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18-07-25赵倩孙首群钱炜汪中厚

科教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赵倩 孙首群 钱炜 汪中厚

摘 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本科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在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改进机制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旨在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真正地融入到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当中,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机械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23

Abstract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result ori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followed by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mechanical specialty teaching status qu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target and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Aiming at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into the mechanical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which effectively train and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mechanical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1 工程教育專业认证概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3年6月,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签约成员,这标志着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下简称:“工程认证”)在我国已经拉开帷幕。工程认证遵循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已经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用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引导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课程教学改革,对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今年10月通过工程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为保证毕业生质量符合认证要求,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机械工程师人才,结合工程认证标准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机械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更新慢,课程知识体系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可视化差,授课方式灵活性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抽象性较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对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程认证的背景,以工程认证的教育理念为主线,具体从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改进机制等几方面提出对本科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 面向工程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

成果导向教育是工程认证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它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先明确学习成果,配合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1]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考虑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方法)进行设计,[2]同时还要有好的反馈机制来持续改进课程教学。

3.1 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精简常新

(1)学生为本,能力导向教学目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工程认证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即教育首先关注学生的感受。因此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应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作为工科专业来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更加侧重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国际工程师,而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在工程教育实践中,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而非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之中。[3]

(2)博采众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工科专业课程多为传统经典的课程,课程内容较陈旧,课程知识体系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技发展。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在对比多种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整合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问题的共性和差异,让学生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能够有效把握课程重点,理解课程难点;另外,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并随着学科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和更新。

3.2 能力导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工程认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学生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重视产出与能力,鼓励批判性思考、推理、评论、反馈和行动。而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既定学习成果,是教师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可使传统枯燥的工科专业课程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实现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专题研讨,互动式教学。设置专题研讨环节,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该教学方式可促使学生在课下继续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主观强化。在专题内容方面,教师平时应注意将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形成典型专题,也可由学生自己调研形成个性化专题,另外注重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最新科研成果作为专题内容,并以分组研讨的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选兴趣专题,通过组内策划研讨形成解决方案,并派代表进行演讲报告;各组间通过讨论、分析、思考、质疑、辩论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来展示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这种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综合信息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

(2)项目导向,案例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开展案例式教学,促进校企合作,深化巩固所学知识点。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研究中,使学生尽早具备工程意识和学以致用的思维。案例项目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动态调整。[4]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生动有趣的引题,适时适度地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认真思考与作答。案例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对学生来说能够调动学习主动性和集思广益。以项目为导向的案例式学习体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络平台,开放式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开放式教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整合,协同教学。通过开展在线课堂的方式,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使学生在课下继续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主观强化,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摆脱了时间地点固定的教室课堂,网络教学在时间上也相对自由,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利用或选择自己精力最为充沛、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段去加强学习,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由于学生可以对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

3.3 多元评价,持续改进

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考核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忽视实际应用能力,是一种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的局面。[5]而工程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因此,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既定学习成果也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灵活多元的考核方式以及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能够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的效果。

(1)能力导向,多元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学生能力的提升上,[3]故而评价应与学习成果相呼应。以能力为导向,建立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评价机制,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认知创造力。考试成绩中增加主观题,考查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中注重學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针对专题、案例等教学形式的开展,可以设置专题论文、项目研究报告、演讲答辩等考查环节,重点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体现的是学习效果和毕业要求能力的评价。

(2)达成分析,持续改进。教师教学应从“为考而教”向“以考促教”转变,通过考试分析找出学生普遍掌握的弱点,从而找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应从“为考而学”向“以考促学”转变,注重经验总结,促进学习方法。另外,通过检查和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对应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持续改进下一阶段教学工作;[6]通过达成分析也可评价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合理性,并广泛征求毕业生、用人单位、教师等的意见,使其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从而指导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通过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机制可以不断改进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毕业要求达成,推动专业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升。

4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于近期通过认证,并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机械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文在分析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认证的教育取向,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2] 张艳丽,戴君.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9):48-49.

[3]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10-19.

[4] 丁晓红,李郝林,钱炜.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19-122.

[5] 刘亚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7):12-13.

[6] 胡文龙.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专业教学改革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