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8-07-27吴龙辉

江西教育C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吴龙辉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本文围绕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加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开展课外活动、借助网络技术等环节进行了转变和提升,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强调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整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二是要求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知识的发展、探究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学习、生活当中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秉承课改基本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轨道。

一、保护“奇思异想”,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中,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提问设计,提倡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等探究式教学方式仍是盲区。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每个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机会,保护课堂中即兴的“奇思妙想”。同时,将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引入课堂、实验室,并要求学生对这些现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猜想、假设,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研究、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和热情。

氛围营造,让学生敢问。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是产生创造力最佳条件。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师生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问、善问。教学以课堂激励为主,大力表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同时鼓励不提问的同学。在洋溢着浓烈求知气氛的课堂氛围中,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

情境创设,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寓科学知识于各种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以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行动,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知识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示范,让学生善问。在课堂中,既要学生多问、勤问,关键还在于善问,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和其中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如在讲光的反射一节,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提问: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反射光、入射光的粗细是否一样?反射光、入射光的夹角关系?两束光在速度方面有什么差别?教师连续地、有规律地发问,可以引导学生有规律、多角度思维,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生出疑问,探究学习。

二、以演示实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实验、体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新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自主意识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实验演示和自主探究的内容更加感兴趣,课堂的演示实验就成为了学生在教学中最期盼的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趣味性、新颖性,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究。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与实验现象的异同,并进行猜想、分析、解答、归纳总结,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感知科学的严谨和博大。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演示实验:在一玻璃杯中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并压紧杯口,再翻倒玻璃杯,此时纸片不掉下,水也不洒出来;接着在一支大口径试管中装水,将一支小口径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此时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两个实验现象对比,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感受科学的奥妙。又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科学探究小组,每个小组准备器材(如激光手电筒、塑料瓶、硬白纸片、蚊香等),学生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自主观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而这样得出结论要比由教师直接演示得出的结论要丰富得多,教学效果更好。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校园环境和本土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感受物理科学在改变和提升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作用,并去发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电能”的后,可以在水电站组织学生围绕“电能的产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在参观水电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水力发电的工作原理、电能输送的基本原理,直观感受到自然与科学的神奇。同时,还可以对“电”的知识进行延展,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能浪费的调查、节能措施的改进、农村电网电能损失的原因及电网的改造情况、用电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器材和材料,开展家庭活动小发明、小创造。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将书本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科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发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推进自主探究深度

在物理实验中,误差是难免的,意外是可能的。一方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怕发生意外,造成人员伤害和实验仪器损失,而对学生操作进行诸多限制。另一方面,学校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限制,实验验证的结果与物理理论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的结果。基于这些客观、主观的因素,当前不少实验教学变成黑板演示,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的参与性,体验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变成了灌输、“填鸭”。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中,直观形象的画面、仿真的动画视频、理论演绎和推理,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参与科学知识的发现和運用,完整、详尽地了解、学习物理科学知识。既保护了实验仪器,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并把许多传统教学中做不到的实验效果一一再现。例如,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虚拟电学实验过程,实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结合,学生在多媒体平台中进行实验操作,通过人机互动、网络互通,学生可以一边实验操作一边在网上查询,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识。学生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远程讨论、互动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学生扩展了视野,提升了合作意识,增强了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门基础课。在新课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秉承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宏村中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趣”说英语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