的新方法[J].成人教育,2014(9):4-8.

[2]吴曙强.新农村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村,2014(8):50-51.

[3]钟启春.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的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信息,2013(5) :290.

[4]朱仁凯,郭腾飞.社区教育活动要看天气、接地气、聚人气[J].成人教育,2015(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